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琅琅巧安排 情思郁郁顿悟生
2018-09-28周美超
摘要:诵读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当今新课程语境下,被广泛地运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中。但有的教师没有弄清楚诵读法的要领、精髓,因此,有必要对诵读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帮助广大语文教师正确运用,使诵读法真正有益于课堂教学。
关键词:诵读法;要领;课堂运用
诵读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中,其在培养学生语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普遍肯定与认可。这其中不乏会用、善用、用得恰到好处的语文教师,但依然有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弄清楚诵读法的要领、精髓,不知道为什么要诵读、什么时候需要诵读以及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等。因此,进一步弄清诵读法的特点、要求、规律等就显得十分必要。我从运用诵读法的要领和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两个方面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诵读法的要领
1.诵读的意义。诵读法是对以往课堂以教师讲解为主、对文本过度分析行为的一种矫正,变讲堂为学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吟咏中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悟作者的情感、情趣,把握文章的精髓和妙处。“语文教学要达到创造语感的目的,首先必须创造学生言语实践的机会,教师不能越俎代庖。”[1]可见,诵读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借助“口发其声,耳听其言”的言语实践,以达到“心通其意、意会其理”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并使之受到情感熏陶,提升其人文素养。
2.诵读的层次。课堂诵读可以有三个层次:理解、欣赏、顿悟。理解就是通过诵读,把握文章的思路、内容,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等。欣赏就是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语言节奏,体悟文章的语言、形象、构思等方面的精巧以及作者的情感情趣、人格魅力等。顿悟则是在理解、欣赏的基础上,灌注了诵读者自身的成长经历、人生感悟,进而产生某种新认识,或受到某种启迪,或产生某种疑问、疑惑等。顿悟的过程就是将文章的语言技巧、写作规律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操内化成自己的语感和人格的过程,这正是诵读的意义所在。当然,诵读之于语感的形成,其过程是复杂、微妙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上述三个方面也往往相互交错。但在诵读法的具体运用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白:理解是基础、欣赏是关键、顿悟才是最终目的。教师要能根据课堂教学进程的需要,有步骤、有层次地合理运用诵读法。如,开课之初,教师为让学生对文章有整体把握和初步理解,就要让学生自由朗读或指名朗读或教师范读。而在深入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则往往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性的诵读,指导学生感受、领悟文章的节奏、气势、情调,充分运用联想、想象去领会文章诸如语言、意境、人物、技巧等方面的高妙之处,既要“读进去”又要“读出来”,即要“用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2]而顿悟性的诵读常常是在某一堂课或者是某一篇课文学习的尾声部分,在基本理解、把握文章内容、思想情感过后,对文章的关键处、内涵丰富的地方或是对全文再次进行诵读,以期产生新的感受和认识,达到学习文本的最终目的。
3.诵读的对象和时机。教师要真正用好诵读法,就要研究诵读的对象,研究文章的风格、特点,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对文章理解的程度以及教师自身的能力来确定什么时候用、如何运用等。“学生主体语感能力的发展,需要不断有新的言语类型来作为主体的顺应对象,从而不断地发展学生语感的宽度和深度。”“语文教学着力于语感培养,必须为学生提供有丰富隐含意义的教材。”[3]而诵读法毋庸置疑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法。因此,笔者认为,一般比较浅显的文章,不一定要用诵读法,而篇幅较长的叙事性或说理性文章也不适合全文诵读,但对于抒情性较强、内涵丰厚、语言含蓄的文章(包括文言文、古诗词)就应该运用诵读法开展教学。同时,在文章的关键处、重点段落或学生一时难解的地方还要进行反复诵读,以期获得深刻的理解,或产生新的感受和认识。当然,诵读法往往要和其它教学方法配合使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读写结合、诵读与默读相结合、诵读与想象结合、诵读与讨论相结合等等。对于一些内涵丰富、抒情性强的文章,诵读法常常要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学习古代诗词、现代诗歌尤其如此。
笔者执教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时,就以诵读法为主要教学法,设置五个环节:初读感知词作的情调、内容;再读欣赏意境之美、语言之妙;三读把握词人形象;四读迁移比较,探讨诗人之愁的价值;五读成诵,当堂背诵。王尚文先生认为,要培养语感,不仅要“精读”,而且要“美读”“烂读”,要“读进去,读出来”。可见,只有通過反复诵读,才能把学生带入情境,才能透悉文本,进而获得情感的熏陶、语感的积淀。
二、教师的作用
在运用诵读法的教学中,教师的相机引导、适时点拨、恰如其分地评价尤为重要。没有教师的引导、点拨、评价,或者教师的引导不及时、点拨不到位、评价不中肯,都无法让学生迅速、准确地理解文本,无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能力的提升。运用诵读法,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诵读的内容和时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课堂实际来安排诵读的内容、时间、方法及强度,不能只重视诵读的形式,不关注诵读的结果,也不能只根据教学设计去安排,不顾学生的实际需要。诵读应是循序渐进的,初读、赏读、美读直至熟读成诵。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点拨、指导是不可或缺的,如写作背景与作者介绍,联系现实创设情境,点拨诵读过程中学生把握不准的问题等等。有些地方,教师可能要引导学生反复地诵读、感受、讨论,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例如,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我不仅要求学生课下诵读,课堂上也要全文诵读,并且要反复读,借此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意境,体悟苏轼情感的起伏流动,领会其关于人生哲理的阐述,进而深刻理解苏轼在人生困境中的矛盾、抗争及其随缘自适、高蹈出世的个性心理,并最终达到声情并茂、以声传情的诵读效果。
2.选用诵读的方法。灵活运用诵读的方法也至关重要。诵读的方法很多,自由读、个别读、全班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范读、轮读、接续读、比赛读、配乐朗诵等。具体用什么方法进行诵读,要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程度来决定。只有灵活运用多种诵读的方法,才能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他们快速走进文本。如学习《赤壁赋》,我就用到了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配乐朗诵和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学习《离骚》,我则主要运用比赛读,不仅因为《离骚》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更是因为其深奥、难懂,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采用比赛读的方式,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使其快速进入文本,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指导诵读的技巧。这里所说的技巧,不仅仅是指对发音、语速、语调、停顿、重音、节奏等声音的物质形式的把握,而且包括对作者情感、情绪、思想、气质的把握与呈现。当然,诵读的好坏,最终是要通过语速、语调、节奏这些声音形式呈现出来的,但如果学生不能深刻地体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情绪的起伏,文章的美感就无法单纯用声音呈现出来。所以,指导学生诵读,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读悟结合。边读边悟,边悟边读,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把自己的情感、心灵投射到作品中去,借助联想、想象,进入作品所描绘的场景、画面或意境之中,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心绪化作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心绪,再通过声音表现出来。其次,是诵读和涵咏相结合。清代古文家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有声地读、大声地读能感受文章的气势;无声地读,小声地读,反复揣摩玩味,才能真正把握文章的言外之意和诸多意味。两者交替进行,才能更好地进入文境,读懂作者,读出文章的精彩。
当然,要指导学生诵读,教师自身不仅要有较强的诵读基本功,而且要有过硬的解读文本的能力。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应该是深刻的,只有这样,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方能得心应手,运用诵读法才能灵活自如。
总之,作为培养汉语语感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诵读法的本质是借助学生的言语实践达到理解文本并产生新认识、获得启迪的过程,它需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广大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认真研究、灵活运用,使之真正促进课堂教学,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服务。
注释:
[1][2]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李梅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周美超(1967—),男,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