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
2018-09-28曾志文
曾志文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信息技术化教学”这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全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比如: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就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限制,增添了数学课堂的生机,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数学教学;整合;策略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教育信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当前我国整个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现代教育来说,这是一次新的挑战。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了一定的改变,丰富了小学数学的教学形式,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教师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在信息技术发展下的改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教与学的方式有所改变。一方面,改变教学方式,传统的粉笔与黑板搭配的教学变为多媒体屏幕教学,结合视频、音乐、动态模型等工具丰富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生网上提交作业,老师可及时纠错;学生可在网上查询资料,不需死记硬背或依赖题海战术,自行选择不同形式的教学指导,进行自主学习。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不是零敲碎打的行为,而是进行系统性的思考与规划。教师应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的基础上,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使学生乐意并尽可能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普遍爱玩,对学习没什么好感,如果学生对数学这一科目不感兴趣,就比较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而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的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功能,能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难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当下,小学生经常接触电子产品,通过电脑教学易于吸引其注意力。若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在电脑上以动画效果形成的小故事形式来表达题意,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去答题。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至关重要。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好奇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现在的教育应该加强开启和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方面的力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结合教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营造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把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设置为“闯关”模式,让几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查找相关例题及解题思路;而且让学生找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开展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要求。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自身的探究精神,实现了学生的自我反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学,在实践中学。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含义是比较广泛的,它包括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索新规律,得出新结论,直至提出新理论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是创新教学的归宿。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利用多媒体手段,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图形变化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当学生有新的解题思路或方法时,将思路或方法上传到网上,实现资源共享,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并给与他人借鉴,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四)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是一个发现、探索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身感受问题、寻找解题策略,实现再创造以及体验数学价值的过程。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所要学习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创设虚拟化场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正如讲解几何图形时,可利用动态模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结合具体数值,让学生动手进行计算,一步一步展示计算变化过程,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三、整合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信息技术虽然是一种高效率、高层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把教学过程中难以依靠语言描述的知识生动形象、一目了然地展示在学生眼前。但是信息技术并不是万能的,不能滥用,运用不科学、不恰当,不可避免会对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对如何做到合理、科学、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提出一些建议。
(一)不是所有的课型、所有的环节都适合与信息技术整合
多媒体计算机是作为辅助数学教学的手段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的,计算机性能的成熟和技能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如基本运算、画表作图、逻辑推理等不适合采用信息技术代替完成。一节课也不是所有的环节都需要与信息技术整合,备课时教师要考虑哪个环节引入信息技术的价值大,否则造成备课时间的浪费。
(二)信息技术不能替代师生之间的互动
课堂教学不是对信息进行简单的传递和接受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心灵相互沟通的过程。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渴望与教师的眼神和自己的眼神互相碰撞,从而产生共鸣。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影响,教师板书时的动作与速度对于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聚集学生的注意力等方面都会产生作用。
(三)信息技术要与其他教学技术相结合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并不断为教育教学提供更为强大的支持,但功能强大的信息技术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教学技术价值的消亡。黑板、粉笔、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纵深发展的价值。
总而言之,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積极性。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明显提高,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比较积极,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不再把学习当负担。因此,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对顺利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在信息化社会中,我们教师应当且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运用技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教学资源——信息技术,并且要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真正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像我们平常使用黑板、粉笔那样自然、流畅,不断优化我们的教学过程,提升课堂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雪娇.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利与弊[J]. 考试周刊,2015(56).
[2] 杨兴国.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有效整合[J]. 语文课内外,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