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
2018-09-29曹阳
曹阳
[摘 要]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实证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解读多角度的史料,还原历史现场,合理进行历史解释,回归历史教学的本真。
[关键词]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2-0072-02
什么是史料实证?史料实证对于历史解释来说,意义何在?最近一年在知网上的文献大多将史料实证素养定义为“学生能够在真实、可靠的史料基础上得出历史结论和评判的能力和品质”,但鲜少涉及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素养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薄弱。
一、史料实证的现实价值
1.历史课程定位关注“论从史出”
现如今,在“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科核心素养成为热门话题,就历史核心素养而言,它蕴含着鲜明的历史学科特质,其中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是历史教学的灵魂。
2.历史研究特征强调“求真考证”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它的魅力在于它囊括丰富的史料和价值。历史研究往往通过零散的遗迹、斑驳的古籍等来触摸,而这些零散的遗迹、斑驳的古籍等构成了历史证据。“一分史料说一分话”,19世纪德国法兰克学派强调“据事直书”,中国史学家傅斯年主张“史学即是史料学”,虽有偏颇之处,但史料的确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媒介。史学家借助史料,按图索骥、层层推进,尽可以接近历史本来面貌。如果说历史是一门科学,它的客观性就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之上的。尊重历史首先就要尊重历史证据。历史的独立思考也只有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之上才叫思考。不知者,何以断真相、谈真理?可见,准确到位的历史解释依托严谨全面的历史证据,两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3.历史试题趋向侧重“史论结合”
历史核心素养在高中考试改革推进与深化的道路上起“风向标”式的引领作用。江苏高考命题思路紧随全国卷步伐。笔者翻阅近几年江苏高考卷,不难发现,命题专家对史学方法和证据意识的考查形式与难易把握一直在探索中,命题趋向实现了从能力立意向学科素养立意的转变,从小视角切入,通过设置情境,考查学生对史料信息的解读提取、基于史料的逻辑推演、着眼再现的合理想象、史料的联系与比较等能力。其中,江苏卷第22题以小论文的形式呈现,这种命题对史证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二次加工、重组建模。例如2017年江苏高考第22题截选陈衡哲《西洋史》中的相关史料,依据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到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自立自强的道路,但没有找到新路。19世纪晚清的中国,一方面面临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另一方面封建政治日益腐朽衰落,在保国保种的信念下,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求救国救民道路,论述中国近代化的道路应从“新思想萌发、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角度分析作答。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逃避小论文的写作,在史观的提炼和史识的论证方面比较欠缺,所以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证据意识的渗透势在必行。
4.历史学科素养讲求“证据意识”
证据意识的培养是公民教育的大势所趋,历史证据源于史料,史料是学生感知、辨识、评价历史的源头,倘若“料”不实,何以得到“正论”?历史是一门“求真”“求实”的学问,学习历史就是“求真”“求实”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课过多重视史料的“真实”,探究学习流于表面,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泛泛而谈,历史解释无法落地生根。抑或是方法不到位,所有的史料就是碎片化的、没有生命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课程的基石,基于史料的历史学,理应将证据意识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础。
二、史料实证的现实困境
虽然史料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方式,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难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存在一些常用的但容易忽略的“低效教学”。
1.史料的甄选
教师在史料的甄选方面,过分强调史料的堆砌,造成多却不精的现象,忽视了史料与立意的有效衔接,甚至引用超越学生阅读能力的原始史料,不仅起不到启迪思维的作用,反而成为学生的负担。或者史料本身并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生搬硬套,没有紧扣教学知识点,与教学重难点背道而驰,让学生无所适从。
2.史料的应用
史料的应用给课堂带来了“高效率”,但不一定带来“高收益”,历史的底线是求实。教师在应用史料时,容易将历史结论作为第一要义,对史料进行随意删减,甚至断章取义,造成史实间的割断,这样学生在事件的整体把握上容易产生困惑,针对性、实效性都有待商榷,效率反而大打折扣。
同时,一些教师曲解史料教学的价值,将史料作为激发学生兴趣的工具,刻意营造生动直观的研学氛围,缺少史证求真的过程和韻味。在运用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史学方法的指导,这种教学即便是运用了史料,也达不到历史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
三、史料实证教学课例分析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些年高考命题的高频考点之一。笔者在备课时发现,对于三省六部制的产生时间、职权分配、积极影响,学生在识记时信心满满,但对于其机构在唐朝的演变并不清晰,容易出现思维固化,一旦涉及有关试题,显得徘徊不定。例如,2018届扬州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第3题引用了钱穆对三省六部制下政事堂的介绍。首先,如果单纯局限于教材,学生对于政事堂十分陌生;其次,对史料分析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而言,政事堂的权力范围难以界定。所以,历史教学需要立足教材又要高于教材,改变固有思路,实现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
步骤一:把握教学立意,精选史料
紧扣教学立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通典》有曰:“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政事堂的出现方便政令传达。后来,高宗把政事堂从门下省迁到中书省,演变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可见,随着政权机构的调整,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不断革新。“革新”不光是同一朝代的调整完善,还包括朝代前后的延续发展。
步骤二:引导学生阅读,启发思维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学生通过史料明确三省六部制下的分工原则。接着加大思维力度,提问:三省分权对于政务的处理有何影响?不少学生都能够认识到,如果缺少相应机构的协调,会出现三省争权夺利、相互扯皮的情况,造成效率低下。所以,政事堂是中书省和门下省合署办公的机构,不光参与政务的决策,最主要的职能是封驳审议,逐渐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步骤三:纵向进行对比,深化认识
由于应试需要,一线教师对于宋元中央官制往往闭口不谈,所以学生在梳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脉络时容易产生割裂。学生不免会产生困惑,如宋朝的中书门下和唐朝三省六部制下的中书省、门下省有何关联?元朝的中书省是前朝三省的发展吗?如何理解“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为了深入分析,教师提供《宋会要辑稿》记载的史料:“中书门下在朝堂西,榜曰‘中书,为宰相治世之所”,“中书省、门下省者,存其名列皇城外”。因此,宋代宰相所在的机构“中书”指的是中书门下而非中书省,其源于唐代的政事堂。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组成员一般由高校历史专家构成,考查的内容往往会高于教材,因此必要的史料积累和史学研读不可或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中历史教学应坚持以教材为基础,史料为印证的基本原则,深入研读课标,确立教学主线,站稳教学立意,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回归历史教学“理解和解释”的价值意义。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