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问题探究

2018-09-28柳莉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主动学习数学课堂小组合作

柳莉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主动学习

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使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形成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又能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下面就如何开展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进行简要论述。

一、如何选择恰当的时机

1、合作时机应选择在个人操作无法完成,学生个人探索有困难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选择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组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发合作的欲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合作时机应选择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放性”问题的解题方法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

二、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价

学习过程结束之后,根据学习过程中各个小组的表现,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总结和评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大脑活跃程度高,及时的总结和评价,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1、评价要面向小组。学生小组讨论后,老师根据巡视和组际交流的情况,对认真讨论、发言完整正确的小组进行表扬;对不够认真、意见零散的小组提出希望,增强小组成员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2、评价形式要多样。针对中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运用各种表扬机制使他们体验成功。設立金、银、铜牌奖,由老师和学生一起评出,获金牌的小组在全班交流经验,让小组成员谈谈体会。这样,引发小组竞争,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了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

3、评价要全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于一些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给予积极鼓励和赞赏。另外,在学习中出现的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团结协作、相互谦让的精神、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也要及时的进行表扬。

三、如何开展反思与思考

1、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交流学习的关系。学生合作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合作交流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才能谈到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这样的个性,才能够打下走向社会从事独立工作或与别人合作的基础。

2、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合作交流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要培养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使之对小组的学习任务建立一种责任感,以保证合作交流学习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 厉建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 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4).

猜你喜欢

主动学习数学课堂小组合作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作文评改“五步曲”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个人理财》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路径研究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