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2018-09-29韩萌李云超
韩萌 李云超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100例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该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该组患者中有85例由内分泌科转入肾内科,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后发现,有59例患者并发肾功能衰竭,有29例患者并发顽固性水肿,有12例患者并发大量的尿蛋白,并且大多数患者都合并了其他类型的疾病,有13例出现冠心病、33例出现高血压、11例出现糖尿病心肌病、12例出现贫血、13例出现心功能不全、18例出现感染。经过治疗后有67例患者结果显示有效,治疗有效率达到了67.00%;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人员对该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发现该组患者中有8例死亡,51例患者接受了血液透析治疗,死亡率为8.00%。结论 临床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尽早诊断、尽早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能够在降低并发症的基础上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临床特点;诊治;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6(a)-0175-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此种疾病虽说是一种慢性疾病,但是由于其病程比较长,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终末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由于其治疗难度比较大,也就成了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此种疾病一般在发病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往往在发现时已经出现了白蛋白尿、水肿等症状,会导致患者的肾功能出现衰竭,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所以,临床上对此类患者给予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也就显得非常重要。该文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对在该院治疗的100例DN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在该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被确诊,并且也都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该组患者中排除心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泌尿系统感染、肾功能衰竭等患者。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54~77岁,平均年龄(61.3±7.4)岁。该组患者均为Ⅰ型糖尿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包括患者的临床检查、诊断以及治疗等资料,通过分析,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情况进行明确掌握。观察组患者在被确诊后均接受相应的对症治疗。主要有:控制血糖,医疗人员采用胰岛素,以及降糖药物等对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控制,并将其控制在7.0%以内,但是对于存在低血糖风险的患者则可以不予控制。对患者进行血压控制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干预。还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方面的干预,对患者摄入的盐量、蛋白质等成分进行控制,叮嘱患者尽量少食多餐,适当的运动,最好戒烟戒酒,保持充足的睡眠。
1.3 观察指标
观察该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该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尿蛋白定量(UTP)、尿微量白蛋白(UMA)以及血肌酐(Cr)的水平。在治疗效果方面,具体标准请参考文献[2]。
1.4 统计方法
把该次研究中得到的数据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该组患者的临床特点
该组患者中有85例(85.00%)由内分泌科转入肾内科,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后发现,有59例(59.00%)患者并发肾功能衰竭,有29例(29.00%)患者并发顽固性水肿,有12例(12.00%)患者并发大量的尿蛋白,并且大多数患者都合并了其他类型的疾病,有13例(13.00%)出现冠心病、33例(33.00%)出现高血压、11例(11.00%)出现糖尿病心肌病、12例(12.00%)出现贫血、13例(13.00%)出现心功能不全、18例(18.00%)出现感染。
2.2 观察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UTP、UMA、Cr水平变化情况
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该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随访结果
该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有效率为67.00%(表2)。医疗人员对本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发现本组患者中有8例死亡,51例(51.00%)患者接受了血液透析治疗,死亡率为8.00%。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患者发病后,其机体会持续地处在一个高糖的状态下,这种状态会导致患者肾小球发生硬化性改变,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目前,由于临床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述来对DN的发病机制进行阐述,因此,在进行考虑好时主要以以下方面为出发点:①由于人体血管内的活性物质在代谢的过程中出现了代谢障碍而引起的。经过研究人员对此研究发现,人体内皮素、前列腺素等因子如果在进行代谢的过程中发生了异常,则会直接导致其发生糖尿病肾病;②由于人的集体受到了高血压的影响而造成的,有研究人员经过临床诊断发现,大多数糖尿病肾病患者均患有高血压,进而发现了,其血压的变化情况直接影响着糖尿病肾病病情的发生和发展的情况,其两者之间有着极其緊密的联系;③由于人体肾脏动力学出现了障碍而造成的,有研究人员经过多次研究发现,人体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比较高时,也容易患上糖尿病肾病;④由于受到了人体内高血糖的影响而造成的,有研究人员发现,糖尿病患者由于其机体长期保持在一种高血糖的状态,这种状态对患者的内分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患者内分泌系统出现了代谢方面的障碍,进而对其肾脏功能造成了损害,引发其患上了糖尿病肾病;⑤由于受到遗传因素而造成的,有研究人员在经过研究后发现,一个家族中如果存在糖尿病肾病患者,那么其后代中患有糖尿病肾病的几率要远远高于没有糖尿病肾病家族中后代患糖尿病肾病的几率[3]。
临床上在早期诊治糖尿病肾病患者时,主要是针对一些慢性并发症进行控制治疗,如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由于其临床症狀不是很明显,当患者临床表现出了顽固性水肿、肾功能衰竭时,一般也才会将其转入肾脏内科进行治疗,这样一来,患者也就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这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4]。因此,临床上治疗此种疾病时,一般需要对患者进行肾脏替代外加一些专科方面的对症治疗,但是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虽然有些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或者肾脏功能的损害,但是也不一定就是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其他方面的症状进行更加深入的检查[5]。但是对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应进行早期诊断,在得到确诊后应及时治疗。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肾功能衰竭、顽固性水肿、大量的尿蛋白等,临床上在进行诊断时,应将这几个方面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与此同时,大部分患者还会伴有一些并发症。因此,临床上治疗此类患者时,主要以控制血糖、血压以及蛋白尿水平为主。该次研究中,该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有效率为67.00%。医疗人员对该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发现本组患者中有8例死亡,51例(51.00%)患者接受了血液透析治疗,死亡率为8.00%。这与张秀明[6]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早期,其临床症状不是很明显,一般都是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症状后才进行检查。因此,临床上对此类患者给予尽早诊断尽早治疗,这样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进而才能提高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熊霞.分析肾内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0):87,91.
[2] 吴震.肾内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4):28-29.
[3] 吕凤玲.肾内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156,159.
[4] 吕凤玲.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2):138,140.
[5] 金洁娜,林昭宇,孙慧燕,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肺部感染临床特点与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4):827-828,831.
[6] 张秀明.分析肾内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6):77-78.
(收稿日期:2018-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