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讨论的策略
2018-09-28袁玉
袁玉
【摘 要】 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要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就需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采取以生为本的课堂讨论教学方式。本文就此对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讨论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策略
一、明确课堂讨论的目标
将课堂讨论方式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其重点在于教给学生多元化的讨论方法,使学生从小具有课堂讨论学习的习惯与能力,这样的课堂讨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实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讨论绝不是随意进行的,老师需要把握好让学生提出怎样的问题,何时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等等。此外,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弱、生活经验少及理解能力弱等特点,课堂讨论的问题必须具有具体性、趣味性等特点,这样才能将讨论的效果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二、明确讨论时机,组织学生合理讨论
第一,需要在课文的重难点处设置课堂讨论活动。语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对课文进行透彻性的理解。所以,这就需要老师针对教学重难点处来设计讨论活动,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课文内容的拓展及知识深入时组织课堂讨论活动。虽然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围绕教学大纲来进行,但这并不代表老师需要一味地照本宣读,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设置拓展性与深入性的问题来组织学生讨论,更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第三,认知偏差时组织讨论。小学生年龄小思考问题时难免会存在认知偏差的情况,此时老师需要及时设置讨论活动,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主动纠正自身存在的偏差,更好地理解课文及情感。
第四,老师所提问题学生不能回答时组织课堂讨论活动。此时老师需要做的便是组织小组讨论活动,而非是穷追猛打或者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这样才能集合小组的智慧与能力,让学生们自主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感受语文课程学习的魅力。
第五,学生思维难以充分打开时组织课堂讨论活动。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课程,学生想要学好此门课程,不仅需要有兴趣,还需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学中如果发现学生的思維难以打开之时,需要及时组织小组讨论活动,以此种方式来将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善于采取多元化的创新讨论形式
目前适用于小学阶段的讨论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指导性讨论形式。此种讨论形式需要由老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设计出价值性较高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此过程中老师需要始终参与其中,及时对各小组的讨论进行点拨;第二,自助式讨论形式。此种讨论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的寻找问题与讨论问题。此讨论过程中需要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组长,将小组成员的意见进行记录,分组讨论完毕后需要预留各小组之间讨论的空间;第三,辩论讨论形式,此种方式能将课堂教学推向至高潮,可以让各小组针对同一问题进行激烈辩论,更好的深化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升华学生的学习情感。
【参考文献】
[1] 王雪艳,冯雪.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讨论的策略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7(9).
[2] 吴梅英.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讨论的策略[J].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