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政府生态观的隐喻性构建
2018-10-08许文强柴改英浙江工商大学
许文强柴改英浙江工商大学
【提 要】本文以习近平2012年11月至2017年9月期间发表的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讲话以及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为研究对象,结合批评隐喻理论和语料库研究方法,重点考察概念隐喻如何作为话语策略构建中国政府生态观。习近平以隐喻方式阐释了生态建设中的经济观、民生观、人文观和全球观以及治理路径。
1.引言
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阐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和积极意义。党的十九大再次将生态治国上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高度。习近平善用概念隐喻阐发生态思想,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习近平2014年3月14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隐喻性话语构建对中国政府生态理念的话语接受至关重要。
中国政治话语的隐喻研究已成为国内语言学界关注的重点,其中以习近平对外演讲分析居多(如钱毓芳、殷志平2015;窦卫霖、温建平2015;龙祥2017)。也有学者从语言元功能和隐喻深层架构层面对习近平话语的特色隐喻进行研究。例如,文秋芳(2017)依托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分析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拟人隐喻的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曹灵美和王宏(2017)从双层性架构、隐喻性程度和源域概念场等层面探究习近平中国特色隐喻的体验性特征。而针对习近平生态思想的研究多涉及生态理论背景和现实意义(刘鹏2015;李全喜2015),对生态话语研究,特别是语料库方法指导下的生态隐喻话语研究,仍嫌不足。本文以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讲话和十九大报告为语料,结合概念隐喻理论,探究中国政府的生态观及其话语建构。
2.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2.1 概念隐喻理论
Lakoff和Johnson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以另一件事和经验来理解和经历一件事和经验”(Lakoff&Johnson 1980)。用来理解和描述的“事和经验”被称为“始源域”(source domain),被描述和理解的“事和经验”是“目标域”(target domain)。人们基于对始源域和目标域的体验认知并通过想象,建立起不同概念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即跨域映射(mapping)。通俗来讲,隐喻就是将具体、简单、熟悉的事物映射到抽象、复杂和陌生的事物上。隐喻运用恰当,不仅可以增强表达的形象性,而且可以自然化、合法化地表达说话人的立场、观点和意识形态(钱毓芳2015)。自古以来,政治家们善用隐喻来接通复杂的政治概念和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听众理解抽象复杂的政治概念,不动声色地传递自己的意识和态度(Thompson 1996)。
2.2 架构理论
Lakoff(2004)认为架构是一种有关世界运作的、根深蒂固的认知结构。他基于Goffman(1974)和Fillmore(1985)提出的架构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架构理论,成为概念隐喻重要的认知框架。当受众听到或读到某个词时,这个词附带的知识网络也会被顺带激活,并在大脑的神经回路中得到物理实现,与大脑中的情感区域产生直接联系(转引自汪少华:54-59)。例如,“宝库”会激活我们有关钱财方面的财富架构,包括奇珍异宝、储存金银财宝的地方、丰富的资源等。架构可以分为表层架构和深层架构,由词语激活的心理结构为表层架构,可以引起人们对某件事的情感共鸣。由表层架构激活的价值观为深层架构,可以影响人们的道德和行动。演讲者可以通过对词语的选择去激活为其意图服务的架构,从而实现对听众的操纵(Lakoff 2010)。
2.3 语料库隐喻分析方法
隐喻理论与语料库方法相结合是近年来认知隐喻研究中的趋势,也是话语分析的有力抓手。许多学者利用语料库从隐喻方面寻求新的研究支点做了宝贵的探索(Charteris-Black 2004;Koller 2004;Deignan 2005)。语料库方法利用计算机存储量大和检索迅速的优势,系统、充分和客观地分析语料,以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思路来揭示语言形式背后的概念系统和认知规律,可有效弥补人们直观推断的缺陷,成为认知隐喻理论传统内省法的有益补充(束定芳2013)。
隐喻分析与语料库语言学所提供的分析步骤为:隐喻识别、隐喻解读、隐喻解释。语料库方法识别隐喻需要从概念和语言形式两个方面同时入手:(1)细读文本,辨认“候选隐喻”,通过隐喻关键词的检索行和搭配判断其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确定“隐喻关键词”。(2)借助语料库词频统计隐喻关键词数量,结合文本和语境对隐喻进行阐释说明,分析其语用功能。
3.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回答(1)习近平生态话语中概念隐喻的分布呈现怎样的特点?(2)这些隐喻话语建构了怎样的生态观和生态治理理念?
