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质量,创品牌,促临武香芋产业长效发展
2018-10-09文强书邱彬王卫国夏丽华
文强书 邱彬 王卫国 夏丽华
近年来,临武县充分发挥和放大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做大做强以香芋产业为主的蔬菜特色农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临武香芋的种植、提纯、储藏、销售等关键环节的有效做法,闯出一条符合市场销售规律的好路子,使得临武香芋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其中舜溪牌香芋品牌效应尤为凸显。
2017年,全县香芋种植面积0.67 万 hm2,产香芋 25 万 t,产值达10亿元,带动农户3万余户,助农增收5亿元,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突出机制保障,着力抓好顶层设计
坚持把以香芋为主的农业产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和重要支撑来抓,从领导层面、政策层面和资金层面,坚定不移地扶持推进。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实行“菜篮子”工程县长负责制,成立了由县长朱阳辉任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何淼仁和分管副县长李琼任副组长,县农业服务中心为责任单位的以香芋产业为主的临武县菜篮子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以香芋为主题的 “菜篮子”工程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生产、流通各个环节的综合考核,细化考核指标,严格落实责任,形成了“县领导亲自抓、县相关部门严考核、县农业服务中心具体抓”的目标管理责任制。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出台了以香芋产业为主的 《“菜篮子”工程十三五发展规划》、《“菜篮子”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提出了全县建设绿色、高产、高效的蔬菜产业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
三是强化资金保障。近3 a,共投入“菜篮子”工程资金2 600多万元,立项农业产业化项目16个。县里专门成立了临武香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按城镇人口每人7元的经费投入,2017年财政预算130万元,并整合 “一事一议”资金900多万元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为全县香芋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突出质量优先,着力抓好品质提升
坚持质量优先理念,鼓励产品创新和质量提升,用品牌化打造以香芋产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
一是大力开展校县合作。以临武香芋为主体的蔬菜产业,因30多 a的长期种植和连续种植,导致地力下降,进而使得产品品质、产量下降,市场销售价格不优,阻碍了临武香芋产业发展,影响了菜农增收致富。针对这一情况,临武县把提纯复壮、品质改良,培育绿色、精细、优质、高产、高效的香芋品种作为一项科技引领民生工程,坚持科技引领,通过县校合作方式,与湖南农业大学建立技术合作伙伴战略关系,建立临武香芋基地标准化示范园超0.33万hm2。
二是大力引进优良品种。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从福建、韶关、永州等地引进了优良香芋品种与临武香芋品种进行品质改良对比试验和提纯复壮,建立武水镇下洞、尧峰村香芋品质改良、提纯复壮示范基地1 334 hm2。
三是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念,由国家蔬菜首席专家、湖南农业大学刘明月教授负责指导,运用杀虫灯、防虫网、粘虫板、生物农药等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控技术,实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采用绿色食品生产种植规程,坚持遵守投入品管理制度、生产档案制度、检测制度、基地准出制度、质量检测制度,按照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经营的要求,使用测土配方施肥,订单生产和标准化生产,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先进香芋种植技术,全力确保产品销售达到国家绿色食品安全水平。通过技术改良,预计667 m2产量达到2 000~3 000 kg, 每 667 m2节约成本500元以上,每667 m2增收1 500元以上。
突出品牌培育,着力抓好市场营销
坚持以市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市场流通网络,拓宽市场营销渠道,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实现市场效益最大化。
一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注重抓好临武香芋特色产业品牌的媒体宣传,2018 年在广东卫视围绕临武县香芋特色产业绿色、精细、高产、高效发展全产业链的典型做法进行了全方位的报导,迈出了临武香芋开拓县外市场的步伐。
二是创新市场营销手段。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以电商网络为平台,利用网络+物流的手段,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市场=财富”的运作方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渐成为香芋市场营销的主力军。截至目前,全县有香芋产业专业合作社360多家,生产销售达千万元以上的企业20余个,有10万余农民成为了香芋农业发展产业工人。特别是舜溪香芋合作社发展分社4个,社员达8 700多人,建有营销网点23个、储存营销中心1个,产品在广州江南、北京新发地等市场独占鳌头。
三是不断优化营销网络。根据市场需求,临武县在全国各地建立了香芋营销网络销售点500余个,客商老板3 000余名,营销档铺1 000余个,年销售额达8亿多元。临武香芋除源源不断销往北京、上海、广州、台湾等大中城市外,还通过跨国公司,远销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全县香芋种植户人均增收4 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