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人文精神于大学英语教学

2018-09-30牛跃辉张婷

文教资料 2018年20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改进措施人文精神

牛跃辉 张婷

摘 要: 外语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在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的人才应该是一方面具有扎扎实实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本文对外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阐述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意义,论述在外语教学中强化人文精神对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的重要性,针对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外语教学 人文精神 高质量人才标准 改进措施

一、引言

教育是一项以发掘人类的智慧、帮助学习者完善人格并实现其人生价值为宗旨的伟大事业。任何一门学科,在教学中如果过于偏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学习者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有可能导致学生出现性格上的缺陷、人格上的偏离,难以培养出健全的、心理完善的人。正因为如此,对许多真正的教育家来说,他们在教学中除了传授各种文化知识之外,还会自觉弘扬和强化人文精神,以此引导学生,促进学习者综合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外语教学作为教育发展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促进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及加快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代外语教学,据笔者观察,在一定程度上同样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轻素质的现象,即过于重视对学习者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人文素质的提高。

其实,作为人类思想的一个重要交流渠道,外语教学不仅具有架起沟通桥梁的作用,而且承载着中外文化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的重要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把人文精神建设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只有这样才会使学习者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二、当今外语教学现状

英语作为一个重要的、全球通用的文化交流工具,对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素质的外语人才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提高竞争力,外语教学对社会进步、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除此之外,外语的教化、教养作用从一个人的人文素质方面也能看出来,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外语教学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

现实中,客观地说,在外语教学领域,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明显的,正如张中载先生所指出的:“外语教育在当前形势下,倾向于重‘制器、轻‘育人,重功利、轻人文。急功近利,忽视人文修养和人文关怀,这一点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教育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的确,当今社会,大众对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的认识仍有些片面化、简单化,缺乏深刻性,这是客观存在的,无法苛求,但一些外语从教者是否都能自觉地意识到语言教学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人文精神和素质培养的媒介,在课堂上也能自觉地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人文性”,以此影响学生,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恐怕也是有疑问的。从学校层面上看,甚至还存在校园缺乏人文气息,教师的人文素养不够,教学理念比较陈旧,对教学中的人文内容未能深入挖掘,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等问题。试想,如果一所高等院校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不够重视,长此以往,学生的人文素养怎么得到提升?其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不是会沦为一句空话?

三、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教育,就是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智慧与文化,激发受教育者的人文需要,进而培养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和整个社会的人文理解和人文意识,这可以促使他们深刻理解“人生的意义”并树立高尚的人文理想,最终找到适合自己在社会上立足的方式,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人文教育的内涵就是人文精神。在我国,关于人文精神的探讨长盛不衰,不同领域对人文精神的定义也大不相同,但是关于人文精神的本质,许多学者给出的建议却大同小异——“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体现人的本质属性的精神,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与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赵成,2005;刘向军,2001;陈新夏,2003)。换言之,人文精神是:由人类文化衍生并拓展出来的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它追求对真理的认知,对道德的完善,可以使人具有高尚的人格和情操、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观念。

四、人文精神培养的紧迫性

人文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内在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爱因斯坦曾说:“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学习者可以成为有用的工具,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教育就是要培养能够利益他人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人,要以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为己任。从外语教学的特点来看,它更是身兼二职,即一方面要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发扬光大,使之不要断代,一代代传下去,另一方面要引入国外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在此过程中,学习者要能够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外语教学也是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点更是毋庸置疑。高素质人才的特点是不仅具备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来走上社会之后,不仅能够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还能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现实中,依笔者之见,对广大的外语学习者来说,恐怕确实要解决好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外语学习到底学什么?怎样学?仅仅学一些语言知识,掌握一些交流性技能么?外语学习的高境界是什么?能否通过这种学习提高内在修养?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这些方面,假如没有教师的得力引导或点拨,学习者很可能会迷茫,找不到一个适合个人发展的空间(如果是这样,这种学习肯定是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属于“应试”性质,因为它没有高标准,谈不上“志存高远”)。学习者因受年龄、经验的局限,许多事可能一下子想不了那么深入,在這种情况下,老师作为教育者,尤其是富有经验的教育者,就必须站得高、看得远,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其实,从教多年的教育者都知道,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若仅仅依靠语言知识的传授,而没有任何特殊的引导,或没有渗透更多的与人文教育相关的内容,外语教学很可能是一般化地完成任务,学生也有可能认为外语课就是学语言,过“四六级”,仅此而已。果真如此,对外语教学来说,这是不是一种遗憾?

