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政治社论语篇介入资源对比研究
——评价理论视域下的新闻语篇分析

2018-10-08刘婷婷江苏师范大学

外语与翻译 2018年3期
关键词:对话性社论英汉

刘婷婷江苏师范大学

徐加新空军勤务学院

【提 要】社论作为一种新闻语篇,作者如何利用语言资源扩大语篇的对话空间与读者互动,以实现语篇的说服性功能值得关注。而其中影响语篇对话强弱的介入潜势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在评价理论介入系统的框架下,以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英汉政治社论中凸显对话性评价意义的介入资源,揭示其分布特征及产生的语篇人际意义的异同,为社论写作和批评性阅读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1.引言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重要工具。语言交流,特别是书面形式的语言交流,应该被视为建立交流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绝不仅仅是写作者的“自我表达”。语篇的解读应被看作与实际的或潜在的读者协商意义。这种人际互动遍布在语篇之内,通过具体的语言手段得以实现。因此,语篇中凸显对话性意义的评价资源值得关注。

写作者从语言系统中选择各种具有较强人际功能的评价资源,即策略性地实施态度表达、拓展与听众的言语互动空间以增强语篇人际协商功能的语言手段,从而成功说服听众接受某种观点和立场,实现语篇的交际目的。英汉政治社论作为一种新闻类的语篇形式,写作者是通过利用怎样的语言资源扩大语篇的对话空间、实现与读者的互动?反映写作者与各自的潜在读者之间怎样的人际互动关系?二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异同?本文在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内,对英汉政治社论语篇进行分析,以期揭示二者在介入资源利用上的特征,为社论写作和批评性阅读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2.介入系统介绍及研究方案

2.1 介入系统

既然言语互动是语言的基本存在形式,语言只要有互动就有介入。介入系统涉及语言使用者对所说/写内容的态度、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调节,决定着文本和外部声音的关系,即语篇的主体间性1。因此,是说话者证实话语的效度,与受话者保持亲密关系或作者定位读者的有效手段。

介入系统可根据语言使用者忽略、降低还是承认、提高协商分歧的可能性划分为单语和多语。单语,即不使用任何介入资源的陈述性的句子,是对命题直截了当地陈述,不涉及信息来源和其他可能的观点。在传统观点中被认为是“事实性的”、“客观性的”、是“认知上的非情态”(Lyons 1996:194)。而多语可以使作者以多种方式把其他声音投射语篇中而展开对事务的陈述。White(1998)将多语细分为对话缩约和对话扩展两大类,进一步构建了介入系统(见图1)。

图1 对话缩约与对话扩展(White,1998)

此外,在讨论主体间立场时针对话语来源的重要性,即话语是来自发话人本身还是来自外源,他提出还可以把介入系统区分为自言,即内部声音化和借言,即外部声音化。缩约/扩展框架与自言/外言框架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强调声音的量,即是否包含多声;而后者强调声音的来源,即自我还是他人。自言与外言的框架如下图2所示:

图2 自言与借言(White2001/2003)

White自1998年最先从社会对话的视角对介入系统进行阐释后,一直对该系统进行修改和完善。直到2005年,与Martin一起将介入系统发展为较为理想的框架(见图2)。本文对英汉政治社论语篇介入资源的分析即在该框架内展开。

图3 介入系统框架(根据White2003;Martin White2005整理)

2.2 研究方案

本文在评价理论框架下对英汉政治社论语篇中的介入资源进行研究,即介入系统中各类资源出现的频率、分布特征的异同进行分析,进而从主体间性(语篇写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权势关系、互动的方式和互动的力度的强弱、语篇中人际意义的构建是否和谐等)的角度探讨英汉社论语篇中不同介入资源的使用引发的语篇人际意义的异同,揭示英汉政治社论为实现语篇对话性评价意义,在介入资源上的选取策略和交际特征。

