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顶岗实习支教全程工作实施机制系统的构建

2018-09-28

大学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顶岗支教培训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项目是“国培计划”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无论是对整个乡村教育还是对支教学生而言,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项目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一般来说,大学生顶岗支教常规实施的流程应该是,先对大学生进行岗前动员和培训,接着开始正式进入实习学校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支教,顶岗支教结束后返校进行支教总结和材料的汇总归档。作为多年参与国培计划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和一个亲身经历过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人员,笔者通过对支教工作的相关调研访谈,发现在顶岗实习支教的全程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亟须构建完善的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全程工作实施机制系统。

一、顶岗实习支教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岗前系统性的培训课程设计

岗前培训是支教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岗前动员和培训,可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顶岗实习支教的意义、知晓日常顶岗实习支教的具体工作、初步提升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然而,实际情况是,派出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岗前培训缺乏系统化的设计,有时因为时间有限致使培训计划无法落实,甚至出现不进行岗前培训便直接上岗的现象。这就造成支教学生在对实习支教的认识、新课改的认知、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中学生心理与管理以及与支教学校教师和领导的沟通上都缺乏必要和足够的岗前准备。

(二)缺乏学生间实时互动的交流平台

学生到达乡村教学岗位后,由于各方面的经验都很匮乏,在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师生沟通和生活等方面会面临许多的问题和困惑,他们需要同伴间的实时交流以获得有益的帮助。而分布于不同县区各乡镇中学的支教学生之间缺乏联系的纽带和实时互动交流的平台,不能及时分享各自的支教经验或寻求所遇问题的解决之策。

(三)缺乏高校专业教师的具体指导

学生在支教实践过程中缺乏高校专业教师有效和全方位的远程指导,他们在遇到专业教学问题时只能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无法实施专业化的行动,实现专业化的提升。而且部分基层学校的教师也很难给予学生专业上更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指导,执教学生虽然课上得较多,但难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自己苦苦摸索,而且效率低下,这也使大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和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受到双重制约。

(四)缺乏必要的情感援助与生活管理

学生在支教过程中,绝大部分都是孑身一人地处偏远地区的乡镇中学,一般情况下乡村学校的条件较差,当支教学生遇到自身的心理问题、适应问题、饮食起居行问题、与当地教师和领导的沟通问题时,急需获得母校的情感关怀和必要指导,然而,在这方面尚缺乏必要且常态化的专职情感援助与生活服务管理平台。

(五)缺乏返校后全面系统的总结与反思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2],支教学生的成长也不例外。作为刚踏入工作的实习教师来说,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这就要求学生返校后对支教生活进行广泛的交流、全方位的总结、反思与提升。然而,这一重要环节却由于返校后急于集中补课或面临放假而被从简、弱化甚至取消,这严重地影响了整个支教实践活动效能的最大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尽管高校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已经实施数年,但一些共性问题仍然存在,我们需要统筹思考与探索基于问题解决的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全程工作实施机制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二、顶岗实习支教全程工作实施机制系统的构建

“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全程工作实施机制系统”,从根本上说就是借助顶岗实习支教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所进行的一项全程性顶层设计。基于上述分析,为了解决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切实达到顶岗实习支教目的,全面保障学生实习支教工作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有必要构建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的岗前、岗中和岗后全程工作实施机制系统,具体来说应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建立岗前培训机制,完善岗前准备工作

1.明确顶岗实习支教的意义与目的

学生首先应充分了解顶岗支教对乡村教育和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这样才能深刻认识到自己即将迎来为期一学期顶岗支教的价值,并对自己的支教工作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积极投身于顶岗支教项目中。为此,笔者认为在培训课程以前,首先应进行“‘国培计划’与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的专题教育与支教动员。

