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格局视角下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索

2018-10-13邵杰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建设路径探索课程思政

邵杰

【摘要】思政理论课程始终是我国高校开展以及进行思政工作的主要渠道以及阵地之一,但基于对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思政工作的规律等进行的分析,得出,经由于其他哲学社会学科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方式,也可以使得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作用的以及其育人与促进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职能良好的发挥出来。本文将对大思政格局视角下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索加以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大思政格局视角 课程思政 建设路径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83-01

引言:习近平于相应会议中指出,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主要依据,创设出使得哲学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相一致,并可以良好发挥出育人职能的思政工作格局,以使得我国各院校中的多种资源以及各方面力量等均可以发挥出良好的育人职能,有助于推进协同效应的实现进程。而课程思政,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实施有效贯彻的思政教育资源之一,对促进马克思主义思想更好的渗透于各学科中具有积极意义。

一、大思政格局视角下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必要性

现如今,我国高校所创设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对思政课中的“点”以及“线”过于关注,而想要促使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则理应注重以良好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为目的,经由对哲学社会科学内容的思政教学资源加以有效利用的方式,促使我国各高校所实行的思政教育可以更为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实效性作用。基于对现如今我国思政教育开展情况的分析来看,高校以及中小学期间,各院校所实施的思政教育主要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学科中,无法进行有效的内容衔接。所以,需要经由实施良好的统筹规划以及顶层设计的方式,重视对相应的理论知识实施有效的横向以及纵向联通操作,进而创设出层次较为分明且可以良好凸显出一体化以及精细化特点的德育课程体系。由此可见,基于大思政格局视角下,对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实施合理、有效的探索十分具有必要性[1]。

二、大思政格局视角下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索

(一)探寻出多种新型的教学载体以及教学方式

课程思政作为对促进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的载体之一,也是良好完成“高校之本”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实施具体的课程思政建设时,高校理应注重将哲学社会科学所具有的实效性良好的发挥出来,并经由对其实施有效创新等的方式,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进程。基于教学载体层面,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理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其他人文哲学社会科学所实施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相互融合的体系实施有效创新,并应着重于促使行使人文社会科学教学职能的教师,经由将思政教育以及专业课程加以合理融合的方式,实施具体的教学练习及反思,以求可以更为有效、准确的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为基础,对教学中存在的各类现实问题加以有效分析,进而使得所实施的教学可以更好的满足于学生的专业课程现实需求[2]。

(二)实施高质量的整体规划以及教学设计

理应引导各高校中的相关领导人员树立起正确、优良的思政课程管理理念,对有效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进程具有积极意义。首先,高校领导需要对学校实施精准、有效的定位,并对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有效明晰,再经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实施深入贯彻的方式,“讲大课”、“上讲台”,使得马克思主义可以在各学科中良好的凸显出来,同时可以经由教材内容的方式体现出来。基于教学管理层面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高校理应注重对教材选定以及课程培养方案等诸多较为主要的教学环节实施有效管理。基于教学主体层面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高校理应注重促使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引导性作用等良好的发挥出来,进而创设出较为完善的思政理论课程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得以协同发展、创新的体系,并探寻出具备较高科学性以及规范性的建设管理手段,对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规范性以及科学性具有积极意义。

(三)打造专业素质以及教学能力均较高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师作为可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质量以及效率起到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之一,对其实施有效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能力提升训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十分有必要注重建立起一支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专业化思政教师队伍。其中,应以思政专业教师的实际特点为基础,对其进行实效性较高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并建立起常态化的共同备课体系以及完善的奖罚体系等,促使其可以将教材中枯燥的内容转变为趣味性较高的教学语言,对促进教学的感染力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进程。

结论:综上所述,想要对大思政格局视角下对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实施有效探索,进而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具有的实效性作用以及育人职能可以更为充分的发挥出来,就需要注重对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实施有效明确,并应着重于对相应的教学载体以及教学方式等实施有效创新,同时,重视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专业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祖明,张旗.把握立德树人工作目标 做好溯源红色“课程思政”——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學院“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德育),2017(12):54-57.

[2]吕玉龙,屠君.基于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职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探究——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10):91-93.

猜你喜欢

建设路径探索课程思政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