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培养核心素养
2018-09-28袁婧婧
袁婧婧
【摘 要】 阅读教学需要聚焦核心素养,变革教学方法,从教师是第一课堂主位到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从营造表面热闹的课堂氛围到上安静的一堂好课,从教师面面俱到的“喂养”教学到少而精 “面面不到” 的启发教育,从只注重一本教科书的封闭教学到重视学生课外多层次的阅读活动,可以说,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学会做人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探索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不少教师站在课堂中央担任主角,教师将自己的阅读体会强加在学生身上,用固定的结论框住学生的思维,我们遗憾地看到这样的阅读教学越来越远离语文教育的要求,而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阅读课堂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张扬学生的个性和参与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产生对大自然的亲近之心。因为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才会有这些自然而然呈现在读者面前雪地作画的热闹场景。那么,教学中让学生也成为细心的观察者,辨别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等动物的脚印此时,教師要做的不是冗长的介绍,而是将这四种动物的图片分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在观察图片中拨开迷雾。
二、把阅读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
曾有教师说:“世界上最危险的人,就是太快举手的人”。这也是在提醒当下的语文教师,学生对文本的领悟是需要时间沉淀的,适时营造一片安静的课堂,学生的心思才可放入文本之中,与文本进行无声的思想交流、碰撞,在这些交集的情感脉络中,学生自觉调动情绪,展开判断、推理、验证、认同,学生才会感作者所感,悟作者所悟,思作者所思,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才能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和心灵震颤,身心受到熏陶和洗礼,精神得到净化和升华。
三、把阅读质疑的权利交给学生
在一些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设计中问题是一个连着一个,面面俱到,目的在于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究文本,找准把握文本主旨的关键点。但是,这种“独权”思想还是会引发学生的排斥感,让学生感到思维被限制。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性的张扬体现在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自我审视、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得出的具有积极意义的阅读质疑,这是激活课堂精彩生成的“活水源头”,学生阅读文本产生思疑,说明对文本已经进行了细阅读、精阅读,从而在理解上产生一个或多个疑惑点,有一种非要弄清缘由的自我心理催促,不达目的不罢休。这个时候,教师转变身份变成学生疑问的倾听者和引导者,教学便会事半功倍。而学生因要努力解开心头的疑结,会更为认真地听,让思维灵动起来,这其中说不定还会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四、让学生享受课外阅读的盛宴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课堂教学,还需要课外阅读延伸。通过整合阅读环境,广泛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校内有班级阅读角、学校图书室,校外有家庭书屋、书城、图书馆,定期设定主题,定向开展阅读。将课堂上所学的阅读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提高阅读品质。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外阅读评价机制,适时开展读书会、诗歌文学朗诵大赛等形式的活动,给学生打造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阅读体系,把“精神的种子”埋在学生的心田,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不断浇灌成长,为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铺路搭桥。
【参考文献】
[1] 黄伟.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与相关目标[J].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3(5).
[2] 曹翠芳. 回归文本——语文学习高效的切入点[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