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意识在戏剧翻译中的体现
——以熊式一中英对照本《王宝川》为例
2018-10-08邓梦寒上海交通大学
邓梦寒上海交通大学
【提 要】熊式一英译剧本《王宝川》取材于中国传统京剧《红鬃烈马》,1934年经翻译后风靡欧美,在西方得到广泛接受。本文主要研究戏剧翻译中读者意识的体现,对比该译本和原剧剧本,探析译者熊式一在翻译京剧《王宝川》的翻译策略,体现了对外戏剧翻译中的读者意识。研究结果表明,当今的文化输出和对外翻译应当适当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心理,具有读者意识的译者会有意识地向读者靠近,使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译作在海外的接受程度,促进传统文化的输出与传播。
1.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以前,译介我国古典剧作的多为外国汉学家,到了二十世纪,我国主要戏剧都有了英语译本,剧本的翻译质量也逐渐提高。本文研究的熊式一(1935)的英译剧本Lady Precious Stream:an Old Chinese Play done into English According to its Traditional Style(《王宝川》)改编自我国广为流传的京剧剧目《王宝钏》,该剧故事源于古典小说《龙凤金钗记》。
熊式一是向外国推介我国古典戏剧作品的国内翻译家,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将很多西方经典剧作,如肖伯纳的《人与超人》、哈代的《卡斯特桥市长》等译介到中国,同时自己也创作小说和剧本。徐志摩推崇他“对英美近代戏剧,很有造就”(彭金铃2013)。熊式一将《王宝钏》翻译成英文版的《王宝川》,于1934年在伦敦出版,得到了知名文学家肖伯纳、毛姆等人的高度评价。与此同时,该剧的演出也大获成功,甚至连英国王室成员都前往观看。1935年,该剧在美国上演,成为登上百老汇舞台的第一部中国戏剧。为此,熊式一还得到了罗斯福总统夫人的接见。
然而,尽管该剧在海外的传播很广、接受度高,从中国知网的检索分析却发现,近年来学界对熊式一英译《王宝川》的翻译研究十分有限。该译本问世70多年,已有上百种译本。该剧久经历史的考验,在海外的成功接受证明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戏剧翻译本身是文学翻译的一个独特领域,鉴于剧本改写、舞台表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种翻译形式的研究具有一定难度和复杂性。本文综合研究该剧英译版的主要论文发现,在内容方面,对该剧的研究论文大多是分析和讨论其译作成功的原因,例如《镜中之像:王宝川还是王宝钏———熊式一英译<王宝川>的改写与变异》,该文认为《王宝川》译本是一种文学改写现象,并且这种改写是受到了译者与其所处时代社会意识形态和盛行诗学折中的影响(杨颖育2011)。《从京剧到话剧:熊式一英译<王宝川>与中国戏剧西传》主要研究该剧舞台表演上对西方文化的适应,认为这种适应是在渐进地传递中国文化,“是一种巧妙的权宜之计”(肖开荣2011)。《熊式一与中国京剧<王宝川>的文化翻译》一文认为该剧译介的成功主要源于“译者对现代英语戏剧的熟稔”、“巧妙的宣传与赞助人的支持”以及适当的“文化翻译策略”(马会娟2017)。在数字方面,与该译本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2018年有1篇、2017年2篇、2015年1篇,2013年3篇、2012年1篇、2011年2篇,而1993年到2010年数年间,都无一篇学术论文直接研究该译本。相比于该译作实际的文学地位,这个数据实在令人惊讶。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研究《王宝川》在西方的成功译介和传播具有独特的借鉴意义,对这种翻译现象的研究和对该译本的文本分析会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并在某种程度上有益于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具体而言,熊式一在翻译剧本过程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以及影响其翻译策略的原因都值得深入研究。因此,笔者以商务印书馆2006年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王宝川》中英对照本为研究对象,具体探讨熊式一读者意识的形成原因并通过分析该译本中的翻译策略来讨论其读者意识的体现和影响,期望对文化输出和对外翻译带来些许借鉴意义。
2.译者读者意识的形成
最初促使熊式一关注中国古典戏剧英译并决定翻译《王宝川》的是受英国的戏剧专家聂可尔(Allardyce Nicoll)的影响。熊式一在英国留学时刚开始想写关于莎士比亚的论文,但在聂可尔的建议下,他将研究兴趣转为中国戏剧。聂可尔认为,即使熊式一把研究莎士比亚的论文写得再好,也不会有人愿意出版,因为当时市场上这方面的书籍比比皆是,而他本人却很想看看关于中国戏剧的书,所以熊式一如果撰写这方面的论文,一定会更加畅销。这可能是熊式一读者意识最初形成的一个影响因素。听完聂可尔的建议,他考虑了当时西方读者的实际需要,立马改了题目,转而研究中国戏剧,并开始密切关注伦敦舞台上演的中国戏。在《八十回忆》这本书中,熊式一提到了观众对他的影响:
