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评价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2018-09-28王崇先
王崇先
【摘 要】 课堂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对于学生的行为表现,给予即时鼓励、调控和引导,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 评价;发展;激励;成长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德育课。在培养学生掌握生活知识、养成良好习惯和社会文明教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广,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渐渐脱离单纯的理论讲授,而是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让枯燥的课堂活跃起来,真正做到触及学生心灵、达到德育的目的。
那么,在课堂上我们应怎样来操作才能使课堂评价鲜活有力,才能使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将老师的评价信息内化为自己的心灵感悟,让课堂真正活跃起来呢?
一、把握好评价的契机,适时评价
实施成功评价的重点在于抓住时机,在学生需要的时候适时地给予。评价时机的适时到位,才能真正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因此,课堂评价的时机应选在学生感到困惑之时,选在思维处于混沌将开之时,选在情感即将升华之时。如何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课堂评价时机,笔者认为须重视以下两种情况:
1. “当机立断,随机而变”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不再是完全预设的,而应随机地以学定教。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教师如果能及时捕捉这些片段,通过巧妙的即时性评价处理课堂上的意外,化被动为主动,随机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让教师导语的作用在此精彩呈现,让学生心中的疑问在此一一解析,让激起的争论在此各得其所,让思想的错误在此得到纠正,让不期而然的意外在此生成必然的收获。
2. “学会等待, 集思广益”
例2: 下面是两个情境相同的教学案例,因为教师评价的方法不同,教学效果就有明显差异。
〔案例一〕
有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我在长大》一课时,要求学生说说“从哪里看出我长大了”。许多学生举起手了,其中一位首先获得了发言权:“我个子长高了。我重了。”老师一听,答案非常正确,情不自禁地说:“啊,答得真好!和老师想的一模一样。”教师以为这样一表扬,肯定会有更多学生发言,哪知刚才举起的一只只小手“唰”地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案例二〕
生1:我长高了。
师:噢,是吗?我想同学们一定跟老师一样,很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你能说说吗?(没有对错评价,只是引导大家一起进入更深层的思考)
生1:昨天妈妈把我刚出生时穿的衣服给了小姨的宝宝,说我穿不上了。
师:你能从衣服的大小来推断自己长高了,这是个好办法。其他同学还有其他办法吗?(不看重结果,只是肯定了思考方法,激励其他同学)
生2:我换牙了。
师:啊?这也能看出?(教师意想不到,但没有作出评价结论。而是让学生继续)
生2:人长大了,就要换牙才能吃更硬的食物。
课堂即时评价并不等于马上评价,相反有时教师需要耐心等待,需要延缓评价。教师的基本姿态是接纳,既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而是表示非常乐意倾听。面对学生的发言,不应过早地给予评价以对其他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而应留出充裕的时间,给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自由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以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创新性灵感,使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
二、把握好评价的分寸,适度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及时评价的同时,还要坚持适度原则。一方面,即时评价应以激励为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称赞和表扬,而教师的任务就在于保护学生的这种愿望并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使他们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即时性评价的整个基调应是积极的,肯定的。但老师必须认识到,激励并非就是称赞、表扬,无原则的称赞、表扬也会适得其反,一味地称赞、表扬将会使学生对自己没有清醒和全面的认识,使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自信过头,遇到挫折往往就一蹶不振,反而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成长。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要真诚,有激情
教师入境入情,带来学生的心动情发,感染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起道德情感,加深学生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因为孩子的心灵是敏感的,如果教师仅仅是“逢场作戏”,那么就会适得其反,不但教学目标得不到落实,同时也会使教师失掉威信。
2. 着眼行为,忌过单调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能听到教师对学生发言报之以“好的”“不错”“你真棒”之类的语言,看似是对学生进行了鼓励、表扬,实则并没有进行实质上的评价,而仅是泛泛而谈、应景似的敷衍,听了这样的话之后,发言的学生并不知道好在哪儿,其他的学生也不知道该向他学什么或向什么方向再进行努力,久而久之学生便无法从这样的语言中感到激励与指点、无法获得学习的满足感,成就感。
教师运用建构性的语言给学生以明确的建设性意见,但也要注意这种建设性意见一次只能集中于对学生某一个学习点的改进上,不能一次性提出太多,否则会适得其反。
三、关注互动,引领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方式不是固定的。”品德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学生生活经历、经验的不同,面对同一文本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体验和感悟。这就更需要师生双方彼此倾听和言说,在平等互利的交流中,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理解和沟通,从而实现评价效益的最大化。
四、倡导学生个体间差异性的评价方式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和看待事物的角度。要使评价真正能够促使学生的发展,就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社会背景,为他们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在教学活动中,面对着一个班几十名学生,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但是,当从评价的角度重新审视教学活动时,我们发现,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个性化的评价却并非难事。
例如,有的学生天性胆小,发言不够大胆时,教师观察到学生有发言的意愿,而又不敢举手时,教师应立即指名回答,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今天回答的思路非常清晰,而且想法也很独特哦!” 质疑问题时,教师评价:“你能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说明你动脑筋了”。在这样评价的影响下,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全发展。
总之,在新理念下,对品德课程的评价的探索与实践是无止境的。教师的评价是智慧生成的,需要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力与精彩的课堂语言,以及恰到好处的点拨。评价也是一种教育艺术,它往往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营造民主、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愉悦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徐兆洋. 学生发展性评价应知应会[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章國惠. 品德课堂教学中及时评价的实践[J]. 教学与管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