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开发初探

2018-09-30李婧

文教资料 2018年20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高职院校

李婧

摘 要: 高职院校创业法律课程是一门新兴又十分重要的课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发展。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为指导进行该门课程的开发,是符合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一种有益尝试。本文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法律课程的基本条件,并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的指导下,对创业法律教育课程目标、内容选择和内容编排进行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业法律教育 课程开发 工作过程系统化

高职院校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未雨绸缪”总好过“临时抱佛脚”。创业法律课程就是教会学生解决创业法律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困难面前做到“临危不乱”“有章有法”。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法律课程的基本条件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优势及劣势

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优势主要包括:第一,高职院校学生踏实肯干,能吃苦,对自身就业岗位的期待值较低,创业视角较开阔,更能从容面对创业过程中遭遇的种种挫折。目前我国的创业主体大多是文化层次不高的群体,如果能让他们接受到良好的创业法律教育,将对日后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积极影响。第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更年轻,更有朝气和想法,也更能融入社会,有着其他创业人群不具备的热情,“年轻就是资本”,即使在创业过程中遭受了一些挫折和困难,也拥有足够的时间纠正和调整。第三,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更强,能够熟练运用各类信息设备和先进的销售手段,获取信息的速度要快很多。

当然,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创业面临一些劣势,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第一,创业动力不足。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有些学生家庭条件十分优渥,有些学生家庭条件不好,这两类学生一般不会轻易选择创业,而是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加之创业风险大,学生没有接受学校正规的创业教育,自身不掌握前沿科技成果和优秀创业团队,以上原因,导致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不敢创业,也没有能力创业。第二,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且不掌握先进技术,因此创业项目大多属于比较低端的社会服务类,团队协作较少,成功率不高。

(二)高职院校学生对创业法律教育的需求

高职院校学生起点低,文化水平较差,在创业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法律风险,需要学校给予指导和帮助。可以说,学生对创业法律教育的需求是很急迫的,这与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对创业法律教育不重视、定位模糊、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和缺乏实践性等诸多现实相矛盾。比如,学生在创业初期需要确定所在地大学生创业政策如何,所选项目是否合法,如何准备企业申请材料,如何拟定场地租赁合同和用人合同等诸多法律问题,如果没有学过创业法律课程,学生操作起来就会一头雾水,多走不少弯路,这些困难无形中会打消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和自信心,使一些好的项目胎死腹中。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开设创业法律课程,摒弃原来以学科体系为主线的做法,换之以创业流程为主线,以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落脚点,建立一套全新的适应职业教育要求的创业法律课程体系。

二、高职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的基本内涵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论最初是由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之后由姜大源先生系统化。所谓“工作过程系统化”,其侧重点是“工作过程”,本身是一个具体又抽象的概念。指的是在企业内部为了完成某一件工作任务和获得某项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类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系统化”是一个综合的和时刻都处于运动状态的相对固定的系统。如果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论运用于课程开发过程中,那么主要顺序为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和学习情境的设计。

作为一种课程范式,“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宗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知识序化的另一种方式——以工作过程为顺序。它所关注的是工作对象、方式、内容、方法是做事的过程和行动的过程,是真正的工作能力本位的课程范式,其指导思想与职业教育精神不谋而合。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

“工作过程系统化”作为一种课程开发范式,要求课程与工作过程紧密相连,通过分析、综合,把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部分按照一定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并使各个部分互相关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形成一定的课程体系。例如在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课程的时候,可以打破原来学习课程的顺序,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分为“餐饮篇”、“影楼篇”、“公益篇”、“房产篇”和“电信篇”,再在模块中继续进行分类。之后加入logo设计制作、名片设计、优惠券设计和包装盒设计等其他设计内容。通过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引入不同课程的设计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使传统的课程变得更实用、更能吸引学生学习。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指导下的创业法律课程开发

(一)针对职业教育的创业法律教育课程目标

法律课程要针对不同的受课人群和不同的授课目的制定不同的课程目标。就高职院校创业法律课程而言,其受课人群为高职院校学生,他们既有自己的优势,又有固有的劣势,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就要与本科院校学生相区别,比如,尽量避免枯燥的理论讲解和逻辑推理,将概念和要件讲得简单明了,点到为止。创业法律课程与传统法律课程的授课目的也不同,即創业法律课程以教会学生如何应对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为出发点,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非理解法律概念。因此,高职院校创业法律教育的课程目标是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将会面临的各种法律问题,知道几种典型法律问题的解决方法,最终使学生强化解决类似问题的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创业主要经过如下阶段:第一,创业认知阶段,即储备创业的相关基础知识,了解当下创业扶持政策;第二,创业筹备阶段,选择创业项目,组建创业团队,确定创业场地,筹集创业资金;第三,企业成立阶段,根据法律规定选择合适的企业组织形式和法律架构,进行工商和税务登记,制定企业规章制度,招聘和培训员工;第四,企业运营阶段,了解税收优惠、社保政策,应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融资、重组、债务债权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法律问题。

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我们要在这四个阶段中选取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包括:1.创业扶持政策和创业项目合法性判断;2.房屋租赁合同相关事项及法律问题;3.融资模式及风险;4.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设立及法律架构;5.劳动合同法律问题;6.小微企业税收政策;7.企业购销合同及担保合同法律问题;8.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法律问题;8.债权追讨法律问题;9.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问题;10.诉讼与仲裁。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内容编排

上述教学内容,亦即本门课程的十个学习领域。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原则和方法,必须对每个学习领域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即学习情境的设计。以“企业设立”这个学习领域为例,创业小微企业的创立包括四个典型工作过程:“学习情境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学习情境二:合伙企业的设立”;“学习情境三: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学习情境四:个体工商户的设立”。每一个情境涉及的工作过程都是完整的,需要学生整体把握企业的特点、设立条件、设立程序及注意事项。在具体讲授中,按照从“手把手教”、到“放开手教”、最后“甩开手教”的指导思想,对最难也是最复杂的“有限责任公司设立”这一内容进行细致讲解,并归纳工作流程和要点,然后放开手让学生查找资料和展开讨论,并从旁引导学生将“合伙企业设立”的工作流程和要点归纳出来,最后甩开手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和展开讨论,举一反三,归纳出“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设立流程和要点,达到获得工作能力的最终目的。在教学方式上,需要将学生分为五到六个小组,以竞赛的方式激发其学习兴趣。准备充足的线上教学资源,并配有电脑,可以让学生随时查找资料,如果条件允许,就应配备相关实训软件。

以上是笔者对高职院校创业法律课程开发的初步探索,尚需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和印证,以期对学生日后创业提供更大的帮助,也能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宗楠.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44-46.

[2]文川.法制视野下大学生创业的障碍分析及其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6(8):56-63.

[3]王慧.創业学院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6(3):28-33.

2017年度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十三五”科研资助项目(职教专项)《高职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开发研究——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项目编号:2017JZ009。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高职院校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课程开发初探
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构与课程设计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