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18-10-08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特色产业城镇化小镇

王 晖

(河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3)

引言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已进入后半程,经济发展也进入新常态。但各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尤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城镇化质量不高、对扩大内需的主动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较为突出。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城镇化模式,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探索,是新型城镇化的“特色担当”。

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其实也是带动农村发展的过程,其四大战略任务之一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特色小镇能够吸纳和聚集我国大量城乡人口,是缓解大中城市发展压力,增加我国人口就业的重要力量。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又一战略任务,特色小镇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产业特色,由此可推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特色小镇和新型城镇化,均重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尽管目前对“特色小镇”的理解不完全一致,但是以一个产业为主导的思路非常明确。可见,特色小镇之“特”和新型城镇化之“新”具有共通性,特色小镇培育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而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建设特色小镇的重要支撑,两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1]。

一、特色小镇的内涵理解

特色小镇在我国于2014年在杭州云栖小镇首次被提及,这种在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经济创新模式,普遍被认为供给侧改革的浙江实践。2015年浙江省发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浙江的特色小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镇”,而是以特色产业和产业文化为核心,以创业创新为因子的多种经济元素聚合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2]。

国家层面虽没有明确提出“特色小镇”的概念,但在2016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计划到2020年培育10 0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特色小镇原则上为建制镇(县城关镇除外),优先选择建制镇。”2016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又将“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同时提出来讨论,将“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明确地区分开来:“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特色小城镇是指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

上述文件显示,国家层面推动的“特色小镇”与浙江不是一个概念,从内涵上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是两种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国家层面的立意更注重推动新型城镇化,而浙江更注重市场效应。

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四部委又出台了《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强调:“特色小镇是在几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各地区可结合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产城融合,循序渐进发展‘市郊镇’‘市中镇’‘园中镇’‘镇中镇’等不同类型特色小镇。”由此可以预见,2018年以后,未来的特色小镇建设主体上将更加灵活,不再受建制镇的限制。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特色小镇的概念应从广义理解,形态上可以是建制镇,也可以不是建制镇,其发展目标都应是“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具备“突出的产业领军人物、‘一镇一业’的绿色支柱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聚而合的产业链”[3]等产业特色,是特色小镇发展的灵魂和核心。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对产业发展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无论市场环境还是政策环境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特色小镇的整体打造和建设,涵盖内容多样,其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最为核心和关键的是产业。只有小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协调,才能真正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内化与深化。

第一,特色小镇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产业的支撑。特色小镇建设会推动产业聚集的形成,也会让社会资本有新的用武之地,并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利益。特色小镇若要真正立足,产业支撑不可或缺[4]。没有产业支撑的,或者有产业但支撑不了的特色小镇都将得不到持续发展。可以说,我国的特色小镇建设,最为核心的是要以产业为依托,无产业不小镇,要发展特色小镇必须以产业培育为先导。

第二,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产业充满活力。只有挖掘产业的内容及活力,制定产业的扶持及优惠政策,用产业的活力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供需关系,才是特色小镇的发展动力和可持续的基础。比如,有了较好的产业支撑,来特色小镇的游客将好口碑传出去,特色小镇就不会再受“淡旺季”困扰,小镇开发的产品一年四季都会有市场、有销路,都会跟消费者见面。

第三,特色小镇造血功能的提升需要产业具有特色。无特色不小镇,要发展特色小镇必须找准自己的特色,而真正的小镇特色首先是区域产业的特色。特色小镇要提升造血功能,就必须打造特色产业:或突出科技含量、高新技术、前沿技术,重点发展新兴产业[5];或聚集金融业、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或大力发展当地已有的工业产品、农副产品。同时,要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特色小镇特色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一)产业选择

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发展,首先要做好产业的选择工作。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我国经济正逐渐向消费主导转变,人们对消费品质的需求越来越强。表现在产业方向发展的趋势上,一是产业转型升级驱动下的高加工度化、技术集约化、知识化和服务化;二是茶叶、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的回归[5]。因此,特色产业的选择应从小镇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人口结构、产业基础等条件入手,充分考虑区域定位,找准产业方向,确定支撑小镇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进而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市场发展。特色产业在选择时应遵守图1中的五个原则。即:优势原则,即突出区域优势和小镇特色,做到因地制宜;关联原则,即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拉动性大;创新原则,即创新能力强,技术先进性强;环保原则,即能平衡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市场原则,即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且有较大的市场未来需求。

