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养成路径探析

2017-03-04袁建勤田鸽

职教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

袁建勤+田鸽

摘 要: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已逐渐倾向于对主体品质的考量,因而,探究学生职业道德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建设而言,剖析并详实职业道德所兼具的主客观方面是首要任务,以问题为导向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设计养成路径以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是最终归旨。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养成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18-04 对于职业道德的理解,各国学者各抒己见。我国学者认为,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和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职业行为规范。”[1]西方学者米勒则认为,职业道德是“信仰、价值观和原则,它指导个人在其工作环境中理解他们的工作权利和职责,并采取相应行动的方式。”[2]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文化底蕴对于人们界定问题的逻辑影响。职业道德包含主客观两大方面。一方面为被视为“主观方面”的认知因素、责任感和决策力,主观方面侧重于人的隐性情感,具有指引性价值。另一方面为被视为“客观方面”的生成性学习或实践、职业道德准则,客观方面倾向于物的显性规定,具有约束性作用。毋庸置疑,一个拥有较高职业道德的人一定具有内外兼修、德才兼备的品质。

一、职业道德的主客观方面

(一)从主观方面看

1.认知因素。它是养成职业道德的心理基础,正确的认知能够理性地指导人们的行为。事实上,塑造学生思维意识的关键在于引导主体在事实认知和价值认知间保持平衡。因而,认知因素可谓是决定个体(群体)灵魂产生顿悟的前提性因子。将认知因素应用于高职教育,其指导意义一方面在于使高职院校行为主体明晰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价值所在,从而更好地指导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群体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一种合规矩的职业行为、一种健康的职业伦理才足以适应社会需求并产生社会影响力。

2.责任感和决策力。它是养成职业道德的精神要素。尤其是在道德领域里,深刻地领悟并践行“责”和“辨”是极为关键的内涵需求。它预示着一种强大的正能量,并能激发道德主体内在力的产生。进一步讲,在职业道德的核心结构里,“责”意味着担当和忧患意识,一个高尚品德的人一定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也只有讲“责”,才能尽职、献才。虽然“责”是第一位的,但“决策力”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其中,辨别力是决策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一个青年学生而言,其面对的境遇是多变的,因而,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保持“辨别力”和“决策力”至关重要。

(二)从客观方面看

1.生成性学习或实践。按照美国心理学家维特洛克的观点来看,生成性学习或实践教学法意在传授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的确,职业道德的养成,除了强调个体内在品质外,外在条件的创设同样不可缺少。尤其是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更需要依托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来共同塑造其品质。可以说,生成性学习或实践作为一项主导因子,它一方面需要高职学生利用人文社会学科等相关知识来孕育其自身涵养;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给予学生群体多样化的实践方式来扩宽其教育渠道。毋庸置疑,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第一,为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第二,需要学生的广泛参与。

2.职业道德准则。按照一般理解,职业道德准则是一种外生性的规范要求,它客观地规定着道德主体的行为标准和指向,也在一定程度上规约着从业人员的某些观念及习惯。但与此同时,它的积极意义也在于调节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使其掌握基本的的职业理念和守则。针对高职学生而言,明晰意向性职业的准则能够促使其加深对职业的了解和认知,并关注相关的企业文化。同时也便于高职学生提前培养职业所需的优良习性,从而在客观上催生其职业责任感和职业纪律性。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现状透析

职业道德的考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基于此,我们试图以职业道德主客观方面的因素为依托,通过量化分析,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现状进行探讨。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2份,有效率达94%。经调查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呈现以下特征。

(一)教学管理制度缺乏创新,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不强

院校作为青年学生的主要活动区域,其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学生态、队伍建设、校园文化氛围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职业概念的界定与理解。调查显示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缺乏创新,导致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缺乏形式各异的实践教育活动。当下,主体性教育已然成为时代要求。然而,调查数据显示44%的学生反馈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偏少,除了理论知识学习以外,诸如劳模报告会、企业需求讲座、名人名家座谈会等很少举办。

2.缺少与同类专业院校之间的交流学习。同辈群体具有相互感染的作用,因而该类主体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会促成其职业道德情感的产生。但僅有25%的学生表示学校会定期举行此类的学习交流活动,显然,这个比例是较低的。

3.教师进行职业教育的切入点不当。毫无疑问,课堂学习仍旧是塑造学生职业道德、召唤学生产生心灵启迪的主阵地,但是有的教师却没有把握好职业教育的主场所,其中有12%的学生表示对所学知识印象并不深刻,有33%的学生认为理论讲解脱离实际,导致近一半学生对职业概念把握不足。

