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8-10-08苏玲辛绪坤

商情 2018年43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班级高校

苏玲 辛绪坤

【摘要】培育良好的班级文化既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心理平台,又是形成集体凝聚力的精神基础,更是全面提升大学生人格素养的重要保证。本文阐述了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并对如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提出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高校 班级 文化建设

班级是组成学校的最基本单位,是学生生活于其中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群体;我们关注教育,就不能忽视对班级的研究。班级作为大学生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而班级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是特定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导向、约束、熏陶等教育功能。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增强班集体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实效性,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相契合;同时,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也是创建平安校园的需要,是完善学生管理体制的需要。

一、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

班级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形象生动、直观易懂等特点,能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加生动活泼,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活力,更有吸引力,更易为人们所接受,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通过班级环境、文化氛围、规章制度以及文化活动等影响学生,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促进其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使他们成为信仰坚定、情趣高雅、道德高尚、身心健康、具有较高知识和技能的合格人才,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是开展高校德育的重要阵地

班级文化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它以其目的的隐蔽性、榜样的示范性实施影响,达成对全体成员的同化,促进全体成员道德素质的共同提高。

首先,班级文化中“榜樣”的示范作用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班级文化通过价值观、行为规范和模范生的人格魅力,为全体学生树立了德育榜样。价值观对学生所进行的道德教化并非硬性要求,而是发自学生内心的一种理性约束。学生通过从班级文化中学习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来确定自己行为的价值取向,促使自己的行为结果符合社会期望。

其次,班级文化的隐性特征有利于促进学生德育。德育不同于其它几大方面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必须使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四者相统一。这就要求教育者要能使受教育者从主观上接受德育教育,其效果才能进一步显现。而班级文化的隐性特征则易于让受教育者接受,从而达到德育效果。

(三)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是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保障

班集体对于大学生的个体社会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处在群体中的个体必然受到群体规范、群体舆论等的约束;班级文化具有的特殊的功能能够为大学生适应社会规范与外界约束提供很好的平台。

班级文化是一种有较强凝聚力的文化,它把师生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共同意志。所以,它又具有一定的约束功能,使每个成员都受到必要的制约,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纪律、班级文化等,是全班师生共同创造、认可并须遵守的,它表现为一定的纪律性和规范性,要求师生的思想行为必须符合一定规范。凡是符合规范的行为,必将得到鼓励和肯定;而违背这些规范的行为,则会受到人们的谴责。因此,班级文化对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它规范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不良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抑制作用,促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变,从而使大学生的道德水准不断得到提升。

二、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

高校班级凝聚力是群体凝聚力的一种,是指班级成员在班级发展目标的引力下,自愿分担班级风险和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综合力,其实质是班级成员对班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的总和。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级凝聚力对于班级有较强的维持作用,可以保持班级的整体性、协调性,控制班级成员,保证成员的自信心与安全感。

(二)充分发挥辅导员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思想政治领域,即对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和道德品质的导向作用。这是因为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念不断擅变的特定历史时期,一些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大学生正处在“第二次社会化过程”之中。正是这一特定的原因,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在其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倾向、价值观念、道德水准等,都将成为青年学生发展和塑造自我的重要“社会参考系数”。

另外,辅导员还应该起到整合的作用。就高校辅导员所从事的学生管理角度来看,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整个学生集体的稳定、协调、有序、团结、奋进等。因此,整合是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自各地,由于地区间文化背景的差别,导致了群体中学生个体具有了不同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目标追求等,这些具有不同观念、思想和行为的个体集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集体,必然要面临着一个价值观念的冲突和顺应、班内角色和地位的重新分配和安排的整合过程;这种学生群体整合的目标和模式一般是根据国家的教育培养目标、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及各院校的规章制度来确定的,但由于辅导员所在的特定角色决定了整合的目标和模式也深深地烙上了辅导员自身的痕迹,并深受其人格力量的影响。

(三)以学风建设为核心,优化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还要突出一个中心,即以学风建设为核心。一个班级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就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班级文化;而一个好的学习氛围的形成,则是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来实现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确立成才目标,使之学有方向,学有动力,是学风建设的基本任务。在新生入学期间,就要对新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使新生一入校就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此外,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成才的动力和发展方向。目前学风方面表现出来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缺乏远大理想,学习和成才动力不足造成的。只有学生树立了远大理想,具有远大抱负,才能够对其自身具有恒久性的激励,发挥经得起考验和压力的激励作用。这就需要辅导员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找到学习动力和方向,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将理想与追求熔铸于勤学之中,促进他们全面成才。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班级高校
班级“无课日”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