教育的真谛是“树人”。学习者不仅要掌握良好的外语技能,能够顺利过级,更重要的是在人文素养方面得到提升,成为有健全人格的人,笔者认为,这才是英语教育、教学的真正目标,是外语教学的真谛。大学生正处于关键的成长期,其思想空间需要用很多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来滋润,外语教师,真正的教育者,对此绝不会视而不见。

鉴于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教育薄弱现状,鉴于当今一些学生为人处世“功利化”,缺乏感恩意识,在学业方面没有大局观,有的人看不到学习的深层意义,缺乏刻苦精神,缺乏自律,遇事我行我素,不会换位思考,等等,以多种方式对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其内在修养,培养其道德情操,这项工作已经迫在眉睫,作为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五、外语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具体措施

在外语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既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又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输送高质量人才。具体措施可以有哪些呢?

1.加强师德教育,打造具有人文精神的师资队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如果自身境界不高,缺乏人文素养,甚至也没有任何信仰,何谈培养和教育学生?为了强化教学中的人文精神,首先必须要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具体来说,外语教师应该努力提高人文素养,让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在不断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同时,将人文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要注意改变、调整授课方法,以多种方式、多种材料、渗透人文精神,不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其外语应用能力,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师还应努力做好学生的“精神导师”,而不是一时一地之师。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心,能够以严谨认真、积极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育人”为使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对从教者来说,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道德品质,提高人文修养,才能够在育人的道路上成为学生的“精神导师”,可以为他们指明不断进取的方向;只有为师者不断提高师德素养,才能为学习者树立真正的榜样。

2.重视人文关怀,在教学中不断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

什么叫重视人文关怀?重视人文关怀就是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用多种内容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以多种形式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譬如,在讲授一些英语课文或外语美篇时,可以把体现人文精神的段落或名言警句单独拿出来带读、欣赏、点评等,要以某种形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突出它,绝不要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或者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有意义的东西并根据自己的见解阐述其中的含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外语文化中的人文精神。长此以往,学习者在这方面就会受到大量的熏陶,随着外语学习的深入,必然会接触更多的、更高雅的人文空间,有利于实现优秀品德的塑造。

教学特点是:老师重视什么,学生就重视什么;老师忽略什么,学生就忽略什么。现实中发现师生之间就是这样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为师者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这意味着我们在备课时要把许多有意义的想法、有益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学生看不到的老师一定要看到,要有这种前瞻性,这也是一种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

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培养的基础,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和综合素质,是现代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外语学习是一门跨文化学科,包括吸收和借鉴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和价值观,在不同文化的碰撞当中,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不同国家的人文知识,以此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情操。

3.营造人文教育环境和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对一个学校的人文精神培养尤为重要,良好的氛围可以给人文教育的实施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校园文化所创造的人文学术环境和文化艺术氛围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学校要积极营造人文环境,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人文素养可以融合在学校的各项活动当中,如,学术交流年会、文化艺术活动、多种形式的物质文化建设,等等。在校园里,除了英语角外,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如英语戏剧节,英语朗诵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等,都可以使“创建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落到实处,值得长期坚持。通过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的熏陶,学习者无形中就会受到有益的影响。

关于建设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笔者甚至觉得哪怕是一个理工科院校,也不要忽略了这一点,理工科学生也不是只学理不学文(注:此处不是指狭义的文科课程),同样需要重视自身人文精神的培养。对理工科院校来说,营造这样的环境和氛围,绝不是作秀,而是出于真心爱护学生,这样做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关系到他们能否真正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六、结语

外语学习同时具有作为人类思想沟通的工具和跨文化交际、交流的双重作用;外语教学不仅可以为国家、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栋梁之材,还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内在品质和人文素养,使人具有健全的人格。正因为如此,在外语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其作用和意义不容小觑。外语教师必须明确意识到在语言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人文精神的内涵是塑造人的灵魂,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在这个前提下,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根据现实中在外语教学领域仍然存在“重知识、轻人文”这类现象,本文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希望现实中凡是好的原则我们就要坚守,不要轻易放弃,也希望现状能够改观。我们坚信,在大学校园里,在外语教学领域,从上至下,这些措施的实施和长期坚持,一定会使我国外语教学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新夏.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2003(01).

[2]刘向军.人文精神的三种含义及其现实意义[J].理论界,2001(01).

[3]赵成.人文精神的内涵研究及其意义[J].学术论坛,2005(05).

[4]赵成.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内涵问题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家,2004(05).

[5]张中载.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06).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改进措施人文精神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