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小说《孤独者》的文学价值

2018-09-30马陕

文教资料 2018年20期
关键词:鲁迅小说文学价值

马陕

摘 要: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其小说不仅带有明确的社会功利目的,而且蕴含着中国现代小说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文学特质。在鲁迅的作品中,《孤独者》无疑是其自传色彩最浓厚、人物命运最独特的一篇小说。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孤独者》具有的文学价值,让人们进一步了解魯迅,认识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的贡献,更加热爱鲁迅的文学作品。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孤独者》 文学价值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家创造的精神产品,具有独特的价值。文学的价值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文学观认为文学的价值就是文学作品能够满足人和社会的需要,尤其是精神层面的需要。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具有神奇的魅力和巨大的影响力,既让人们从中得到心灵的震撼和美的享受,又能推动社会发展,文学作品没有文学价值就没有生命力。和一般商品类似,文学价值是多样性的、差异性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审美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虽然如此,但古今中外人们评价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基本上都以真、善、美作为最主要的衡量标准,真、善、美是文学价值中精神价值的三种基本形式。鲁迅的小说《孤独者》蕴含着真、善、美,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探讨分析,让人们进一步了解鲁迅的作品,认识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卓越贡献。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客观世界的观察、思考、反映的产物。文学价值的真,指的是作家要反映社会的真实状况,表达出作家的真实体验。小说《孤独者》就是鲁迅对中国20世纪20年代中小城镇普通民众和知识分子生活、思想状况的真实反映,也是鲁迅思想上自我解剖的真实反映。鲁迅创作小说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抱着“启蒙主义”思想,以“改良国民性”为目的,所以他的小说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孤独者》写出了一个怎样病态社会中的不幸民众:寒石山的村民都没上过学,所以视出外游学过的魏连殳为异类,却妒慕他挣得很多钱;为了一间房逼魏连殳过继自己儿子的堂兄;大良的祖母先前认为魏连殳迂腐,不让孙子们接近,对被称为“老太太”不以为然,却在魏连殳交运后叫她为“老家伙”觉得有趣;这就是鲁迅眼中的中国社会现状:一潭死水又排斥新思想的社会,普通民众被封建文化思想铁箍般禁锢,浑浑噩噩地活着,没有个体的自我意识而又唯利是图。

小说中孤独者魏连殳是鲁迅小说中塑造知识分子中最独特的、最典型的一位。魏连殳是一位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他有着崭新的思想,有着改良社会、与封建思想斗争的激情,但没有找到一条有效的方法和途径,难以唤起民众觉醒,无法召集志同道合的同伴,在外界打压和内心绝望中只能走向孤独,走向自虐性的自我毁灭。在魏连殳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中下层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他们是先进思想文化的接受者,是热忱的爱国者,他们为民众呐喊、战斗,普通民众却无动于衷,或麻木不仁,或冷嘲热讽,或别有所图(如夏瑜的血被当作药),他们最后成为绝望的孤独者。