图1 特色小镇特色产业的选择原则

(二)产业规划

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生命力,特色是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坚持特色原则,抓住特色重点,做好产业规划,这是培育特色小镇的重要前提。

首先,明确产业定位。产业定位要力求“特而强”,而不是“大而全”。定位于新兴产业的特色小镇,要运用“互联网+”、信息智能等现代技术,借助科研机构共同开发应用先进技术,缩短创新成果转化过程,引领产业发展。而对于小镇已经实施且有历史沉淀的传统产业或历史经典产业,则要提高产品附加值,创新商业模式,在工艺、产品、功能、产业链条等方面得到全面升级。

其次,注重多元融合。为提高产业竞争力,要注重高端产业、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合理规划产业项目,引导特色小镇空间规划的功能组织与布局,同时做到产业项目、文化特色、生态资源的统筹协调。

最后,内容多规合一。特色小镇规划除了常规的空间规划内容,还包括产业规划、社区规划、旅游规划、交通规划等,这些内容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高度融合。必须坚持多规合一,推进产业、空间、设施等方面协调有序发展,引导产业项目落地。

(三)产业优势聚焦

产业过于分散,无法形成特色。特色小镇追求的不是面面俱到的全产业体系,而是要异军突起,聚焦某个优势产业。因此,确保某一产业在小镇中的独特及主导地位,围绕其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是激活小镇经济,促进小镇特色形成的重要一环。此外,依托小镇独特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环境优势,可突出小镇建设的产业特色。比如,毗邻城市的小镇,可加快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工业;农业资源丰富的小镇,可加快建设粮食主产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形成并凝聚产业优势;环境优美的小镇,可主要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休闲旅游农业。

小镇的特色产业选定之后,就要遵循特色小镇的培育要求,将主导产业做精做强。采取“聚焦”策略,将战略发展的注意力集中于产业链上,实行重点突破,做精做强,同时挖掘深加工潜力,发展特色产业的核心优势。

(四)产业融合发展

一般来讲,特色小镇都要聚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而小镇的发展要靠产业驱动,故这四大功能都要紧贴产业定位融合发展,要对特色产业链和泛旅游产业链进行整合,使其相互支撑,形成特色小镇产业生态圈(如图2所示)。

图2 特色小镇产业生态圈

图2显示,以特色产业为引领的聚集结构,主要包括产业自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和相关延伸产业四个层面。产业自身以生产、制作为主,产业应用主要指产业的各种应用,产业服务主要结合第三产业,产业延伸包括纵向维度的延伸和横向维度的延伸。以泛旅游产业为引领的聚集结构,是超越“吃、住、行、游、购、娱、商、养、情、奇、学、闲”等旅游要素的范畴,使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几乎涵盖旅游及所有相关产业,尤其文化产业[4]。

特色产业链和泛旅游产业链整合开发,就聚集了泛特色产业就业人口,泛旅游产业就业人口及度假、休闲等短暂性居住人口,由此衍生出小镇的社区功能。可见,产业是人口合理聚集、城镇健康发展的基础,尤其是旅游、文化和社区功能,要从产业发展中衍生、从产业内涵中挖掘,并从产业转型升级中进一步提升旅游和文化功能。

(五)产业品牌塑造

特色产业的品牌效应是特色小镇持续的发展动力。众所周知,发展的背后要靠文化来竞争,低层次的竞争看资源,高层次的竞争则看的是文化。国家制定特色小镇政策的目的,是用市场的方法,提供一个更市场化的管理。

特色小镇的发展,不能墨守成规、千篇一律,一定要突出产业特色优势,挖掘文化特征和内涵,创新品牌市场。因此,特色小镇的产业要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培育、管理、保护和延伸,发展品牌产业、品牌产品和品牌服务,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用特色品牌占领市场,进而影响带动特色小镇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

结语

发展特色小镇,对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特色产业具有地域性、独特性、市场导向性、效益性、引领性等特征。特色产业只有经历科学选择、合理规划、优势聚焦,再到产业链聚合、融合发展,最终到产业品牌提升的发展路径,才能充分发挥对特色小镇的驱动和支撑作用。

猜你喜欢

特色产业城镇化小镇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安安静静小镇
海归“新农人”投身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CK小镇”的美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河北加快推进细化实化县域特色产业振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