APP下载

高职毕业生岗前培训教学的探讨

2018-10-13刘寒露

青年时代 2018年26期
关键词:维修电工实训教学高职教育

刘寒露

摘 要:本文根据中国制造2025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立足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结合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现状,对目前维修电工实训的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适当教学方法的选择来提高实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维修电工;实训教学;高职教育;教学方法

一、引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动纲领,包括“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五项基本方针,而其中“人才为本”方针则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对接国家的行动纲领,实施“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高等职业院校需要思考怎样才能培养出懂技术、能合作、擅操作、会学习、重诚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专门人才。

毕业生岗前培训,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毕业离校之前,由学院针对具体工作岗位统一安排的培训,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适应未来工作、强化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维修电工实训就是其中的一种典型的培训。维修电工实训是各高等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所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实训课程,但目前仍有许多高职院校的维修电工实训教学存在着各种问题。因此本文以维修电工实训为例,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岗前培训教学作更加深入细致的探讨与研究,旨在为中国制造2025培养更多更受欢迎的高素质人才,确实落实“人才为本”的方针。

二、维修电工实训教学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参与实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学生学习维修电工实训只是为了完成其受聘企业所下达的任务,学生抱着完成实训就可以上岗工作的心态来学习,这样心态下的学生缺乏参与电工实训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大多数的学生存在着老师怎么示范我就怎么去完成的所谓“挤牙膏”现象,学生惰于自己思考与尝试,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这样的实训教学达不到预设的教学效果,学生也无法学到真正的知识与技能,故使实训丧失了本身的意义。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使用不当

由于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电气类实训设备,对于设备的性能、功能,甚至许多工具都是陌生的,所以在目前的教学方法下,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操作演示都是以被动接受的方式为主,不能激发学生想学、要学、愿意学的主观能动性。由于岗前培训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在学生学习电气相关知识时,教师教学时简化了许多知识点,使得学生对电路原理图的认知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感性认知,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理论知识与实训课程的脱节

目前维修电工实训的授课模式是:在教室里讲授基本电气设备的构造和原理、分析典型的电路图,结合视频与动画演示电气元件的工作原理,教师演示实际操作的接线方法,提醒学生注意在实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等,之后再将学生带到实训场地进行实际操作,教室在实训过程中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单独指导与纠正错误。这样的安排使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无法与实际操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在教师讲授电气元件时,由于授课地点实在教室,无法使每位学生都切身地触碰到电气元件,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一知半解;这些理论知识不扎实的学生在实训场地,看到实际电气元件后,也很难联想起课堂上老师讲过的电气元件的工作原理,最终形成了一个理论无法引导实践、实践无法验证理论的恶性循环。

三、关于提高维修电工实训教学质量的探讨

针对上述实训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高等职业学院的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如下探讨。

(一)提升学生参与实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进行过电气类的实训,也没有走上过工作岗位,所以并不了解所参加的电工实训可以带给他们什么样的技能,也不清楚具备这样的技能可以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带来怎样的好处与优势。所以,教师可以考虑从工作岗位对电工技能的需求这个方面着手提升学生参与实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维修电工实训开始之前,由授课教师与委托培训单位协商带领学生到所应聘的工作岗位上参观实习,并让经验丰富的现场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工作内容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未来工作岗位对电工技能的需求,从而让学生可以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学习维修电工的相关知识。对于客观条件不允许,无法带领学生去企业现场参观学习的学校,则可以借助微信等网络平台与现场工作人员实现实时对接,让教学不仅仅局限在校园。

传统的实训教学是由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组成,存在着“老师想教好,学生不想学”的现象,通过让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从内心里激发学生要去学好电工技能的欲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的目的。学生就像一列火车,我们要让火车前进,不能后面推火车,而是要给火车添加燃料,让火车可以自己驰骋,而学好电工技能可以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获得更好的表现则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给学生添加的“燃料”。

(二)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

针对学生对设备、电气元件以及工具的不熟悉,教师应该在课前通过云班课等网络教学平台向学生推送实训相关知识的视频,让学生对所要进行的实训有初步的了解,这样也有利于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并通过云班课平台扩展学习的维度,将学习发展至不收时间地点限制的课前、课后线上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维修电工实训的理论知识与委托培训企业的生产现状相结合,根据企业的设备、产品、工艺等方面对学生有计划地讲解维修电工实训的理论知识,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学以致用。

课后应适当延长实训场地的开放时间,同时加强实训场地安全管理,对那些需要多加练习以及想要提升电工技能的学生予以帮助。由于实训时所使用设备的电压多为220V~380V,所以必须在实训场地安排一名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后练习的同时也可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与此同时,教师还不断的搜集网上的教学资源,并对搜集来的资源进行筛选和整理以方便学生课后复习,通过云班课平台架起一座学生和教师网上交流的桥梁。在搜集整理资料的同时要注意不能单单只有原理的讲解,要从学生未来工作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掌握原理的基础上可以合理地运用。

(三)理论知识与实训课程的紧密结合

以维修电工实训中交流接触器的功能和原理讲解为例,在传统教学里,教师拿着一个交流接触器实物结合教学课件在教室中对学生进行讲解和演示,学生只能通过传递的方式来近距离观察交流接触器,这样的教学只能将知识停留在表面。如果将授课地点从教室搬到实训场地中,在教师讲解的时候,每位学生手中都拿着一个交流接触器。随着教师对接触器的讲解,学生逐步完成电气元件的连线,并通电观察接触器的动作方式,通过这样直观的方式获得的理论知识会更加的牢固,从而增强了实训教育的教学质量,避免了理论知识与实训课程脱节现象的发生。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教学内容与手段与时俱进

当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遇到走在潮流前沿的学生时,难免会让学生觉得学习枯燥乏味,所以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新颖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去思考的问题。

四、结论

为了响应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培养出一流的技术型人才,满足用人单位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提高岗前实训的教学质量放在首位。与此同时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让各个阶段的学生在实训中能够学有所得,发挥出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做到提高岗前培训的实训水平。

参考文献:

[1]武建卫.高职“维修电工实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江苏科技信息,2016(17).

[2]喜琍.提升高职院校维修电工实训教学质量措施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3]张广慧.关于维修电工实训教学的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4(13).

猜你喜欢

维修电工实训教学高职教育
维修电工故障排除技能分析
维修电工开展电气设备检修与维护的有效对策分析
一种维修电工防触电实训检测台的设计
分析任务式教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能力培养的维修电工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