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0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的培养及药敏分析
2018-10-09杨靖娴吴富炜
杨靖娴,吴富炜
航天中心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49
支原体是目前导致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其中以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最为常见。这两种支原体可黏附细胞、释放毒性产物,使靶细胞发生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反应。女性感染支原体后可引起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和不孕症等。孕妇感染后可引起绒毛膜炎,导致婴儿流产、胎膜早破,胎儿发育迟缓等[1-2]。为了解该院女性就诊者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和抗生素的药敏情况,现将2015年7—12月该院1 440例妇产科标本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妇产科就诊的1 44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怀孕建档者,人流、节育等手术者及一些疑似非淋菌性阴道炎患者,平均年龄(29.7±5.2)岁;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军均该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
1.2 取材
常规消毒外阴后,用无菌拭子在宫颈管内1~2 cm处取分泌物,取材时需在宫颈内旋转并停留15~20 s,取出后立即送检。
1.3 试剂
采用众爱生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的选择分离固体培养基和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选择分离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内含12种抗生素,分别为二代四环素类的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交沙霉素和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以及氨基糖苷类的壮观霉素。
1.4 方法
将标本同时进行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24-48-72 h后,固体培养基在低倍镜下镜检,可见人型支原体菌落较大,呈油煎蛋状,解脲支原体菌落较小,呈棕褐色圆形状。培养结果以固体培养镜检菌落后为准,药敏结果参照液体培养上的结果。
2 结果
2.1 1440例标本基本情况
共检出支原体434例,总检出率为30.14%,其中解脲支原体347例,占比例最高,为24.10%,Uu和人型支原体(Mh)混合感染53例,Mh感染34例。见表1。
表1 1 440例支原体培养检出情况分析
2.2 434株支原体对12种抗生素药敏结果分析
434株支原体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交沙霉素敏感性较高。3组支原体对5种喹诺酮类的药物都具有高耐药性,尤其是诺氟沙星。不同类型支原体之间对大环内酯类的药敏情况稍有不同见表2。总敏感率%=对该种药物敏感的总株数/支原体检出总株数(%)。
表2 436株支原体对12种抗生素药敏结果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日益增长,且其传播速度快,容易反复,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所以控制支原体的发生和发展尤为重要[3]。
该研究1440例标本中共检出支原体434例,总阳性率为30.14%,较各文献资料相比都偏低[4-5]。其中Uu单纯感染阳性率24.10%,Uu+Mh混合感染阳性率3.68%,Mh单纯感染阳性率2.36%,与其他报道基本相符[5]。该研究中支原体总阳性率偏低,除了地域差异,可能与该实验室采用了固体培养+液体培养的双重培养方法有关。该实验室用的固体培养基是在营养丰富的基础培养基中添加抑菌剂,并提供配套的二氧化碳发生片与一个密闭的微环境,能有效的保证Uu和Mh产生出能在低倍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的支原体特有的典型 (Uu深褐色海胆状,Mh油煎蛋样)菌落。液体培养基是通过添加抑菌剂和不同底物进行生化反应来判断阴阳性结果,因此,如果标本中菌型复杂,或杂菌过多,超出培养基的抑菌能力,就容易造成假阳性结果。该实验室主要以固体培养结果为依据,可能减少了部分假阳性结果。众爱生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验证,其固液组合培养与PCR符合率100.00%。相关文献报导纯液体培养法存在较高的假阳性,固液组合培养,观察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特征,可以提高支原体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降低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更好地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的依据[6]。
支原体是一种没有细胞壁的最小病原微生物,所有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对其不敏感[7]。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常用药物大都选用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大环内酯类,及干扰DNA复制的药物如喹诺酮类,和阻断氨酰基与核糖核酸合成的药物如四环素类[8]。该组药敏试验数据中,支原体对四环素类的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的总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6.10%、96.33%。对喹诺酮类的药物均表现为高度耐药,尤其是诺氟沙星,总耐药率高达95%以上,与国内各文献报导基本一致[9],这可能与支原体DNA基因位点发生突变有关。单纯Uu感染对克拉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敏感率相对较好,依次为 91.67%、86.49%、77.30%、68.68%,而 Uu+Mh混合感染和单纯Mh感染对大环内酯类的药物敏感性相对较差,与李凤增、武晓敏等[4,9]报道的Uu对大环内酯类的药物敏感性相差不大。
由于支原体感染与常见的妇科感染的临床症状相似,常被医生和患者忽略而未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10]。另一方面,由于支原体为女性正常寄生菌,所以支原体培养阳性有可能只是带菌状态,医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来综合分析评价。抗生素的滥用等问题造成耐药菌株增多,人体菌群失调,且临床治疗支原体常用的各种药物耐药性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建议治疗前应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分析,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尽量合理用药,以及时控制患者病情,并减少耐药株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