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质量评价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8-10-13张学智
张学智
(新疆库车县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新疆 库车 842000)
当前,随着医疗卫生行业的不断发展,及医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被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1]。因此,为了有效提升护理管理效率,就需要实施必要的护理质量评价。本文主要研究护理质量评价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纳入的48例研究对象,皆为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现有护理工作人员,其中,男性占4名,女性44名,年龄在22-56岁,平均年龄为(29.6±2.3)岁;主任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4名,主管护师有8名,护师占18名,护士占36名。中专学历有14名,大专学历有26名,本科及以上学历有8名。护理质量评价依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进行,其中,由主任护师以及副主任护师担任评审团,结合护理工作质量评估标准,对护理工作予以评价。
1.2 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未实施护理质量评价,而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开始采用护理质量评价进行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由评审团采用随机抽样形式对患者进行访谈,评估其基本状况,内容包括:自身疾病知识掌握度、住院环境满意度、饮食宜忌以及保健康复知识了解程度等。
(2)由评审团对护理工作人员予以工作访谈,其内容包括:科室常见疾病、疾病护理方法、护理重点、相关风险防范等,以了解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状况。
(3)由评审团对护理工作予以现场检查,从而对护理操作水平、护理常规、护理文书书写状况等工作落实状况予以调查,并检查各科室是否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考核。
(4)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估,100分为满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护理工作质量越高。同时,针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评审团要与各科室进行有效统计、分析,并通过探讨来提出更为合理的整改意见,从而对护理工作予以指导,确保护理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数据均使用SPSS 19.0软件处理,其中“±s”表示计量资料,而计数资料则用例数表示(n),(%)表示组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 果
我院自实施了护理质量评价以来,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得到显著提升,相比较未实施护理质量评价前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施行护理质量评价前后的护理质量得分比较(±s)
表1 施行护理质量评价前后的护理质量得分比较(±s)
?
3 讨 论
护理质量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患纠纷,促使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提升,有利于医院良好社会形象的构建。而要确保护理质量管理效率,还需要对护理质量进行定期的评估与整改,结合护理工作人员及患者的相关反馈意见,来针对性的分析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进而推动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2]。
在本研究中,主要采用专家评审团考核形式,由评审团对护理工作进行针对性指导,从而更好的发现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护理人员更好的掌握相关护理操作规范,提升其社会责任感,有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从而自觉参与到护理管理中来,在提高自我综合能力的同时,促使医院整体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3]。另外,要注意的是,护理质量评价是对护理服务进行全程、动态监督评估的一个过程,因此,需要注重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反馈信息,从而更好的实行质量控制,并找出引起护理质量指标偏差的问题所在,从而进行护理质量的持续性改进,指导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学习、考核,让其在掌握护理操作技能的同时,具备应急处理能力,促使其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实施了护理质量评价后,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相比较实施前得到了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护理质量评价运用于护理管理中,可以在提升护理工作质量的同时,促进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