2.2.1 语料来源

本文在搜集语料时,为保证研究的真实性、有效性和概括性,尽可能地遵循真实、全面、充分和公正的原则。为了防止由单一的写作风格造成的不准确性,每种语言的语料都采自两家不同的报纸。英语社论取自美国的《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和《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汉语社论的选取则来自《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上述报纸均具有较高知名度和权威性,且发行量大、受众广泛的主流报纸,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在收集英文语料的过程中,囿于条件所限,英语社论皆取自《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的网络电子版,网址分别为http://www.nytimes.com和http://www.washingtonpost.com

2.2.2 语料选取规模及分析步骤

基于研究内容和目的考虑,本文从权威的主流报纸上选取有关国家政治的100篇英汉社论(英汉各50篇)作为分析的语料,对于所选语料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不做严格要求。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以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选取的语料进行研究。(1)在收集到的100篇英汉政治社论语篇中找出承载对话性功能的词汇或语法结构,对这些介入资源进行逐一标注;(2)对所标注的介入资源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各类介入资源在英汉政治社论语篇中出现的频率和分布比例(评价资源出现的频率以句子为单位进行统计);(3)结合数据分析介入资源使用的异同,及其引发的人际意义,并给予解释说明。

3.英汉政治社论语篇介入资源对比分析

3.1 英汉政治社论语篇多语介入资源的选择及分布状况

在对英汉社论介入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前,笔者有必要提及两个重要的概念,即“互文性”和“对话性”。介入系统的建立正是受到了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的“互文性”和巴赫金(Bakhtin)的“对话性”理论的影响(李战子2002)。这两个概念提醒我们,不同形式的文本相互影响、相互交织,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成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单独的语篇都是作为这个系统的一个部分而存在,任何一个语篇都是对之前语篇的回应或是对潜在读者的反应进行的预测。评价理论引入了“互文性”和“对话性”的概念,用以指写作者或说话人运用语言对别的写作者或说话人的观点和陈述,对从外部引用的命题,采取某种评价立场。当写作者或说话人引用或谈论别人的话或思想时,互文性定位就启动了,语篇的对话性也随之增强。

用以实现语篇“互文性”或“对话性”的资源在评价理论中主要由“多语”实现,体现在语言手段上:否认(如 no,never;不,不是,绝不等)、让步结构(如 yet,although,but;虽然……但是……,仅管、即使等)以及语义上含对观点有较高程度的接受和肯定意义的词汇或短语结构(如Predictably,of course,The fact of the matter is…;可以预料的到,……当然……,毫无疑问等)分别用以实现其中的“弃言”、“反期望”和“宣言”,即实现话语的闭合;表示可能性推测的情态成分(如may,will,perhaps;可能,必须,应当等)用来实现话语的开放;直接/间接投射(如:They said…,It is stated that…;他在会上提出:……,据说,……等)用以实现其中的“归属”,即指明态度或声音的来源。

多语指具有对话性意义的评价方式,是介入资源中分析语篇的“对话性”,即语篇是否打开/闭合对话空间、写作者是否愿意与读者进行意义协商的重要方面,是介入分析的重点。当笔者对多语的评价方式进行探讨后,单语作为不涉及任何介入资源的使用情况也就随之凸显了。因此,本章节以对多语的介入方式做重点分析为切入点,观察英汉政治社论语篇的介入特征。

经过分析和统计,英汉社论语篇多语介入资源各个体现方式的选择和分布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英汉政治社论语篇多语介入资源类型的选择和分布比例

注:IV=Intra-vacalise EV=Extra-vocalise DC=Dialogic Contraction DE=Dialogic Expansion DIS=Disclaim PRO=Proclaim DEN=denial COU=counter-expectation CON=concur PRON=pronounce END=endorse ENT(=Entertain ATTR=Attribution ACK=Acknowledge DIST(疏远)=Distance

为了更直观、清晰地看到英汉社论的介入特征,笔者绘制柱状图辅以说明(见图4)。

图4 英汉政治社论语篇多语介入资源类型的比例对照图

从上面的表1和图4,可以看到,英汉语篇在介入资源的使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先从整体上观察,在英语语篇的1032个句子中,多语介入资源的使用达到了71.32%,占到了相当高的比例,即平均百分之七十的句子通过使用介入手段调节态度的表达。这同时也说明,英语语篇由于对多语的介入资源的选择如此之高而具有较强的对话性。语篇的写作者与读者进行协商的意愿值很高,愿意接受潜在的不同的观点。