3.2 研究对象
本研究收集了《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7年9月11日期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259段重要讲话、谈话、报告、批示,建成“习近平生态话语语料库”,共计51106字。除此之外,笔者还收集了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表述作为研究中国政府生态观和生态治理理念的重要内容。
3.3 研究方法和步骤
笔者首先借助语料库在线自动分词系统对习近平生态话语语料库进行分词。然后细读文本,根据Charteris-Black(2004)提出的多维度隐喻识别方法,以语言、语用和认知三个标准来识别候选隐喻,判断始源域与目标域,对带有隐喻性质的话语进行标记,归入隐喻关键词并进行分类。第二阶段依靠语料库工具EditPad Pro7对候选隐喻关键词进行检索,判定其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如果是隐喻,则在语料库中主题词处标注隐喻的源域类型和所探讨的主题,并剔除不符合标准的“噪音隐喻”。第三阶段定量统计真正具有隐喻含义的隐喻关键词在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并根据概念隐喻和架构理论进行个案分析,探究其在构建中国政府生态观和治理理念方面的作用。
为了更直观地分析各类概念隐喻在习近平生态话语中的分布,本研究借用了Charteris-Black提出的“源域回鸣值”(resonance of source domain)概念,该数值是衡量某类隐喻在特定语料库中出现频率的重要标准(Charteris-Black 2004)。“源域回鸣值”的计算公式为:resonance=∑type×∑token。笔者把隐喻关键词设为类符(type),将不同形态的出现次数设为形符(token),∑type表示的是某一源域类型下隐喻关键词类型之和,∑token代表各类隐喻关键词出现次数之和,那么类符之和与形符之和的乘积就是回鸣值(resonance),该数值可以衡量隐喻的产率。以颜色隐喻为例,假设颜色隐喻这一源域有4个关键词绿、黄、红、蓝,其中“绿”出现 7 次,“黄”出现 3 次,“红”出现 5 次,“蓝”出现 6次,那么该语料库中颜色隐喻的共鸣值即为(1+1+1+1)×(7+3+5+6)=84。该参数能够为概念隐喻研究提供实证数据,帮助笔者判断哪些概念隐喻在习近平生态话语中被广泛使用。
4.结果与讨论
4.1 概念隐喻分布
经过细读文本和语料库识别,笔者发现习近平生态话语中常用的9类概念隐喻及其关键词,结果如表1所示,表2反映了各类隐喻的使用频次。
表1 “习近平生态话语语料库”中概念隐喻的分布情况
表2 “习近平生态话语语料库”中各类概念隐喻的源域共鸣值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颜色隐喻、拟人隐喻和家庭隐喻在习近平生态话语中使用最多,成为中国政府生态观构建的重要话语策略,其中“绿色”作为中国经济和生态发展的代名词贯穿全文;拟人隐喻、家庭隐喻和道路隐喻相对于颜色隐喻总量虽不突出,但在某些生态治理理念的传递方面被反复提及,意义明显。
4.2 讨论
作为一种创新性话语策略,习近平的生态话语隐喻地表达聚焦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等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受众传递中国政府的生态观和生态治理理念。
4.2.1 生态的经济观隐喻建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代表着习近平对自然生态价值一种全新的、更文明的生态认知和对“绿水青山”作为一种最基本公民权利与社会发展目标地位的确认(郇庆治2016)。其生态观首先体现在对“绿水青山”巨大财富潜能的洞察。
例1 我说过,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从这一意义上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4年3月7日)
例1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典型的“复合隐喻”。“绿水青山”首先激活了生态架构,指的是和谐平衡的生态环境,是人们非常熟悉却很少感受到其公益性的公共“财产”。“金山银山”激活财富架构,寓意人们对经济发展以及更高水准的物质文化需求。习近平将“绿水青山”喻为“金山银山”,用中国老百姓熟知的两个具象概念来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深刻道理,激活了“生态环境”就是“财富”的表层隐喻架构。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两个侧面,“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非对立。这其中,如何基于可持续发展做好二者平衡和合理转换是关键。我们从牺牲“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的低级阶段到认识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再到借助“绿水青山”实现“金山银山”的高级阶段,真正使“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浑然一体、和谐统一。人们对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辩证关系认识不断深化,切实形成保护生态、以生态促发展的深层价值观。
4.2.2 生态的人文观隐喻建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体现了生态治理必须要有人文关怀。
例2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形象地讲,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倶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3月14日)
“命脉”指的是“生命”和“血脉”,常用来比喻生死相关的事物。例(2)是典型的拟人隐喻,即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拟人隐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比作彼此的“命脉”,通过赋予自然要素生命特征,激活人脑中的生命架构和对生命的诸多思考。什么是生命?生态就是生命。人类和生态、生态各要素之间同“命运”、共“呼吸”,生态破坏牵一发而动全身,人类也就失去了生存之地。
“生命共同体”拟人隐喻的深层架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无论是儒家“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已成”、“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态性认识,还是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精神,都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益滋养。化解人与自然矛盾必须依靠深层文化价值观的激励和教化作用,使生态文化成为全社会共同的文化理念。
4.2.3 生态的民生观隐喻建构
习近平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政治建设之间辩证关系的讨论可以归结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政治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因此他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进一步发展为政治内涵丰富的民生观。
