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母亲角色的历史考察

2018-10-13王楠

青年时代 2018年26期
关键词:家庭历史

王楠

摘 要:随着社会文化不断进步,女性不断解放,科学技术不断向前推进,母亲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境遇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国长久的封建宗法社会中,母亲受父权文化压抑,地位低下,在家庭内承担生养子嗣的义务。近代女子受西方进步文化的影响,母亲的地位进一步提升,部分女性走上社会,大部分母亲依然延续着封建社会中的旧处境。当代社会女性进一步解放,母亲在家庭里逐渐摆脱不公平的处境。她们对传统母亲角色提出质疑,并产生新的生育观念,一些家庭中出现母亲失范的现象。

关键词:母亲角色;家庭;历史

母亲毋庸置疑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社会文化不断进步,女性不断解放,社会对于“母亲”这个角色的期待也发生了许多变化。通过考察历史中的母亲角色,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在不同历史和社会中的境遇,从而反思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思考母亲角色的改变为家庭教育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压抑的母亲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是家庭成员的一般分工,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处于低下。母亲在家庭中要完全担起到繁衍和教养下一代的任务,社会对于女子角色的期待是“贤妻良母”。

谚语说“有子方为妻,无子便算婢”,古人认为女子只有为家庭孕育出后代,才能被称为“妻子”,如果不能繁衍后代便只能算作是婢仆。这显然体现出古代社会对母亲多生多育的期待。传统社会认为“母以子贵”,生养的儿童越多,母亲越能受到社会的尊重。这种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诗经》就记载“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先民颂祝多子多孙的诗旨,显豁而明朗。传统农耕社会幅员辽阔,且国家处于动乱,经济发展迟缓,缺乏劳动力,只有多多生育子女才能解决养老送终的问题。因此,古代社会期待并且要求女子作为母亲多生育子嗣,尤其是儿子。同时,母亲生育子嗣还具有传宗接代的作用。宗法社会中,亲族乡邻利益争斗,也往往取决于家庭人口多寡。因此,多生养子女便成为传统社会男子娶妻结婚成家的根本任务与直接目的。[1]

除了孕育子嗣,母亲必须教育后代,自身作则,并且这种教育从胎教就开始了。传统社会对于胎教的重视,“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宗庙,以为后戒。”[2]西汉贾谊所著的《新书·胎教》中记载周朝时期人们就强调母亲的榜样作用,要求母亲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从而对胎儿产生良好的影响。胎教理论一直流传于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有了较大发展。张华在所著的《博物志》中对胎教理论提出了“贤明”、“端正”、“寿考”的六字要求,即母亲的道德、外貌与健康三个方面。

儿童出生后,母亲的教养责任更为重要。《内训·母仪》讲:“孔子曰:女子者,顺男子之教而长其理者也。是故无专制之义,所以为教不出闺门,以训其子者也。”孔子认为在家中教育后代是女子的天职。到了唐宋时期,人们也非常重视母亲对儿童的教育,如《旧唐书·元稹传》中记载,“其母郑夫人,贤明妇人也,家贫,为稹自授书,教之书学。稹九岁能属文,十五两经擢第”。[3]司马光曾论述母教:“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宋代对母教提出更详细地要求,比如母亲的知识素养、道德水平,对儿童的督促与支持。大量古文都论述了母亲教育对子女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虽然母亲在生养和教育子女上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承担了主要的责任。但是,正如“母亲而不尊,父尊而不亲。”所说,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仍处于劣势。从“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记述中还可以看出,母亲的地位其实还在儿子之后。[4]这是因为农耕社会中,男子作为劳动力,是家中经济来源。这也使得女子无法独立,只能依赖于丈夫。

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母亲角色是女子的主要角色。母亲承担着孕育和教育子嗣的责任和义务。在“多子多福”、“男尊女卑”的思想下,母亲应为家庭多生养儿子。在家庭中,母亲的地位处于劣势,母亲的地位无法与丈夫处于平等地位,也排在子女之后。

二、中国近代:觉醒的母亲

进入近代社会后,中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此时女性要求解放,渴望实现男女平等。经过一系列的女性解放运动,女子的地位明显提高,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男女平等的局面。社会总体来说还是笼罩在封建思想之下,男权为中心的家庭婚姻权威话语仍然存在于社会文化氛围中,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自我价值追求过程中障碍重重,自我意识觉醒的众多女性依然选择隐忍。但已经有部分女性选择走向社会,发展自己的职业,教养子女不再是母亲唯一的责任,育儿也不再是母亲一个人的天职。