《孤独者》可以说是一篇带有鲁迅深刻烙印的小说,申飞就是鲁迅曾用过的笔名,魏连殳是“一个短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着光”。鲁迅曾承认“那就是写我自己的”[2],孤独者魏连殳身上带有鲁迅的影子。确实,在鲁迅的一生中有着深刻的孤独体验,譬如他的诗“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在鲁迅的小说中,思想启蒙是最重要的主题,但启蒙谁?为什么要启蒙?是鲁迅在小说中必须涉及、回答的问题。小说中魏连殳和“我(申飞)”之间的谈话,学者们普遍认为其实是鲁迅内心的两个自我的对话。三次对话,涉及三个问题:孩子问题,孤独问题,为什么活着。孩子问题就是启蒙谁的问题。鲁迅在第一部小说《狂人日记》中就写到过孩子,小说最后写道:“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这实际反映了鲁迅对启蒙实际功效产生怀疑后的无奈选择。启蒙谁?当然最直接、最见功效的是青年人和成年人,但阿Q、华老栓、大良祖母等人是启蒙不了的,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没长大的孩子们身上。为什么活着就是为什么要启蒙的问题,鲁迅弃医从文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唤起中国民众思想觉醒,进而改造国民性,魏连殳“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就是鲁迅甘愿付出自我而救国的心声。小说中“我”与魏连殳的论辩实际上反映了鲁迅启蒙思想的不同侧面和相互抗争,这就是对启蒙思想的张扬、怀疑和坚守。鲁迅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刻和清醒的认识,他在《呐喊》自序中写道:“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3]鲁迅从第一部作品开始,就呈现出一种张扬启蒙又深感“启蒙无效”的思想矛盾[4]。《狂人日记》末尾写“救孩子”,《药》中“听将令”而在夏瑜坟头添的红白花环,《故乡》中“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感慨,都是怀疑的证明。孤独者魏连殳自我虐杀的结局,更让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启蒙无效后的绝望,他在小说中借魏连殳对大良们及其祖母的前恭后辱,表达了一种绝望的失败感,让我们看到了鲁迅思想深处的孤独与痛苦。但鲁迅又是伟大的,在小说的最后我们也看到了鲁迅绝望后的抗争、绝望后的坚守。可以说《孤独者》是展示鲁迅对启蒙思想认识最清晰、最彻底的一篇小说,也是鲁迅对自我思想解剖的真实反映。

文学价值的善,是指文学要反映出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健康发展的追求,对人类和平、幸福的向往,以及对人类与环境和谐关系的珍惜等[5]。在《孤独者》中,鲁迅塑造了一位对生命及其尊重的魏连殳。魏连殳在祖母葬礼上最后约有半点钟的长嚎,不仅是对祖母的敬爱,而且是对祖母一生孤独的伤痛,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他不顾亲戚本家反对,执意把房屋无限期地借给侍奉过祖母的女工居住,这是对他人的抚恤。而后,魏连殳把温情与爱放置在孩子身上:他给大良们买吃的,买口琴;三良得病了,他急得脸上的黑气愈见黑了。魏连殳坚信人性是善的,在成年人那里找不到,他渴望在孩子们身上找到人性的善。魏连殳对孩子善的思想与行为,实质上体现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鲁迅的小说从创作起始就带着很强的目的性,即改变中国人的精神是第一要务,“所以此后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6]。“改造国民性”就是要把人从“名教的斧钺下”解救出来,恢复人的“本性”。现代文学启蒙主义的先行者鲁迅对国民对待生命的冷漠和麻木感受非常深,他在《药》中描写了观看杀人的如同鸭子一样的看客,《示众》里冒着酷暑看犯人的男女老少,因此鲁迅说:“所以觉醒的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厚;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与后起新人。”[7]鲁迅塑造魏连殳这一文学形象,反映了鲁迅对生命的尊重、对爱的认识,表现了他对中国国民尊重生命、尊重人权的强烈期望,这就是《孤独者》中体现的善。虽然魏连殳后来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完全放弃对大良及其祖母的善行和尊重,他让孩子们装狗叫、磕头,称大良祖母为“老家伙”,但这只是鲁迅对启蒙失败后的绝望。魏连殳失败了,但还有申飞,申飞是鲁迅的另一个“自我”,小说末尾写“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绝望后怎么办?鲁迅用小说告诉我们,绝望之后要抗争、坚守和奋然前行。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能够反映出对生命的尊重,都能够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能够给予人们一种不怕孤独、不怕失败、不怕绝望的力量和信念,《孤独者》无疑就是这样一部文学作品。

文学价值的美是指文学作品应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需要,带给人精神上的感动和愉悦,它可以表现为形象美、形式美、精神美、意境美和语言美等。虽然鲁迅弃医从文是有着强烈的社会功利性思想,即用文艺改造国民性,但鲁迅也非常重视文艺的审美特性,他强调文艺独特的审美特性就在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8]。我们可以理解“意美感心”就是精神美和意境美,“音美感耳”就是语言美,“形美感目”就是形象美和形式美。《孤独者》不仅鲜明体现了鲁迅的文艺美学思想,而且体现了文学价值中的美。我们可以举例分析为证。

