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主体下高校民族学生宣传思想工作问题研究

2018-09-28

大学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辅导员价值观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该《意见》中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作用与地位。作为这一思想的宣传主阵地——高校肩负着重要责任,在高校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此外,2015年,中办、国办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这与《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共同指导着高校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抓住校园主阵地,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而在高校,辅导员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两个《意见》的要求下对学生的宣传思想工作应切实落实,高效推进。而纵观内地高校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因文化背景不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等思想的接受程度较汉族学生依然有较大差距,是宣传思想工作推进的薄弱环节,为此,本文选取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这一宣传思想工作推进难度较大的对象,在两个《意见》的指导下,调查分析辅导员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宣传思想工作的现状及问题,进而设计强化内地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教育的路径与建议。

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特点及党的精神学习概况

本文以全国各层次高校(不包括民族类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中的少数民族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统计分析法,问卷的问题涉及学生民族情结、思想学习、民族文化以及对学校的传思想工作的看法等方面。为更全面真实地反映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状况和思想宣传教育状况,本文将全国分为东、中、西部三个板块进行分层次抽样,每个地区选择了五所高校,其中包括“211”工程大学与“985”院校各1所,“第一、二、三批本科”各1所,共抽取15所学校,每所高校发放问卷50份,共发出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673份。经过对问卷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党的思想学习概况如下:

(一)民族习惯存在差异,民族意识强烈

回收的673份有效问卷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情感强烈,在“您有很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中仅有6.7%的学生认为并不存在民族自豪感,而其他96.3%的学生认为自己具有明显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对于“你认为汉族同学理解你们的民族习惯吗?”这一问题的回答,有32.78%的学生认为不能理解,但这32.78%的学生中有78.92%为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同时,对于“你对民族未来发展持什么态度”,有37.4%的学生认为持悲观态度,其中新疆与西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占到71.17%。据与部分学生进行深入沟通后,我们了解到少数民族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尤其是新疆、西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这主要源于学生家庭长期以来的民族情感教育。而民族情感强烈与民族危机感的不断增强则同时反映了少数民族学生从内心深处渴望得到其他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尊重与理解。

(二)小团体现象明显,缺乏大集体意识

经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中有67.27%经常参加本民族学生聚会,但仅有37.89%的学生愿意参加任何聚会,且问卷中新疆、西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经常参加本民族聚会的比例更高,达到了95.27%。此外,问卷分析还显示有3.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朋友全是本民族的,不愿与汉族同学交朋友,且有43.6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大部分朋友来自于本民族。经过深入分析显示,这些认为自己的朋友全部或大部分来自于本民族的学生中有97.98%的学生是西藏或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以上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学生中依然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喜欢与本民族同胞结交朋友,与汉族同学交朋友的意愿并不强烈,这就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容易出现民族内部的小团体,且这一小团体在新疆、西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加之,少数民族同学中77.62%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民族宗教信仰,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在极端宗教主义思想的侵蚀下,其大集体意识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更容易动摇。

(三)广泛使用网络获取信息,课堂学习效果不佳

通过对网络使用人群的调查结果显示,网络使用人群中大学生用户最多,占到整个用户群的23.2%。为此,在问卷中我们设计了“是否经常使用网络等其他新媒体浏览各类信息”这一问题,其中,有83.2%的少数民族学生选择了“经常使用”,这83.2%的学生在对“日常更加关注哪一类信息”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42.7%选择了时政信息(国内时政动态和国际要文),如下图所示:

这说明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利用网络获取各类时政信息。但问卷中对“对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有深入了解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仅有10.72%的人表示了解,而89.28%的学生表示不甚了解;在对“所在学校对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宣传教育方式集中在哪一类”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87.6%的学生选择了政治类课程课堂教学;但对于“认为目前的政治类课堂教学方式是否合适”这一问题,有82.1%的学生认为“不合适,不喜欢听课”。由此可看出,学生对课堂讲授的相关政治思想了解并不深入,说明课堂讲授各类党中央的精神与思想的形式效果并不理想。

二、非民族高校辅导员宣传思想工作现存问题

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是高校内部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与宣传工作对学校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和谐稳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教育也担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笔者现对高校辅导员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与宣传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其在以下几个方面依然存在不足:

(一)以日常、行政事务为主,缺乏思想理论知识

辅导员具有教师与干部的双重身份,笔者在对全国15所高校的45名专职学生辅导员进行访谈时发现,有63.21%的辅导员表示日常学生管理工作较多,学校各种事务纷繁复杂,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时间较少,基础薄弱。且有73.98%的辅导员感到无法讲好形势与政策课程,原因是国家形势变化较快,包含各个方面的思想理论,很难准确到位地把握课程教学内容。在对发表思想政治类相关论文情况的调研中显示,仅有7.8%的辅导员在工作以后发表过CSSCI类文章。由此可见,辅导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较低,大部分时间用在处理日常行政事务上,理论学习时间少。加之,少数民族学生属于高校的特殊群体,更要求辅导员在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下,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与生活习惯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中国梦”等贯穿思想,指导行动。