(二)高职学生“职业意识”薄弱,与实习企业的情感联系不强

我国职业院校依托“专业”对学生进行划分设定,使得学生对“专业”和“职业”两个概念存在认知偏差。学生对专业的偏爱程度要高于其对职业的喜好,因而,在实践学习期间,与实习单位的情感联系表现得较为冷淡。

1.没有制定详实的职业规划。学生设计职业规划,一是立足于专业学习,二是源自于职业需求,但无论如何,均是对职业学习的深化理解。然而,调查显示仅有31%的学生制定了较为清晰的职业规划,约占49%的学生表示没有详实的职业规划,还剩约20%的群体压根就没有制定过职业规划。

2.没有建立起“专业”与“职业”的密切联系。对于高职教育而言,专业突出、职业针对性强是其显著特征,因而,职业理应是对于专业的再教育。但调查显示,约8%的学生反馈,对学校安排的实践单位不感兴趣,近26%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实践学习,甚至有40%的学生仅仅把企业实习当作历练自己能力的临时场所。数据反映出高职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并没有建立起与实践单位的情感联系。

(三)学生“职业责任感”欠缺,与所属专业情感联系不强

职业责任感既能彰显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认可,又能反映出与意向职业间的情感联系,因而职业责任感是衡量高职学生职业素养高低的重要指标。但遗憾的是,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职业责任感欠缺。

1.被动地选择意向职业。一方面,以个体谋生角度看待职业。调查显示,学生在对待职业的看法上,有近41%的学生选择了“个体谋生所需”。并且该比例排在了第一位。另一方面,以收入作为首选职业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在选择职业时,学生考虑的因素排在首位的是收入,约占37%的比例,其次分别为发展空间(26%)、兴趣一致(18%)、专业对口(14%)、职业性质(4%)、社会声望(1%)。这两个方面都客观地呈现了学生的择业观更趋于实惠。

2.对意向职业的职业准则了解甚少。在“对意向职业的职业准则您了解多少”问题中,仅略知一二的比例高达47%,不了解的比例也达到33%,显而易见,能够清楚职业准则的仅占20%。这不禁让人想到了所谓的“二八定律”。即20%的人放眼长远,80%的人却只顾眼前。这一现象说明大多数高职学生缺乏准则意识和职业,责任感。

3.“职业坚守力”不强。在“为了眼前的高收益而选择进入一个完全不懂的行业”测试中,有13%的学生选择加入淘金大军,甚至有44%的学生表示要恶补知识,以后找机会转行,仅剩下不到一半比例的学生表示要坚持本职工作。事实上,为了薪水或短期效益而选择跨行跳槽不仅是不理智的行为,同时也是职业坚守力薄弱的体现。

(四)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职业道德的培养,归根结底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因素,正所谓内因是根本。因而,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一定程度上要依托学生个体修养。但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在职业信念、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1.职业信念不坚定。这主要体现于价值取向上。在回答“您认为从业者是否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做到公私分明”问题时,有39%的的学生表示视情况而定,有5%的学生持否定态度;也就是说,约占44%的学生群体对于该问题没有正面的肯定的答复。这一比例出现在一批拥有高技术技能的人才身上,无疑是危险的。

2.对道德知识缺乏学习积极性。仅有12%的高职学生表示曾在课外时间阅读过职业道德方面的相关书籍。偶尔阅读和没有阅读的比例分别为54%、34%。可见,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加强职业道德相关知识的教育是必要的,它是学生职业素养提高的一个前提条件。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养成路径探究

毋庸置疑,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的整体性工作,它的最终归旨即在于培养人的一种向上的内在力和正能量。鉴于此,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的诊断结果,现提出以下对策,以期能够改善并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及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

(一)推行“产学研社”结合,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职业能力

在主体性教育模式的推动下,面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所存在的缺陷,首当其冲的便是对教务及实践教学等进行改良。因而,创新职业教育的形式、改善教师教学的质量应立足于“产学研社”模式。所谓“产学研社”模式是一种将企业、科研机构、高职院校及社会整体人文道德素质等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方式。该方式不仅是基于教学管理制度缺乏创新而言,更是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的途径之一。首先,拉动科研平台建设,开启合作开发模式、共建实体模式等来实现科研与企业之间的良性循环。如高职院校负责提供技术支持,企业负责探求市场需求与行业先机,从而有效地实现两者之间的配合。其次,积极开展形式各异的项目对接会、展览会、交流会、劳模报告会,企业需求座谈会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职业发展方向、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促成学生职业情感的产生。再次,推动人才培养的交流合作。这里的交流合作主要指学校教师、企业名家及企业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该类群体之间的沟通能够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员保障,为高职学生树立可示范型的职业榜样。最后,制定切实可行的机制保障。既包含对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方案的教学管理机制,也包括对产学研社各个分子因素的制约监督机制,从而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的职业能力。