据我们的调研发现,很多支教学生在顶岗支教之前,对自己一学期的实习支教缺乏明确的目的,除了大体知道要承担某些课程的教学外,别的几乎一无所知,对自己要完成哪些支教任务、提升哪些能力、通过哪些途径锻炼自己等问题更是不甚明确[3]。因此,顶岗支教之前,我们认为有必要专门设计《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并人手一册。《手册》内容应包括:顶岗实习支教管理办法、支教工作范畴、教学基本规范、支教生班主任工作、教育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方法等[3]。此外,还应为每个顶岗实习支教的学生建立一个独立的《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档案》(以下简称《档案》),内含实习支教教案、教学观摩札记、教研活动观察、教育问题思考、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经历感悟、乡村教育调查、实习支教日记、实习支教总结和实习支教鉴定。

如此一来,该实习手册和支教档案就基本能够涵盖学生的全部教育实践活动。同时,学生有了明确的实习目标和任务,清楚地知道“我要做什么、我应该完成哪些任务”,教师要定期督导学生认真完成《档案》。学生一步步填写与积累实习材料的过程,就是一点点不断积累与提高的过程,也是专业成长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实施专门化系统性的岗前培训

笔者结合自身体验以及与实习生的交流发现,培训时大家迫切想得到的是一些实践性知识,即可以实际运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和管理的知识。顶岗实习支教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应当实施专门化系统性的岗前培训。笔者认为,岗前培训的内容应该既重点突出“新课程改革”又涉及“安全教育”和“中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体模块如图1所示。

图1 岗前培训系统

顶岗支教学校大部分处于偏远的乡镇地区,加之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不足,因此安全教育是应该摆在首位的培训模块,它包括人身安全、财物安全、信息安全等。作为支教学生,必须了解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能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因此,课程改革模块应包括课程、教学和评价三大部分,这也是岗前培训的核心内容。具体而言,在课程方面,包括对应学科的课程标准、学科课程论,教材的重难点分析;在教学方面,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定、重难点处理、教学方法和媒体选择、教学流程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在教学评价方面,包括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方法、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常规考试测验设计、如何听课评课等。课堂教学一定离不开学生管理,因此还应开设学生管理模块,例如“班主任规范与管理艺术”等,以指导学生如何恰当地管理学生和班级,使支教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上述模块即组成了系统的岗前培训课程体系,通过岗前培训可以有效地帮助、指导支教实习生顺利完成支教任务,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应通过实习支教鼓励大学生树立自信,使之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形成乡村教师的自我身份认同。

3.建立顶岗实习的激励评价机制

为了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调动支教学生的积极性,应当建立外在的动力系统,即顶岗实习的激励评价机制。笔者认为,学生离校顶岗之前,就应当明确地告知学生在支教结束后的一系列展评活动和多种激励举措,使学生尽可能全身心投入到支教实习中。具体地说,可采取“岗后返校总结展评”活动的方式,即顶岗支教结束后,利用一周多的时间开展顶岗支教总结、汇报、巡讲、展览、评奖等活动,实现顶岗实习支教效果的最大化,让支教实习成为每个学生所期待的大学生活中一抹绚烂的色彩。

(二)建立岗中保障系统,实行动态跟踪指导

顶岗实习支教过程中的“岗中保障系统”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岗中保障网络系统;二是“FTF指导提升计划”。

1.建立岗中保障网络系统

由于母校与支教学校在空间上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支教项目,派出院校应当建立由三个平台构成的“岗中保障系统”,具体包括“专业教师指导平台”、“同伴互助交流平台”和“学生服务管理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师生、生生之间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全面、及时的交流,母校教师能够动态地跟踪指导学生,全面保障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这些平台均由微信群、QQ群、公众号、视频直播等多种具体途径搭建和运行。

图2 岗中保障网络系统

专业教师指导平台。此平台是针对支教学生在专业上难以得到母校学科教师专业性指导的问题而建立的。在该平台上,支教学生可以借助于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获得学科专业教师关于教学问题的及时、有效的远程专业指导。同时,专业教师也可通过该网络平台定期对学生的教学进行评价和反馈,从而保障学生在专业能力上的稳步提升。

同伴互助交流平台。由于支教学生承担着相类似的教学任务,学生们可通过“同伴互助交流平台”,借助于公众号、微信群、QQ群互通经验,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同伴之间也可以针对一些具体教学问题,例如教学内容、课件、教具、教学资源、学生管理方法等问题互相交流解决。