我最得力的导师,是伦敦各剧院的观众!在这一段期间,凡在伦敦上演的戏剧,成功的也好,失败得一塌糊涂的也看,我全一一欣赏领略,我专心注意观众们对台上的反应,我认为这是我最受益的地方。
(熊式一2010:30)
此处,注意观众的反应就是具有读者意识的体现,熊式一有意识地去观察观众对各种戏剧的不同反应就是为了了解观众的喜好和需求,这为他翻译《王宝川》时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奠定了一定基础。除此之外,完成《王宝川》的翻译后,他还将译稿拿给了许多目的语读者观看和讨论,无论是打字员还是笔友,无论是有名的文人还是剧院的老板,无论是艺术学院的院长还是书局的主编,他都一一听取他们的意见。最后,伦敦的麦勋书局出版了《王宝川》,定价甚至远高于当时的《企鹅丛书》,该剧出版后十分畅销。于是熊式一又将该剧搬上舞台,在伦敦一演就是两年,共计九百多场,虽然没有大明星的加盟,观众却很多,因为该剧本太受欢迎,后来甚至衍生了根据该剧改编的各种脚本,例如法兰区脚本、麦勋书局关于该剧的学生用本等(熊式一2010:42)。由此可见,译者翻译该剧之前针对观众反应的观察和研究,对该剧在海外接受和传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具体体现在译者翻译过程中的读者意识和译者对相应翻译策略的选取上。
3.译者读者意识的体现
《王宝川》译介的时代,中国正饱受西方列强欺凌。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当时的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处于不被认知的地位。然而,熊式一却能成功地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精华传到西方,让西方人了解中国,喜爱中国戏剧文化,这与他译作中体现的读者意识不无关系。熊式一在英译《王宝川》时,考虑到了目的读者的文化背景,因而采用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能够更好地为读者理解,从而亦可引起西方读者的共鸣。这种读者意识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翻译策略的选取上,下文将通过对《王宝川》中英文实例对比进行分析。
3.1 改写
关于熊式一的《王宝川》剧本到底属于英文创作还是翻译现象这一争议,笔者认为《熊式一英译中国戏剧<王宝川>之成功与困惑》一文的论证较具有说服力。该文作者指出,一方面熊式一的《王宝川》具有语言转换特征,并且该译本是具有原文本的,而这两点都是翻译现象的基本特征。所以熊式一的《王宝川》剧本属于翻译现象而非英文创作(游贤育2015)。驻英大使郭泰祺也曾提到“大家认为该剧中所有现代化的地方,反而是译者照着原文没有变动的地方”(熊式一2010)。这一看法被译者本人引用并表示赞同,并且译者本人也提到该剧“其中一寸一分都是一出中国戏”、“其中有的术语,好像是很现代化,其实是古代常见的成语”(熊式一2010)。这也证明了该剧剧中语言方面的改写是翻译策略的体现而非作者的英文创作。此外,对于目的语中不存在的文化元素,熊式一在译文中进行了适度的改写。题目《王宝川》及英文版《Lady Pre-cious Stream》本身就是对原剧《王宝钏》的一种改写。对此,译者在中文版序言中特意给出了解释:
许多人问我,为什么要把“王宝钏”改为“王宝川“呢?甚至于有人在报上说我的英文不通,把“钏”字译成Stream。二十几年前,我认为假如这个人觉得“钏”不应该改为“川”字,也就不必和他文艺了,近来我发现了许多人,一见了“王宝川”三字,便立刻把“川”改为“钏”字。所以我在某一次的宴会上,要了一位朋友十元港币作为学费,捐给会中,告诉他就中文而言,“川”字已比“钏”字雅多了,译成了英文之后,Bracelet或Armlet不登大雅之堂,而且都是双音字,Stream既是单音字,而且可以入诗。
(熊式一2006:192)
从以上可以看出,译者充分考虑到了译名在目的语中的表达形式,是否足够文雅,在目的语文化中是否能恰当地表现主人公的形象,甚至达到了“炼字”的程度,连单词的音节是否合适都没有忽略。译者本人对于译名的解释进一步说明译者是在有意识地靠近目的语文化,而笔者认为,这种意识正是读者意识。以下为译者熊式一的读者意识在《王宝川》中英对照版本中的具体体现。
例1 中文:今儿个,正是大年初一英文:However,today is New Year’s Day
例2 中文:二月初二英文:The second of February.
例3
中文 英文有雪无酒不精神; Wine brings a double cheer if snow be here,有酒无诗俗了人; Snow takes a brighter white from song’s delight.酒醉诗成天又雪; Ah,but when cups abound,and song is sweet,阖家同庆十分春! And snow is falling round,the joy’s complete.