首先谈谈小说中人物的名字。人物是小说创作的三要素之一,塑造人物最直截了当的方式是给人物命名,每一个“名字”都可以使人物变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变得极具个性化,每一个恰如其分的“称呼”都能给读者带来或愉悦或悲伤或激动或低沉的美感。比如《水浒传》里“托塔天王晁盖”的名字能让我们感受到他的義薄云天和盖世豪气,“及时雨宋江”又让我们看到了济危解困的侠义之气,看到“八戒”这个名字我们就会莞尔一笑,看到“阿Q”我们会感到可笑、可怜、可悲,这就是文学价值中的形象美。《孤独者》中魏连殳这个名字也达到了上述标准。有学者从文字角度来解释“魏连殳”,指出“魏连殳”是指独立不羁又连续不断挥舞着长而无刃的兵器[9],从谐音的角度来看,是“为何连着输掉”的意思。长而无刃的兵器是不能杀伤“敌人”的,只能失败了,这和魏连殳孤独地反抗,反抗又失败的命运是一致的。“魏连殳”是一个悲剧性的名字,鲁迅把魏连殳的人生悲剧浓缩为三个字,达到了人如其名、名副其生的艺术效果。“魏连殳”就像晁盖、宋江、八戒、阿Q一样体现了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

魏连殳是一个悲剧人物,这个人物体现了鲁迅对悲剧的认识,即“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给人看”可以促使人们正视病态社会中的困苦、饥饿、不幸等,促使人们呼号,挣扎,激发人们奋起、抗争。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能够震撼读者的心灵,传递给读者一种积极向上、永不言败的昂扬斗志,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的正能量,这就是“意美感心”的精神美,可以说《孤独者》做到了这一点。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对中国传统小说有继承,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创新,是革命性的突破。譬如圆形的故事结构形态和镜像的人物塑造手法。中国传统小说的故事结构形态普遍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是线性结构,传统小说的代表作四大名著都是如此,鲁迅开创性地把故事设计成一个圆形结构形态,既是起点又是终点。《孤独者》以送殓开始,以送殓结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崭新的故事叙述方法,令人耳目一新。镜像的人物塑造手法在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就可以看到,小说中主人公贾宝玉和描写不是很多的甄宝玉互为镜像,但曹雪芹只是以甄宝玉衬托贾宝玉而已,鲁迅则是别具匠心。在《孤独者》中魏连殳和申飞互为镜像,两人的联结贯穿小说始终,代表了鲁迅思想认识中的两个方面,通过两人的交往、争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鲁迅思想中的矛盾与困惑,看到鲁迅对启蒙的复杂认识和坚韧的斗志。《孤独者》圆形叙事结构和崭新的镜像人物塑造手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现代小说一种新颖的形式美。

1918年5月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公开发表,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历程。鲁迅一生创作了30余篇小说,这些小说都有着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本文从小说《孤独者》的文学价值入手,尝试了解、把握鲁迅的小说创作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小说的贡献,希望人们热爱鲁迅的文学作品,并且不断提高欣赏这些作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A].鲁迅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172.

[2]胡风.鲁迅先生[A].胡风全集·第7卷[C].北京: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65.

[3]鲁迅.《呐喊》自序[A].鲁迅选集·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5.

[4]朱晓进.鲁迅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1:227.

[5]文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09.

[6]鲁迅.两地书·八[A].鲁迅选集·4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367.

[7]鲁迅.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A].鲁迅选集·2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20.

[8]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自文字至文章[A].鲁迅讲国学[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246.

[9]李春林.鲁迅《孤独者》主人公命名本意[J].社会科学辑刊,1983﹙6﹚.

猜你喜欢

鲁迅小说文学价值
鲁迅小说中景物描写的意境之美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初中语文中鲁迅小说的教学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