例3“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所以,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关于第一季度经济形势的讲话,2013年4月25日)
“折扣”是贸易术语,多指商品买卖中按照标价减去的成数,也指短缺、减少。例(3)中习近平用“大打折扣”比喻由于环境污染问题导致的人民群众幸福感下降,设身处地理解人民群众的感受,能够引发共鸣,使听众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人民福祉的重大意义。
例4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在海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2013年4月10日)
“公共产品”、“福祉”激活公益架构,体现了习近平对人民群众最基本公共权利的确认。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水资源管理制度、退耕还林等一系列围绕民生改善的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有力推进,体现了执政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担当。
4.2.4 生态的全球观隐喻建构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文化基因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天下生命共源,人类同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已促成“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政府提出生态全球治理理念。
例5 巴黎协议应该有利于凝聚全球力量,鼓励广泛参与。协议应该在制度安排上促使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2015年11月30日)
在习近平生态话语体系中,“携手”、“凝聚”、“同舟共济”等暗示家庭成员或者伙伴关系的隐喻关键词虽然总体数量并不突出,但呼吁生态问题全球治理时频频出现,激活了家庭架构和伙伴架构。当生态“危机”来临之际,“家人”和“伙伴”应同舟共济。
虽然当今世界存在着不同利益群体和意识形态,但面临着共同的生态危机,因而命运与共。家庭隐喻的深层架构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某些强国试图逃避生态治理的国际义务时,习近平强调“家庭成员”需明确责任和自身能力,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承担“家庭”义务,有利于赢得其他各国对中国方案的认同和支持。
4.2.5 生态的治理路径隐喻建构
如何在现代化建设中做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且真正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需要我们作出正确的“道路”选择。习近平的道路隐喻和颜色隐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独特含义,“道路”喻指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过程,而颜色隐喻则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例6 中国的绿色机遇在扩大。我们要走绿色发展道路,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习近平在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5年3月29日)
“绿色”在颜色隐喻中以压倒性的出现频率贯穿全文,之所以反复使用“绿色”与这一颜色激发的积极认知架构相关。汉《释名·释采帛》:“青,生也,像物生时色也。”古语中的“青”即为绿色。古人将小草刚钻出地面时的郊游叫“踏青”,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嫩绿的春天称为“青春”。古人对绿色怀有特殊的感情,因为“绿色”首先代表植物的颜色,寓意生命、生机、健康和安宁。在我国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社会中,只有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农作物,才是生存的希望,意味着秋后的丰收和今后生活的安定(尹晓红2000)。在近现代,绿色不仅被赋予生存、生命、希望的象征意义,如四季常青的松树象征生命力顽强,“绿领巾”代表茁壮成长的革命幼苗;也给人们一种宁静、安全的心理暗示,如“绿灯”表示安全通行,“绿卡”代表在国外合法居住的权利。人们判断环境优劣由最直接的视觉体验上升到心理、认知以及文化等多层面的体验。
“绿色”因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积极意义,成为新时期经济和生态发展的代名词,直指生态建设的关键。在“绿色食品、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隐喻表达中,激活了人脑中的关于绿色的认知体验基础,包括“安全”、“环保”、“生命”、“希望”等。从绿色架构到环保架构,生动形象地向人们传递了生产生活的环保理念,体现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方式高度的人文关怀。
道路隐喻多指通向目的地所选择的路径,完成或实现某个目的所采用的方式。道路隐喻的使用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执政理念有关,例如党和政府一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法表达“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引起广泛共鸣,以至于变成了固定的隐喻用法。现阶段经济新常态下,道路隐喻在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考中也体现了新的含义。只有“绿色”才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机遇”和“道路”,体现了以绿色为导向的生态路径观,大大增强了表达的形象性。
5.结语
本研究采用隐喻理论和语料库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习近平生态话语的隐喻类型和分布,为中国特色话语的隐喻研究提供了实证性的理据支撑。笔者发现,习近平借助隐喻的形象化表达,以表层架构激活深层架构,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和民生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的紧密联系,展现了中国政府对于生态治理的人文关怀和全球视野,有利于中国民众和世界各国理解并认同其生态治理理念。本研究对于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具有借鉴作用;新时期关注隐喻在政治思想、观点和意识形态中的自然化表达,有助于在全球化语境下加强中国国际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