而在汉语语篇中,这一比例仅有33.52%,即平均只有三分之一的句子使用了多语的介入资源。绝大多数的评价通过单语实现。在评价理论框架中,单语的评价方式是通过“裸的陈述”(bare assertion),即不使用任何介入资源来实现。如下面的句子所示:

(1)Those guys are so selfish.(monoglossia)

(2)In my view those guys are so selfish.(Heteroglossia—“entertain”)

句(1)是单语式的评价表达,而句(2)是多语介入式的表达,通过“In my view”传达出评价者愿意接受可能存在的不同观点,以一种“协商”的姿态表达主观的评价。在介入框架中,单语凸显出评论的事实性程度较高(Martin& White,2005),因此,句(1)的表达方式凸显出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但从介入的视角出发,从人际互动的强弱程度来看,句(2)的评价方式凸显的对话性明显强于句(1)。它易于打开语篇中潜在的多种声音产生对话的可能性。

既然单语并没涉及任何介入手段,却为何作为介入资源的一部分?这正是Martin,White创立的评价理论对传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由于受“对话性”和“互文性”理论的影响,尽管没有任何介入方式的陈述式表达也同样具有对话的可能,也是对某种潜在“声音”的回应,充满了人际意义,运用单语表明说话人/写作者选择不直接承认存在分歧的可能性,或者是假定所面对的是一个意见一致而非意见不一致的言语团体。只不过,较之多语,其对话性相对较弱。因此,汉语语篇由于较多的使用单语传达评价,从而使语篇的对话性减弱。

3.2 自言与借言的选择及分布及人际意义

由于多语的介入资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作不同的划分。下面,笔者从其各种方式的使用上来看,英汉语篇呈现的异同。

自言和借言,是多语的介入资源中两大协调对话之间或主体之间定位的资源。自言,指写作者在语篇中通过自己的声音传达评价,通过“弃言”、“宣言”和“承认可能”的方式使篇内呈现对话性,使自己的声音具有主体性,即使命题的内容变得从某一个特定个体、主体间的角度来讲述。而借言,指写作者通过借助篇外的声音表达评价,由“归属”和“认同”来体现。通过把某一个命题或言语归于某个来源,把篇外的声音引入篇内来实现语篇的对话性。

由此可看出,二者是凸显语篇对话性的不同方式,前者的声音来源是“单一的”,而后者的声音来源是“多样化的”,由此引发的人际意义也有所不同。自言的使用表明写作者对自己观点被接受的程度有较大的把握,直接把评价的责任引入篇内,倾向于愿意承担评论的责任;而借言的使用则说明评论者预测到自己的评论可能引起争议,通过直接、间接投射将篇外的声音引入篇内,从而将评论的责任转移到篇外的某个“声音”上。某种程度上,借言的使用让评价者要承担的评论责任减轻。英汉对自言、借言的选择呈现怎样的异同?

图5 英汉政治社论语篇自言与借言的分布比例对照图

分析表1,笔者发现,自言在英语语篇中总共出现了386次,占多语介入资源总数的52.45%;借言出现了350次,比例为47.55%。而在汉语中,自言出现了417次,比例高达88.91%,可借言的比例仅有11.09%。(见图5)纵向比较,汉语社论对自言的选择多于英语语篇,而英语社论对借言的选择高于汉语;横向比较,虽然英汉社论对自言的选择均多于借言,英语社论对二者的选择趋于平衡,汉语中自言、借言的选择差异性较大。从总体上讲,汉语社论绝大多数的多语介入评价是通过自言形式实现的,而英语社论则较注重对借言的选择。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英汉社论语篇都较注重使用自言来提高语篇的对话性,增强语篇人际互动的力度。尤其是汉语语篇,在不多的多语介入中大量使用自言来提高语篇内部的对话性。同时,也看到差异性。英语社论对借言的选择较多,语篇中的声音来源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而汉语社论由于较多选择自言的评价方式,语篇中的声音来源呈现“单一化”的特征。