例4
中文 英文公子甲二月二日龙抬头1st Suitor.Lady Precious Stream is as beautiful as the flowers of May!公子乙三姐打扮上彩楼2nd Suitor.The second of February is her wedding day!公子丙王孙公子个个想3rd Suitor.The young suitors came here happy and gay!公子丁不知打中谁的头4th Suitor.Who will be the lucky one,nobody can say!
例5 中文:诸位都是来接彩球的吗?
英译:Have you gentlemen come to await the lucky ball?
例6 中文:不敢当,不敢当。
英译:Thanks!
由以上例子可见,对于一些传统风俗的描写,熊式一进行了较为明显的改写。比如例1中提到的“大年初一”,本指中国农历新年第一天,英文中熊式一直接将其译为新年,这实际上加入了译者的改写,因为原文的时间并非指的是阳历新年,但是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直接翻译为“新年”不碍于对主题的理解。例2也是如此,虽然中文中的二月初二并非阳历的二月第二天,但是如此翻译也不影响读者理解文章主旨。例5中提到的“彩球”即“绣球”,通常是指姑娘在追求者中挑选意中人的一种工具,抛向谁,谁就会和姑娘结婚。英文将其简单译为了”lucky ball“(幸运之球),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改写,让目的语读者将之与运气联系在一起,不需要详细了解具体风俗的细节就能读懂故事在这里的含义,而作者在这里想要表达也就是谁能接到宝川的绣球,谁就能和宝川结婚。在西方读者眼里,这样的球自然是幸运之球。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样的表达减轻了目的语读者的负担,是向读者靠近的一种策略。
除了风俗方面较为明显的改写以外,译文在句式上也有不少变化。比如例3的句式上可以看出译者对原诗进行了改写,中文是否定句式,英文则全部用肯定句式进行描述。中文前两句押韵,而英文后两句押韵。但是,虽然表达的形式不同,英文和中文诗句却都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中文中的意象在英文中也得到了体现。可谓是达到了神似的效果。同时,这种翻译策略也使目的语读者通过阅读译文产生了和源语读者类似的感受。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都是雪花飞扬、觥筹交错、举杯欢庆的场景。这样的处理表明译者充分考虑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灵活地在词汇语法层面向目的语读者靠近,一方面完成了主旨意义的表达,另一方面也使译文更加流畅易懂。
另外,译者还通过在目的语中寻找对应意象来改写,比如例4中,原文是公子甲、乙、丙、丁,译文没有对甲乙丙丁进行解释,而是直接用阿拉伯数字将其对应翻译为不同的“追求者”,一方面与原文中的人数保持了一致,另一方面又点明了公子甲乙丙丁的身份,如此充分考虑到了中文较为含蓄、英文较为直接的特点,这样的翻译无疑能使读者瞬间明白原作在这里要表达的内容。并且在此例中,译者没有直译“二月二日龙抬头”,而是对英文进行了改写,字面意思改为了“宝川和五月的鲜花一样美”,虽然看上去跟中文第一句意思完全不一样,但是两者实质上都是在表现宝川的美。英文将宝川比喻为五月的鲜花,更符合英语语言文化的表达习惯,译者用五月的鲜花这一意象代替了原作中的“龙抬头”。避免了向英文读者解释“龙抬头”的历史缘由。
在例6中,这改写痕迹非常明显。译者显然考虑到了文化背景差异的因素。人们向平贵贺喜时,平贵说“不敢当“是表达谦逊,谦虚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公认的美德。然而在西方,则不尽然,更多时候人们会用”谢谢“来感谢对方的赞美。所以,这里译者将原文的“不敢当”直接改为了“谢谢”是有意向西方读者靠近,使英文更接近于目的语文化。
3.2 意译
例7 中文:她是一位知道三从四德的老派妇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生子从子。’”
英文:She is one of the women who know the importance of the ancient virtues:To obey your father when young,to obey your husband when married,and to obey your children when a mother!
例8 中文:那丫头说:“己所不欲,勿施诸人”是孔子的好教训,
英文:She says that‘Not to impose upon others your own opinions’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eachings of Confucius,
例9 中文:恭敬不如从命。
英文:The best of manners is obedience.
例10中文:哦,我很高兴的,总算您走上了青云之路,
英文:Oh,yes,I am rather glad that you are now be ginning to ascend the ladder of promotion.
例11中文: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西凉国王平贵征西有功特着丞相王允优予接待明日引其入觐罪臣魏虎贪敛卓著一并解朝发落钦此!
英文:His Imperial Majesty orders the Prime Minister Wang to welcome His Majesty Hsieh Ping-Kuel,the King of the Western Regions,to his Court to-morrow,and bring Wei the Tiger General with him,under arrest!
例12中午:刀下留人!
英文:Executioner,pray wait a minute!
