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夏季鸡毛菜绿色生产技术
2018-10-09侯喜林张昌伟邵小达
侯喜林 张昌伟 邵小达
侯喜林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南京农业大学首批“钟山教学名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部华东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任,蔬菜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势学科“现代园艺科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育成不结球白菜新品种9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件。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6项,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
鸡毛菜是指在夏季高温季节栽培的16~18 d收获的不结球白菜(小白菜幼苗),“三天不吃青,肚里冒火星”。不结球白菜作为大众所喜食的蔬菜,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人体所需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之一,特别是在中国的长江流域地区,其是人们每日必食的蔬菜。
叶菜在蔬菜中的产量和消费量最大。如江苏南京常年供应蔬菜种类60~70个,其中叶菜类占80%以上。每年7、8月正值蔬菜换茬种植,加之高温、多雨天气以及台风的影响,叶菜蔬菜生长缓慢,江苏进入叶菜“伏缺期”。鸡毛菜因鲜嫩多汁,栽培过程中极易受昆虫的侵害。生产者常用各种农药防治,许多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导致鸡毛菜农药残留超标,对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南京农业大学白菜系统生物学实验室在多年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江苏夏季鸡毛菜绿色生产的 “五个一”工程,即一个好品种、一袋好肥料、一张防虫网、一块黄色板、一盏杀虫灯,有效地提高了鸡毛菜的产品质量。
1 一个好品种
1.1 暑绿(图1)
南京农业大学育成的一代杂种。株型直立、束腰。株高26 cm,株幅34 cm。叶片近圆形,翠绿色;叶柄半圆、绿白色,叶柄比 (叶片质量与叶柄质量的比值,下同)为0.6以上,品质佳。可耐42℃高温,生长势强,高抗炭疽病,抗病毒病(TuMV)、霜霉病和黑斑病。夏季鸡毛菜栽培每667 m2产量 1 000~1 250 kg。 每667 m2用种量1.5 kg。
图1 暑绿单株
1.2 热火1号(图2)
以四倍体雄性不育系P42为母本、四倍体热优自交系P3为父本配制的F1代杂交组合,于2012年育成,属白梗类型不结球白菜品种。株型较直立,束腰性 一般。 株高 19.6 cm,株幅28.1 cm。叶片黄绿色,叶柄白色、近圆形,叶柄比1.16。整齐度较好,外观商品性一般,综合评价较好。食用品质好,品尝评分8.33,优于对照(矮脚黄,7.06)。抗热性较强,优于对照 (矮脚黄)。夏季鸡毛菜栽培每667 m2产量1 000~1 100 kg。 每 667 m2用种量1.3 kg。
1.3 热火2号(图3)
以四倍体雄性不育系P4+为母本,四倍体依伶自交系PY35为父本配制的F1代杂交组合,于2012年育成,属青梗类型不结球白菜品种。株型直立,束腰性一般。株高16.9 cm,株幅20.3 cm。叶片椭圆形、绿色;叶柄扁平,绿白色;叶柄比0.89。整齐度较好,外观商品性较好,综合评价较好。食用品质好,品尝评分8.08,优于对照 (矮脚黄,7.39)。抗热性强,优于对照(矮脚黄)。抗病性与对照相当,无病毒病发生,有轻微炭疽病发生。夏季鸡毛菜栽培每667 m2产量1 000~1 200 kg。每 667 m2用种量1.3 kg。
2 一袋好肥料
2.1 农家肥料
指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物质的肥料。对环境和蔬菜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农家肥料在制备过程中,必须经无害化处理,以杀灭各种寄生虫卵、病原菌和杂草种子,去除有害有机酸和有害气体,达到卫生标准。主要农家肥料有堆肥、沤肥、灰肥、厩肥、沼气肥、肥饼等。农家肥料深翻土壤后施入,每 667 m2用量 4 000 kg(图4)。
2.2 商品有机肥
以动物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通过无害化处理杀灭有害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在短时间内对有机蛋白进行分解和转化,无臭味,易运输的商品肥料,其氮、磷、钾3种养分的含量在5%以上,有机质含量在45%以上。每 667 m2用量 3 000 kg。
2.3 生物有机肥料
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 (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原料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每667 m2用量3 000 kg。
3 一张防虫网
防虫网是以聚乙烯为主要原料,并添加防老化、抗紫外线等化学助剂,经拉丝制造而成的网状织物,形似纱窗,为新型覆盖材料,可将害虫拒之网外,减轻害虫对网内鸡毛菜的为害,具透光性,可适度遮光,为鸡毛菜生长创造适宜的条件,同时还具有抵御暴风雨冲刷和冰雹侵袭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一般选用20~25目的白色或灰色防虫网,可阻挡害虫的入侵(图5)。
4 一块黄色板
即黄板诱杀害虫,是利用害虫对黄色的趋向性,将专用胶制剂制成的黄色捕虫板来诱杀害虫,具有杀虫谱广、诱杀效果明显、对环境安全等特点。可诱集同翅目的粉虱、蚜虫,双翅目的斑潜蝇,缨翅目的蓟马,鞘翅目的黄曲条跳甲等10余种小型害虫,大大减少了小型害虫对鸡毛菜的为害。
图2 热火1号新品种单株及田间生长情况
图3 热火2号单株
图4 有机肥在鸡毛菜生产中的应用
由于蚜虫、烟粉虱等害虫具有趋黄性,因此,对发生蚜虫、烟粉虱、黄曲条跳甲较重的鸡毛菜生产,应挂置黄板进行诱杀。挂置方向为垂直地面悬挂,有利于诱杀目标害虫,对农事操作影响也最小。
诱杀鸡毛菜上的蚜虫、烟粉虱等害虫,一般是黄板下端与菜叶顶部持平或略高于菜叶顶部为宜;诱杀鸡毛菜上的黄条跳甲,以黄板底部低于植株顶部5 cm或与植株叶片顶部持平,且悬挂密度以每667 m225~30张为宜(图 6)。
5 一盏杀虫灯
杀虫灯是利用害虫的趋光、趋波等特性,将光的波长、波段、波的频率设定在特定范围内,引诱成虫扑灯,并配高压电网诱杀成虫。具有诱杀种类广、幼虫量大、对天敌安全、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等特点。可诱杀鳞翅目、同翅目、直翅目等为主的蔬菜害虫20余种,对有效降低田间落卵量、压低虫口基数、控制害虫抗性的产生、减轻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光源充足的情况下,每一只灯可控制面积为15 hm2。挂灯高度一般设在离地面60~70 cm处。每天傍晚到22:00是杀虫灯诱杀害虫的最佳时间,22:00以后诱杀数量逐渐减少(图 7、8)。杀虫灯每天开灯时间以19:00~24:00为宜。接通电源后不能触摸高压电网,雷雨天不能开灯。
图7 防虫网覆盖下的杀虫灯在鸡毛菜生产中的应用
实施“五个一”工程,夏季种植鸡毛菜可以获得高效益。南京农业大学白菜系统生物学实验室在南京浦口区示范推广“五个一”工程,示范面积 14.6 hm2,每年夏季栽培4个茬口,每个茬口每667 m2平均产量1 100 kg,每1 kg销售价格为10元;每667 m2产值4.4万元,净效益3.2万元。这一技术在昆山益群农产品有限公司的基地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图5 防虫网覆盖下的鸡毛菜生产
图6 黄板诱蚜在鸡毛菜生产中的应用
图8 新型太阳能杀虫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