这与不同文化语境下中西方新闻媒介的不同职能有相当大的关系。在中国,新闻媒介的主要职能是宣传和引导,即在党性原则的指导下,以意识形态为主导,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和政策,引导、鼓舞并组织人民群众去实现党和政府的工作目标(姚里军2002:21-22)。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而存在的党报社论,更是充当了“舆论导向”的重要角色。这决定了社论语篇的写作者必须代表正确的“声音”发表评论,尽可能客观、准确地评论事实,并承担言论的责任,“单一化”的声音来源使语篇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易于与读者建立“指导与被指导”的人际互动关系,使语篇更好地发挥其交际的功能;而英语社论的写作者会刻意避免语篇声音的单一性,通过融入篇外的多种声源,转移要承担的评论责任。

3.3 对话缩约与对话扩展的选择与分布及人际意义

对话缩约与对话扩展是根据话语是关闭还是打开与分歧立场的对话空间而引起对话性增强或减弱划分的。前者包括“弃言”和“宣言”两种体现形式;后者由“承认可能”和“归属”的评价方式体现。当评论者利用对话缩约的介入资源表达观点的时候,是对先前的某个“声音”引发的观点要么直接否认、拒绝,要么毫无疑义地接受、认可。这可以从对话缩约的两个大方面的体现形式,即“弃言”和“宣言”上看出来。而直接、明确地的拒绝或接受某个观点时,从多声性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是缩小了对话的空间,对话性减弱。如

(3)He didn’t[Heteroglossia—denial]apologize for that case.

(4) She had so much money,but[Heteroglossia—counter-expectation]she still lived a simple life.

(5)Of course,[Heteroglossia—concur]all of them have been saved.

句(3)中“didn’t”的出现使话语处于对话状态。在评价理论的框架中,语义上的“否定”不单纯表达逻辑上“肯定意义的对立面”的含义,从对话性的角度来看,“否定”之中蕴含着之前的一个“肯定“的声音。所以,“didn’t”是评价者对“He apologized for that case.”这样一个暗含的肯定声音采取的拒绝的回应,虽然话语是对话性的,然而对话空间较小,呈相对闭合的状态;句(4)中,“but she still lived a simple life”是评价者期望的声音“she lived a luxury life”的反驳;句(5)中,of course 的出现,表明评价者与潜在的声音持相同的看法,明显承认后面的观点。从语义上看,三个句子均显示:评价者认为没有必要与潜在的读者进行意义协商,使话语的对话空间趋于关闭。而当上述三个句子用下面的方式表达后,如:

(6)It seems[Heteroglossia—Entertain]that he won’t be a hero.

(7)“She had so much money,yet she still lived a sim-ple life.”her best friend said.[Heteroglossia—Attribution]

(8)It’s quite possible[Heteroglossia—Entertain]that they have been saved.

由于通过“承认可能”和“归属”的体现方式进行介入评价,句(6)、句(7)和句(8)显示出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表明评价者对命题可能存在的分歧持协商的态度,而使对话的空间趋于扩展。英汉社论中在对话缩约和对话扩展的选择上存在着哪些异同呢?

继续观察表1和图4,通过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英语语篇中的对话缩约总共出现了192次,占总的多语介入资源的26.09%,而对话扩展出现了544次,比例为73.91%;在汉语语篇中,对话缩约和对话扩展分别出现了54次和415次,所占的比例相继为11.51%和88.49%。(见图6)

图6 英汉政治社论语篇对话缩约和对话扩展的分布比例对照图

通过纵向比较,可以看到,英语社论中对话缩约的选择略高于汉语社论,而汉语社论中对话扩展的选择却略高于英语语篇,但之间的差异性均不大;横向来看,无论是在汉语还是英语社论中,对话扩展的比例都高于对话缩约。因此,总体上说,英汉社论对对话缩约和对话扩展介入资源的选择呈现出较为相似的特征。

对话缩约和对话扩展产生的语义差别是很微妙的,它们的使用是建立语篇人际立场的重要策略。相比较而言,使用对话扩展的介入方式提高了语篇对话程度和读者协商的意愿值,话语被接受的程度较之用对话缩约来表达要高得多。因此,策略性较强。

