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法治人格培养研究

2018-10-08陈曲

商情 2018年43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

陈曲

【摘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作为新时代的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培养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养成法治人格。通过树立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责任意识;通过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思维,使高职院校学生能自觉维护法律权威。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 高职院校学生 法治人格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以“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为题,概括了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重要成就:“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作为新时代的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培养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养成法治人格。

一、高职院校学生法治人格的内涵

“人格”是心理学术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把人格定义为“个体内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们行为和思想的独立性”,也就是个体所表现出的“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习近平同青年大学生座谈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因此,人格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的体现。

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法治兴则国家兴。高职院校学生在建设法治中国大背景下,同样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参与者、践行者。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公民人格就是法治人格,这种人格的建构必须以法治为前提”“社会人”也就是“法治人”。“大学生法治人格,就是他们个体的法治观念在心理和行为上稳定的、独特的反映,是大学生所具有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各项人格素质,主要包含了责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行为、法治信仰,其中法治信仰是法治人格的内在灵魂。”高职院校学生法治人格的培养需要通过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知识、运行机制和本质特征,整体把握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维护和尊重法律的意识、法治思维,最终起到让学生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的作用。

二、如何在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指导下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法治人格

法律是治国的重器,法治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托。在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指导下,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法治人格的培养:

(一)樹立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责任意识

马克思强调,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随时随地都在与他人、社会、国家建立和发生各种联系。社会学上的社会化定义理解为人不断适应社会,获得社会性的过程,如郑杭生认为“社会化的基本涵义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更具体地说是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全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个体可以通过学习和掌握法律规范从而较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每一个高职院校学生都可能成为某个法律关系的主体,行使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而在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背后还有法律责任的承担。要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责任意识首先就是培养主体意识,让其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社会人,自己的行为选择意味着与他人、社会、国家建立联系,行为的背后就有相应的责任。法律权利是法律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律手段。但是法律权利背后都有与之对应的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也不能滥用,法律义务由法律规定,违背法律义务则意味着法律责任的承担。因此,必须树立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责任意识。

(二)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思维,使高职院校学生能自觉维护法律权威

要让高职院校学生能真正做到遵守法律、遇到纠纷首先想到法律那就离不开良好的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在法治之上或者之外。高职院校学生要准确把握法治思维的基本含义、具体内容和特征,逐步培养自己的法治思维,才能更好树立维护法律权威的意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是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指导方针,而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是今天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法治教育来说,不仅仅是法律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等良好价值观的培养,提高运用法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法治思维。离开法治建设的实践,也很难养成法治思维方式,必须注重法治实践,通过实践形成高职院校学生的法治信仰。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学生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养成路径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及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教育方式分析及阐释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调查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