虽然女性没有从根本上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但是母亲角色的含义改变仍体现出进步性。例如,传统家庭中的“贤妻良母”的角色含义发生的变化。《妇女共鸣》杂志社为此专门发行了“新贤良”专号,在其第4期第十二卷,蜀龙的一篇名为《新贤良主义的基本概念》,该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贤良主义”不再仅仅是对女子要做“贤妻良母”单方面的要求,而是新“賢良主义”要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之上,男子也要作贤夫良父。与当时中国社会的大环境相结合,文章还提出要做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贤妻良母,以“复兴民族精神为标准。”究其原因,传统的宗法制度渐渐瓦解,而新的婚姻家庭制度渐渐建立,女子不愿意只作男子的附庸。国人也逐渐意识到教育救国的重要性,女子教育于家、于国的重要性慢慢地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女,女之本在学。莽莽五洲,献献万国女学盛者国必昌,女学穷者国必替。[5]因此,国家开始兴办女校,发展母教,母亲的受教育水平也逐渐提高。

随着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科学的教养观念得到传播,母亲的教养观念也发生变化。“新贤妻良母主义就是女子用新科学的精神,帮助丈夫的事业,用合乎卫生方法处理家政,用新教育法抚育教育儿女。”[6]科学的教养观念在近代开始传播,社会要求母亲在教养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方法。教养内容从古代的德育、智育、体育扩展为近代家庭教育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两性教育、卫生学等几个方面。母亲的教育态度不再是以父母为中心,而渐渐转为以儿童为中心。同时,随着科学的节育知识的传入,“多子多福”、“母以子贵”的思想也逐渐暗淡。

与古代相比,近代的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父亲也更多地与母亲一同承担教养子女的任务。但从根本上来说,母亲仍然受到父权的压迫,母亲的地位和父亲的地位并不完全平等。社会对于女子的期待依然是“贤妻娘母”,但是在提升自身素养和科学教育子女的内容上对母亲提出了更多要求。

三、中国现代:走向解放的母亲

如果说近代的母亲开始觉醒,那么现代的母亲则走向解放。在一次次女性解放运动后,男女平等的思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母亲角色的含义从社会的期待与要求慢慢转向为母亲个人的生活与幸福。

首先,当代的女性拥有了母亲角色的选择权。在传统社会中,结了婚的女性要为家庭生养子嗣以传宗接代,而当代女性则有向生育说“不”的权利。有一些女性为了追求事业上的成功,或者独立的、高质量的生活,选择放弃母亲角色。真正的现代女性要求的是彻底的男女平权,是根据新的原则来评价男女之间的关系。他们要求消灭权利不平等的婚姻制度,消灭女方在婚姻中扮演某种角色的要求。[7]

“生儿育女”不再是女性的天职,伊·巴丹特尔在《男女论》中指出,“现代流产权———更甚于避孕权———导致了一种崭新的伦理观的诞生:女人的权利高于胎儿的权利和母亲的义务。在潜能的个人和行动的个人之间,20世纪作出了有利于后者的选择。母性不再是神圣的了,妇女终于成了和男人一样的个人。”[8]这些女性选择抛弃“母亲”的责任“包袱”,努力追求事业上的成功。这是源于女权主义者对自己的身体自主权的看法,她们认为女性拥有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利,怀孕或者终止怀孕由自己决定。

由于当代社会对母亲角色的期待也发生了改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养育儿童和家务活是父母的共同义务与责任。根据现代婚姻角色的交换论视角,母亲可以通过外出工作为家庭赚取收入,将养育儿童的责任转移部分给父亲,即母亲与父亲一起承担经济责任和养育责任。母亲不再单独承担教养儿童的责任,而父亲也不再单独挑起家中经济责任的大梁。关于家庭关系的研究也表明,妻子这方资源的增加并且可以在经济上不依赖丈夫时,其自身的权力占有和家庭影响也随之提高;但丈夫这方资源的增加与其占有家庭权力的高低成反比,研究解释为男性的经济收入越高、教育程度越高、职业层次越高,他们越倾向于夫妻平权和平等的家庭关系。[9]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可以通过实现社会价值而改变,而且越来越多的母亲通过收入和资源在家中获得更多的权利。女性在选择生育子女模式、教养方式等方面可以提供更多建议,作出更多选择,例如母亲可以选择何时怀孕,选择是否无痛生产,选择亲自带养或是社会托管等多方面。

当代法律也为父母共同承担教养儿童提供制度保障,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抚养是指父母从物质上、生活上对子女的养育和照顾,如负担子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教育是指父母在思想、品德等方面对子女的全面培养,使子女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我国《婚姻法》中的这一规定要求教育子女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应该由双方共同承担,不能把责任仅仅推给一方。我国婚姻法的这一规定,既是夫妻双方权利与义务的保障,同时也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当代社会家庭模式的多样化也影响母亲角色的含义。现代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多不同的家庭模式,比如,同性恋家庭、单亲家庭、未婚妈妈等等。这必然也会对母亲角色的期待产生影响,母亲角色的含义因此走向多样化。社会对于母亲角色的期待建立在传统的家庭模式之上,即一对夫妻及未成年子女所组成的家庭模型。

四、讨论

(一)母亲是儿童的孕育者和教养者

从中国古代社会到现代社会,母亲角色的角色定位没有发生变化,母亲始终是儿童的孕育者和教养者,是家庭教育中重要的教育角色。母亲角色最重要的特性应该是家庭性和教育性,这可以从母亲具备的多重教养身份看出:母亲是孕育儿童的生养者,儿童道德行为的规范者,儿童生活技能的传授者,及儿童智力的开发者等。