例13中文: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呢?
英文:Impossible!
例7中提到的“三从四德”语出《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还有《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换言之,中国古代妇女应有的品德,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工(陆淑英、乙常青2010)。这里,译者在英文中用较为直白简洁的语言对这一儒家文化色彩的词语进行了解释,将“三从四德”的基本意思表达了出来。在西方人眼中,这样的英文相对清楚明白。同样,例8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名言。意为:自己不希望他人怎样对待自己,自己也不这样去对待他人。而英文的字面意思为: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显然这里译文虽然与中文的字面意思不同,但表达的实质是一样的,且译文的表达明显更为西方读者所熟悉,也更简单地解释这句警句的内涵。例9中的“恭敬不如从命”是一句客套话。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虽不敢当,但不好违命。本义为恭敬谦逊不如服从命令,而英文表达的字面意思为“最好的礼貌就是服从”,实质上是换了一种说法,原来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西方读者看来更为简洁明了。
例10中提到了“青云之路”。在汉语中,有“平步青云”的典故,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於青云之上’”(司马迁2009)。比喻获得了高官显爵。
译者没有直接翻译“青云”一词,亦没有为其加注,而是采用了意译的方法将“青云之路”的意思翻译出来,即“在仕途上得到提拔,一路高升”。这里英文中的“ascend the ladder of promotion”就很形象地表达了这个意思。
例11中对于圣旨的翻译,对比中文可见,英文中使用的动词都非常简单,如“order”、“welcome”、“bring”等。同时又将中文中修饰意义的词语大多去掉,比如“奉天承运”、“贪敛卓著”、“钦此”等,而将圣旨所要表达的核心意义用最简单的英语词汇清晰地表达了出来。
例12中译者不仅在英文中补充了主语,还变换了表达方式,用“请等一下”来表达“刀下留人”的含义,这实质上也是一种意译。因为中文本义就是让刽子手等一下,不要立刻施刑的意思。例13中“太阳从西边出来”是一种比喻,形容“不可能的事情”。译者在此也采取了意译的策略,简洁明了地将其本义直接译出。
3.3 省略
例14 中文:苏家姐夫英文:My dear relative
例15 中文:不是我吹牛,那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小事儿。英文:then I would do it with pleasure,and with ease,I assure you.
例16 中文:我总想告诉她我在中国已经结了婚,但是我怎么说得出口呢?她一番好意,听了我的话,她的心要碎肠要断的。
英文:I have been vainly trying to explain to her that I am already married,but I can’t bear to break her heart.
例17 中文:古来庄周秋胡都是这样做,我不妨也试试。
英文:I know that many ancient worthies tested the virtue of their own wives,so why shouldn’t I?
例14中,译者没有译出“姐夫”这一称呼,前提是在前文中读者已经了解了说话双方,因而译者没有翻译出他们对彼此的这种称呼,而是以“亲戚”来表达。在此,采用了省略的翻译策略。例15中,译者省略了对中文“不费吹灰之力”的这一比喻的翻译,而是用英文中简单的“do it with pleasure(轻松完成)”来形容。例16中提到了“心要碎肠要断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断肠”来形容悲痛到极点,如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然而,西方却鲜有用“断肠”来形容悲伤之例。所以这里熊式一在英文中省略了对“肠要断”的翻译,而只是译出了“心碎”,如此,西方读者更易理解。例17中英文的省略也非常明显,直接用“ancient worthies(古代知名人士)”来代替庄周秋胡,省去了解释庄周秋胡这一过程,倘若译者将庄周秋胡翻译出来,或解释、或加注,最后在目的语读者理解中他们还是几个古代知名人士而已。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这种省略并非不妥。
4.结论
本文为研究戏剧翻译中读者意识的体现,以熊式一英译《王宝川》为研究对象,参照其中文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具体案例的研究,不仅分析了该剧译者的读者意识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还详细分析了译者的读者意识在该剧中的具体体现。最后得出,译者熊式一在翻译京剧《王宝川》时,主要通过改写、意译和省略等翻译策略体现其读者意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过适当改写,删去了一些容易引起歧义和不利于传播文化的内容,在不影响主旨意义的前提下,避免了对一些细节进行解释,使得译本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通过意译,使译文更加简洁明了,避免因为引入过多典故而给读者阅读和理解带来障碍。通过一定程度的省略,解决了译文中部分文化差异可能给读者造成的误解。熊式一采取的这些策略都体现了其翻译时的读者意识,他对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生动地体现在其译文灵活的变通与转换之中。只有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心理,才会有意识地向读者靠近,最终减轻读者的理解负担,在不改变原文主旨的前提下,让自己的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从而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输出。笔者认为,当今的文化输出和对外翻译应当适当考虑读者感受,译者的读者意识将决定其采取的翻译策略,最后影响到译作的价值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