(二)扩宽“交流空间”,分享职业理念与体验

学校除了要推进”产学研社”结合,还应该更大限度地发挥其职能,为学生扩宽“交流空间”。大数据时代下,高职教育的辐射范围在不断扩大。因而,加深与国内或国外同类院校专业之间的“交流学习”是重要的。學校可借助于“校际之间”的合作来加深学生之间的联系程度,借此运用同辈群体之间的感染和效仿作用,来促进青年学生主体之间分享职业理念与体验,从而强化学生对于“职业”概念的形成与内化。这种方式能依托榜样示范法、渗透教育法,在整合资源和增强合力的前提下,加深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不仅如此,同辈群体之间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特征传递着属于自己的文化和潮流,因而,获取交流的主渠道同样至关重要。“互联网+”背景下,“媒介传播”已成为重要的信息流通渠道。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建立校内职业教育专题网站、同类专业院校沟通网站,以及定期举行教师职业教育交流大会、学生职业技能创新大赛等对于主体分享职业理念与体验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于网络平台的净化、监管和建设工作。

(三)注重“职业规划指引”,明晰职业道德准则

一般而言,参与相关企业实践是学校组织学生接受职业岗位群知识学习的一个基础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及企业单位要及时给予学生职业引导和帮助,尤其是要注重“职业规划指引”。

首先,邀请相关专家对所属专业进行职业培训,包括职业定位与职业规划,使学生能够客观地分析自我特质,从而理性地评判自己是否能胜任此工作,并以此来加深自己与所属专业之间的情感联系。其次,定期举行实践教学经验分享会,如劳模报告会、名人名家座谈会等。并使主讲人能够大致框定出职业道德层面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该方式来教会青年学生如何把握道德决策等。最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形成学生对职业内容的深层应用。使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中共同领悟职业内涵及职业道德准则,从而综合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和竞争力。

(四)坚定“职业责任感”,获取自我营销能力

讲责、守责、追责,是青年大学生坚守职业道德最为重要的品质之一。梁启超曾说:“人生于天地间各有责任。”“自放弃责任,则是自放弃其所以为人之具也……一家之人各放弃其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放弃其责任,则国必亡。”[3]因而,职业责任感是一种担当,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品格,它蕴含着个体对职业情感的热爱度与幸福感。

拥有较强的职业坚守力、能够有效地规避职业风险、充分挖掘职业潜能等都是职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要培养其坚定的职业责任感,应做到两点。一方面,要拥有科学的“职业决策力”。尤其是在职业选择上,一定要遵循合理的原则,充分考虑到来自于职场内和职场外的各方因素,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与此同时,坚守职业决策的底线,不做出危害他人的言行。另一方面,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并知晓意向职业的职业道德准则。这是个体建立“职业”意识和概念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学生选择职业实践的重要环节,因而,既利己也忠于职业。

(五)培养“社会人格”,形成明辨、守则的品质

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必须具备一定的优良品质。诸如:明辨、守则、讲信、敬业、奉公等。這不仅是职业所备,更是适应和谐社会所需。因而,培养学生“社会人格”与改善学生职业素养、构建道德高尚的和谐社会是相得益彰的。

在认知层面,注重自我修养,提高学习的自主性。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不仅依托外生性的强力,更要依靠内在的动力。对于职业道德知识的获取,平常应选择性的阅读相关书籍,以丰富自身涵养,从而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情感层面,应做到价值理性。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实习单位都必须以遵守纪律为前提,即便是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下也要保持一颗健康的心态,切勿感情用事、行为盲目。在实践层面,要将自我优良品质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并形成习惯,尤其是在细节方面,更应该增强实践与体验。最后,依据学校制定的综合测评指标来考核自己。综合评判自我的学习态度与方法、个性特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我。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过程,它需要学校内各行为主体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质保量的实现。事实上,“对于学生职业道德情感的产生,应更多地强调回归生活、实践体悟,淡化教育痕迹”[4]。从而融入生活原态,实现与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对接,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职业的魅力所在。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提升学生主体服务社会的能力,并在实践中使学生孕育出对职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吕一中.职业道德教育与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2]Miller, P.F., Coady, W.T. Vocational ethics: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an enabling work ethic[J].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No.ED288062),1986:5.

[3]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第二册之五)[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4]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的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42-145.

责任编辑 肖称萍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浅谈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教育方式分析及阐释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研究
韩国语能力等级考试新动态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