然而,英汉社论虽都对对话扩展持较多的选择,有意思的是,在体现对话扩展的具体形式,即“承认可能”和“归属”的选择上,出现较大的差异。有关“归属”的讨论在对自言和借言分析时曾经涉及到,在此不再赘述。现在来看一下英汉语篇对“承认可能”的选择有什么异同。

如上面的表1和图4所示,英汉语社论对“承认可能”的选择在整个多语的介入资源中普遍多于其它类型,其在语言手段上主要由情态成分实现,语言的情态意义体现了说话者看待某命题或提议的角度。英汉社论本质上是一种劝说型的语篇,就必定含有丰富的情态意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多语的介入方式在汉语语篇中的比例竟高达78.46%,明显多于英语语篇。这说明,在汉语社论中为数不多的多语介入资源主要由“承认可能”的方式实现,且通过其扩展对话空间。为了便于深入地讨论,笔者将英汉社论语篇作为较为重视的介入方式进行细致的比较。由于“承认可能”涵盖了Halliday所列举的四种情态类型(详见Halliday 2000:258),笔者进一步来比较四种情态类型在英汉社论“承认可能”的介入资源中的选择和分布(见表2)

表2 英汉“承认可能”的介入资源中情态类型的选择和比例分布

由表2可看到,英语社论在较高的“承认可能”的介入资源中选择了较多的表可能性的情态类型。在本文分析的英语语料中,will,may,probably,It seems that…,It’s likely that…等情态值较低的情态成分大量出现;而汉语社论则较多的选择表义务的情态类型,比例达86.96%,在本文分析的汉语语料中,“应当”、“要”、“应该”、“需要”、“必须”、“一定要”等带有“劝说”含义的情态成分大量出现。

这个典型的差异进一步说明了汉语社论中表责任的情态成分的大量使用,使语篇呈现较强的“号召力”与“权威性”;而英语社论对可能性情态类型的较多选择,则表明写作者要与读者建立相互协商的人际立场。

4.小结

本文在评价理论介入系统的框架下,对英汉政治社论语篇中介入资源的使用进行了对比分析。所得的结论如下:

1)英语社论倾向于选择不同类型的多语介入资源,对单语的介入方式选择很少;在多语的体现方式上,倾向于大量使用引入篇外声音的借言和增强语篇对话强度的对话扩展,而在后者的实现方式上使用大量情态值较低的表可能性的情态成分。总体上看,语篇整体呈现的对话性较强。

2)在汉语社论中,对单语的介入方式选择较多,平均只有三分之一的句子使用多语式的介入评价。而在这为数不多的多语介入资源中,更倾向于对自言的选择,通过让评论者自己的声音经常由主体性来提高语篇的对话程度;此外,虽然对对话扩展也持较多的选择,与英语社论选择倾向相似,但多数是由表义务、责任的情态成分体现的,这与英语社论有较大的差异。总体上说,较之英语,汉语社论语篇的对话性较弱。

注释:

1主体间性的概念实际上涉及不同的领域,包括社会学的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和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的主体间性主要是指语言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的交谈,是主体与主体间交流的产物。海德格尔曾认为“把言谈道说出来即成为语言……言谈就是存在论上的语言”(海德格尔1987:197),而伽达默尔也认为“语言按其本质乃是谈话的语言。它只有通过相互理解的过程才能构成自己的现实性”(伽达默尔1999:570)。可见,语言的真正存在是语言的运用,是交际主体间的谈话。语篇作为语言的书面交际形式,也存在着主体间性。阅读文本是对话,而文本是另一个对话的主体(巴赫金2001:199)。所以,主体间性或者说对话性也是建构语篇的核心范畴。

猜你喜欢

对话性社论英汉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关于社论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综述
《海浪》的复调特征解读
爱伦·坡短篇小说创作的自我对话性
英汉量词分类及语法与表意功能的对比
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日报》社论如何引导舆论
论摘要语篇的对话性与人际意义构建
高中历史对话性课堂的构建
浅谈音乐风格对英汉歌曲翻译的制约
英汉校园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