母亲自身的素养也在不断提升。随着时代近迁,社会的科学和技术不断更新,女性受教育的程度不断变高,母亲在教育观念和教育知识以及教育能力上也显著提升。通过社会上提供的教育资源,以及母亲个人的经验积累、自我学习,母亲掌握的育儿知识和育儿观念也愈加科学化、专业化,母亲在育儿态度和育儿能力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好的母亲不仅仅能把儿童“拉扯”大,还需要有科学的、进步的教育素养。

虽然母亲角色的定位和特性没有改变,但是受到历史中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影响,尤其受到女权主义的进步思想影响,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取得与父亲平等的地位。古代社会中,教养后代和家务都是母亲一个人的责任,发展到现代,人们已普遍接受这样的观点:父亲与母亲应该共同承担教养儿童的责任。根据现代婚姻角色的交换论视角,母亲通过在社会上工作为家庭提供经济收入和社会资源,转移一部分教养儿童的责任给父亲,从而达到父亲母亲共同养育儿童的局面。

(二)母亲踏入职场,父亲参与家庭教育

母亲踏入职场的现象可能会为家庭教育带来两个变化。首先,父亲更多地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母亲不再是教养儿童的唯一责任人。父亲、母亲共同参与家庭教育会为儿童带来积极的影响。根据社会角色及生态系统理论,父亲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但却十分重要的作用。角色理论也提出,父亲和母亲在家庭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父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最基本的角色是作为一个重要的游戏玩伴,父亲这一游戏玩伴在子女成长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婴幼儿期可以加速子女与母亲在心理上的分离,摆脱对母亲的过分依恋,使其产生对外界的好奇心及探索心理而在童年期可以作为儿童学习的榜样,为儿童提供重要的模仿对象在青春期,作为儿童的标杆,培养儿童的竞争意识。父亲通过自身的不同角色定位,使其在与子女的互动过程中,对其身心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其次,因为女性在家庭教育中更加有了自己的把握,权力更大了,夫妻间权力关系不再是支配与顺从,而是趋向均衡化。父親和母亲可以在如何教养儿童的问题有更多地讨论和交流,父亲和母亲是教养的合作者,通过沟通和平衡可以找到更科学、更适合的教养方式。

第二,从完全负责家务事的传统母亲角色到走上社会的现代女性角色,母亲需要面临职业与家庭的矛盾。女性不仅要同男性在工作中合作竞争,表现出色,由于社会长久以来对于母亲角色的期待,女性还要在家庭中承担起重要的作用。女性希望通过社会活动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和自我满足,而事业上的成功需要在工作中投入大量的能量,相应地,投放在教养儿童的能量就会减少,而参与家庭的能量减少又会给母亲带来自责和内疚的心理负担。并且,在职场和家庭两种环境下的切换也为母亲带来挑战。职场上人们讲究高效,过着快节奏的生活,而家庭的氛围应该是轻松、温暖的,如果不能灵活地在两个环境中切换自己的状态则很容易在职场或家庭中带来矛盾。

(三)“母亲失范”现象的出现

除了进步之处,社会上也出现一些“母亲失范”现象。由于母亲角色在历史的潮流中发生变化,女性对自己作为母亲与作为养育者的责任与权力不明确等,也出现了“妈妈失范”现象,出现了未婚妈妈、单亲妈妈、代理妈妈等。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女性社会化处在变迁中而无法稳定和成形,从而也无法对新女性发挥应有的影响;也可能是这些新争取到并刚刚确立的新规范还缺乏正确而广泛的普及。

现在也依然存在守旧的传统母亲,这样的母亲在家庭中依附于父亲,在教育中带有很浓重的“重男轻女”的色彩。几千年封建宗法制文化对不少家庭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思想上的封建观念、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封建意识仍然存在,仍然成为女性前进路上的障碍。同时,女性自身在长期封建压迫和男权统治下形成一定的性格弱点和心理机制方面的缺陷,如柔弱、自卑、狭隘、嫉妒等,這些负面的心态也阻碍了她们成为现代母亲的步伐。

参考文献:

[1][4]耿静静.谚语中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化透视[D].河北大学,2005:17.

[2]熊贤君.中国女子教育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31.

[3]刘佳佳.明清女子教育初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5):16.

[5]丁凤珠.振兴女学之之功效[J] 妇女杂志,1915,1(7):4-5.

[6]郑锡瑜.评新贤妻良母主义[J]妇女月报,1935,1(5):1.

[7]楚丽霞.当代女性母亲角色的变迁[J].贵州社会科学,2005(02):46,44.

[8]伊·巴丹特尔.男女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175.

[9]赵可欣,张红.严母慈父:家庭教育中的夫妻权力与行动逻辑[J].现代交际,2017(08):174.

猜你喜欢

家庭历史
家庭“煮”夫
“家庭癌”到底是怎么回事
新历史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