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创设研究

2018-10-13刘倩倩张玲宋歌

青年时代 2018年26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模式必要性创新

刘倩倩 张玲 宋歌

摘 要:在日语教学当中,由于日语教学体系相比英语教学体系存在着一定落后性,这就需要加强日语教学改革。基于此,本文以日语视听说课程作为基础,探究如何创新合作学习模式,旨在提高日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日语视听说课程;合作学习模式;创新;必要性

一、引言

当今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变得愈加密切,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多,但是很多高校在日语人才培养中依然以理论教育、灌输式教育为主,学生缺乏自主能力,在进入社会后也会出现多种不适应性。而合作学习法作为当今教育领域使用十分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可以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特别是对于日语视听说课程来说,视听说作为表现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语言文化学习必须要会听、会说、会看(会译),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而合作学习模式恰好与之相契合。

二、什么是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并且多年发展中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是一种富有创新、实践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系统化、结构化的学习策略,将3-6名能力不同的学生组建一个学习小组,通过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互动,共同完成教师下达的目标,这样即可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成绩,完成最终的教育目标。

三、在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融入合作学习模式的必要性

(一)以日语视听说课程特点方面分析

视听说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实现视、听、说三者的统一,但通过对语言技能进行剖析结果来看,想要“视”必须要先“听”,而想要“说”同时也要先听,所以视听说的核心内容就是“听”。对于日语基础知识来说,“听”更为困难。这是因为“听”是接受语言信息的重要渠道,并且要被动的理解所听内容,特别是对于学习者来说,由于我国缺乏日语环境,因此想要真正的听懂尤为困难,需要多次反复练习才能够达到真正达到听懂目标。采用合作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之间成为信息的传递、接收者,可以实现听、说结合,大大提高了“听”的效率。而接收者接受到这些信息之后,就会逐渐的形成知识和能力。

(二)从学生特点方面分析

学生在正式学习日语之前,都是以英语学习为主,到了大学之后才学习日语。日语与英语之间的体系不同,学习方法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性,这也增加了日语教学难度。从学生学习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学习日语都是因为专业调剂,学习日语的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但是真正喜欢日语的学生很少。而采用合作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日语语言文化的精华,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日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传统教学法存在着很多弊端

传统日语视听说课程主要的方法是教师播放日语录音,学生复数并记录笔记。在录音听完之后,教师会根据语音内容进行提问,学生只负责回答问题。教师为了让学生可以准确的说出答案,会让学生反复听录音内容,一直到学生能够 听懂为止。再者,当今我国教育大环境依然是以考试为主,教师会更加倾向于语法和单词的讲解,这就导致视听说课程更加趋向基础知识教学,无法提高学生的日语能力。同时,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如果依然采用“一刀切”教学方法,学习力强的学生可能“吃不饱”、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可能“吃不消”,课堂效率无法提高。而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强化小组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之间的知识形成共享,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四、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

由于视听说课程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学习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日语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在不斷实践当中进行创新,实现视、听、说的统一结合。教师需要将班级学生分为4-6组,每组学生4-8人即可(也可以设定为2-8人),并选出本小组的组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重新排座,以便于小组成员讨论。在具体教学之前,让学生以视→听→说的流程进行学习。

(一)视

“视”主要是看教学内容,通常都是阅读内容,让学生小组观看今天所要讲解的文章,并将不清楚的单词、语法罗列到纸上,待到看完之后再让学生小组进行讨论。通过“视”来掌握今天教学中的大致内容,学生后续“听”的环节也更加简单,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

(二)听

在通过“视”的环节之后,学生可以对本节课的授课内容、目标有一个大致了解,此时就要展开“听”的教学。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感兴趣,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除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对话内容,同时也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日语学习氛围。首先,要进行第一次播放,并在播放时提出4-5个问题,先让学生自己写出答案。待到第一遍视频播放完毕后,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交换、讨论答案内容,统一本组的答案内容,并派出小组代表将答案写在黑板上。其次,第二次试听。本次是采用逐题播放的方法,需要学生将相关信息记录到之上,包括日期、数字、地点、人物等敏感信息。待到第二次视频播放完毕后,引导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将小组成员学生所写出的信息进行整合,同时派出代表把答案写在纸上。最后,进行第三次试听,此次试听要求学生小组确定之前所写大暗暗,本次视听是采用直接播放方法(没有停顿、一气呵成播放),学生需要结合之前所记录的关键词,并在脑海里复述相关内容。之后可以将简单的问题让个体学生复述,较为复杂的问题让小组代表回答。通过三次的试听,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明白视频中的意思,并掌握视频当中的内容。此外,在三次试听完毕之后,教师可以针对视频对话内容进行问题扩展,也就是提出与听力中不同的问题,考察学生对视频内容的理解深度,为最后的“说”奠定基础。

(三)说

如果说“听”和“视”是知识积累过程,那么“说”就是能力的形成过程,也是知识积累程度的一种表现。日语学习最终要落实到“说”的层面上。合作教学模式需要打破原有的教材结构,而是有针对性的学习日语知识,重新整合教材资源,并采用场景模拟的形式展开教学。在此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方法。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日语对话,让前文内容和生活对话结合起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自主创建对话场景,教师可以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自行组织对话,并再用10分钟让学生小组上台表演,实现视听说的结合。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学习日语的快乐性,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学生在日语课堂上表现也会更加积极。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日语实际应用能力以及知识转化能力,同时也加强了日语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是培养现代化日语人才的重要方法。

五、合作学习在日语视听说课程中的教学反馈与注意事项

(一)教学反馈

1.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

通过小组学习方法,可以强化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在日语对话交流过程中可以学会知识分享与团队合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生的日语表达能力也有所增强。

2.激发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氛围

将合作学习模式融入到视听说课程当中,打破了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有所增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都可以参与到问题讨论当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讲课过程中也不会过于劳累。

3.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师生上下级关系,学生由被动听课变成了主动学习,课堂主体也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身上,教师成为了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此外,由于每个小组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成绩好的学生会帮助成绩差的学生学习,实现了知识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学生小组会共同进步,充分利用了班级的学生资源。再者,合作学习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有益,对构建良好的同学关系有着重要作用。

(二)注意事项

虽然合作学习模式优势很多,但是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1.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间的关系

虽然合作学习的效果非常明显,但也构建在学生个人努力的前提下才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在展开合作学习前,需要学生事先进独立思考,之后再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可以避免学习较差的学生插不上嘴的情况。

2.控制问题的难易程度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控制提问内容的难易程度,避免问题过难或过于简单导致讨论形式化。为了避免课堂内容空虛,可以在基本问题基础上增设一些延伸问题,一旦学生将问题全部回答完毕且还有课堂时间,即可提出延伸问题让学生小组继续讨论。也可以开展相应的课堂活动,例如辩论赛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日语能力。

3.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合作学习课堂上,教师不是课堂主导者,而是课堂引导者,需要教师掌控整个课堂的局面,适当引导学生的思考思维。例如在学生讨论某个问题时,如果问题设置的较难,教师可以适当参与进去,引导学生如何思考,并督促学生学习(部分学生自控力不强,容易溜号),还要掌握课堂整体节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学生学习小组成员并非一层不变,可以根据学生小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小组成员,加强学生知识与思想的共享度。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模式对提高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这就需要教师认识到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加强对该教学模式的学习与创新,并在实践教学尝试中不断调整,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做好自身引导者的身份,认真处理学生小组间的矛盾,这样才能够发挥合作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韩阳阳.合作学习在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 36(3):124-125.

[2]胡毅美.网络环境下日语视听说课程混合型学习模式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4):64-66.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模式必要性创新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