(二)以短期、零散教育、宣传为主,缺乏长效的模式

据调查,高校的辅导员大多仅在民族相关问题出现突发事件时对少数民族学生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等的宣传与教育,这种短期、零散的教育不仅效果甚微,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在我们回收的673份问卷中,对于“您对学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工作如何看待”,有63.21%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没有感受到这方面的宣传”,甚至有3.1%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宗教信仰,有自我的意识形态”。由此可见,短暂性的、零散的思想教育宣传并不可取。加之,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充斥,我国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且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一些学生受到极端宗教思想的影响,更难以在短期的讲座开展及说教中接受具有汉族文化特征传承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必须构建一套能够促进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系统的、长效的思想教育、宣传模式。

(三)以传统课堂“填鸭式”教育、宣传为主,缺乏创新性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是宣传思想的重要手段,其中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研结果显示,有73.21%的辅导员承担该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为少数民族学生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目标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国际、国内形势,更准确地把握党中央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这一宗旨要求辅导员进行课堂教育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规律性,能够从实际出发,符合少数民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基本实际,教学方法也应与实际相符。

三、辅导员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宣传思想工作途径

(一)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打好宣传思想工作基础

辅导员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承担者,肩负着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责任。但要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即要注重实践经验总结,还应加强理论学习,把握工作规律,明确宣传思路。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国内“疆独”、“藏独”各种势力试图侵害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的局势下,首先要加强学习,以身为范。辅导员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宣传思想工作,自身率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思想武装头脑,用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我进步,用党中央的新思想精神不断充实自己。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指导自我工作实践,以身为范,带领少数民族学生自觉、自愿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潜心研究,把握规律。要充分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与生活习俗,寻找马克思中国化的重要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等思想政治理论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的契合点,把握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规律,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各民族文化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等的基础和来源,主动跟随党中央的步伐,坚决抵制各类分裂势力的思想侵入,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国家和平。最后,要认真总结,高效工作。辅导员应认真总结所学习理论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作用和使用经验,不断提升自己,保证在各类少数民族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利用理论知识和经验积累快速、高效地化解危机,维护高校安全稳定。

(二)完善日常系统规划,构建宣传思想长效机制

缺乏系统的、针对的教育机制给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但鉴于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存在文化背景差异,辅导员首先应注重在学院内建设民族氛围良好的精神家园,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新时期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教育引导各族学生争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传播者、实践者、先行者、推动者和捍卫者。其次,辅导员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的内容、目标具体化,着力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创建思想教育的长效机制,并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各类主题活动顺利举办,保证活动宣传效果。最后,辅导员应以“关爱、关心、关注”教育为辅助,“逐步、逐类、逐层”地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等党中央的思想与精神进头脑、进思想、进意识。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充分了解学院内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生活、学习状况,关心、爱护每一位少数民族学生,用真情、真心、真意教育引导学生,感化学生。

(三)创新课堂教育方式,提升宣传思想工作效果

宣传思想工作应与时俱进,富有创新性与实效性。在新阶段、新形势与新情况的背景下,辅导员对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党中央思想宣讲会等课堂或讲座思想教育时,首先应在宏观环境与战略观念的指引下,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及教育手段,在将思想教育与实践情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观念,引入新型教学、讲授模式,注重指导与引导,纠正以往空洞的“填鸭式”说教,提高学生自我探索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自觉性。其次,应引入新媒体,如利用校园网络、校办报纸或期刊等宣传集体主义思想、爱国案例、时事要闻等内容,并在院系媒体平台开设少数民族文化与党中央思想精神的相关性文章,最大范围地吸引少数民族学生关注时事,学习模范,树立集体荣誉感。再次,应创新教学方式,以专题讲座与课堂教育相结合,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为少数民族学生开展专题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类讲座,将课堂内容高度升华。此外,可单独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观各类爱国主义基地,在参观过程中为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从根本上触动少数民族学生内心,帮助他们树立爱国主义情操,将宣传思想工作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推动社会主义理论进头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分裂势力思想入侵的新形势下,在两个“意见”的基本要求下,辅导员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承担者,有义务、有责任做好学院的特殊文化背景群体——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少数民族学生自觉、自愿、自主学习“中国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内涵,坚决与分裂势力、极端宗教主义思想作斗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国家和平发展。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辅导员价值观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