学生管理服务平台。对于缺乏母校直接面对面生活管理和情感援助的支教学生,可以通过公众号、微信群、QQ群建立学生服务管理平台,平台直接服务于顶岗支教学生,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远程服务与管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适应问题、饮食起居行问题和当地的沟通问题等。学生服务管理平台可由大学班主任监管,班主任可通过该平台定期发布与学生有关的信息通知,实时掌握学生的安全动态,并且对学生渗透常态化情感关怀等;学生在实际支教中遇到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也可通过该平台向班主任反馈,班主任或大学的有关部门再与实习学校沟通,以切实解决学生在支教学校中存在的工作和生活问题。

2.实行“FTF指导提升计划”

在实习过程中,除了利用网络平台,有必要通过“FTF指导提升计划”(FTF指Face To Face,即“面对面”)来有效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该计划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实习期间大学专业指导教师带领优秀的中学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去学生支教的中学,与当地教师共同观摩支教学生的授课,进而评课等教研活动,进行FTF指导;其二是依靠当地学校有经验的教师给予支教学生FTF的常态化指导,包括教学细节、学生管理等方面。

基于FTF指导提升计划,指导教师、教研员、当地教师可以面对面地指导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针对支教学生讲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且给予学生建议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种学习模式能够快速精准地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促进顶岗实习支教整体工作质量的提升。

(三)实施岗后提升计划,完善全程支教工作

通过总结与反思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支教学生的反思活动是学生着眼于自己的支教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支教行为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观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5]。学生返校后,如果不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提高,其实习成效、积累起的初步经验便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淡化。可见,自我反思对于学生教学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在支教学生返校后校方应利用一周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反思,并开展“岗后返校支教总结与成果展评”活动。

应及时组织学生根据《手册》和《档案》的要求对整个学期的教学活动、学生管理、教育研究、能力提升、思考感悟等进行系统性整理总结。其次,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丰富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自我提高,活动可包括以下四种形式。

一是“小组汇报”活动。组织支教小组开展实习交流报告会,通过PPT进行10~15分钟的汇报和分享,内容可涵盖收获、感悟、实习成果、实习故事等,然后师生间、生生间开展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取长补短,充实自我。

二是“成果展览”活动。学校可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将自己支教过程中的成果用展板展出,内容可以是实习档案中的支教日记、支教教案等,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成果,比如支教活动照片等,活动邀请广大教师和组织同学观看、讨论、学习和评价。

三是“交流评选”活动。学校可设立各类奖项来鼓励学生,比如“优秀实习生奖”、“最佳教案奖”、“最佳调研报告奖”、“最佳支教实习日记奖”等。获奖作品的评选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师生之间广泛的交流讨论,明确亮点在哪里,给予学生哪些启示和收获等。

四是“支教宣讲”活动。学校组织“支教宣讲团”给未参加支教的师范类专业学生进行宣讲活动,宣讲内容包括支教的励志故事、支教过程、支教收获等,在宣讲中进一步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能力,同时这也宣传了顶岗支教项目的意义,鼓励低年级的学生积极参与顶岗支教,促使广大学生关注支持农村教育事业。

由上可见,顶岗支教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反思和提升自己,才能给自己一份满意的顶岗支教答卷,为支教生活画上完满的句号。

三、结论

目前,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过程中存在着岗前系统性的培训课程设计缺乏、岗中学生间实时互动的交流平台缺失、高校专业教师的过程指导缺席、必要的情感援助与生活管理以及岗后返校系统性总结与反思缺位等五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构建了由“岗前培训、岗中保障和岗后提升”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全程工作实施机制系统”(如图3所示)。

图3 顶岗实习支教全程工作实施机制系统

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全程工作实施机制系统,是国培计划——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精准实施与管理系统,是高校服务乡村基础教育、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所采取的一个间接性举措。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全程工作实施机制系统,并严格予以实施,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乡村教育质量和大学生的从教实践能力才能得到双重提升。

猜你喜欢

顶岗支教培训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新冠疫情影响下汽车学院顶岗实习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培训通知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会议·培训
福建师范大学连续7年支教留守儿童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90后”女孩尼泊尔支教:跋涉千里的修行成长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