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真实世界 培养创新能力
2018-09-27顾建军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程基地;技术素养;真实世界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51-0072-01
【作者简介】顾建军,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24)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组組长。
现代社会中,“懂技术”毋庸置疑地成了教育的一部分,技术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级中学一直坚持面向真实世界实施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理念与实践,其多年的课程基地实践为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秉承面向真实世界的技术教育理念
学校课程基地的建设,基于对现实世界中技术的深刻理解。技术课程所面对的真实世界,是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相统一的世界,是感性与理性共同把握的世界,是由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所触及的自然与社会相融汇的世界。学校的技术课程及其活动对象来源于真实世界、服务于真实世界。因此,学校课程实施主题的确定、项目的设计、内容的选择都注重结合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因地制宜地从真实世界中去寻找。比如,课程基地建设有贴近学生生活的钟山创客工作坊、汽车驾驶与维护专用教室和相应的校本课程,配置有转印机等专用设备、仪器等。
二、创设真实的有意义的情境与问题
首先,课程基地的技术课程崇尚真实的情境。真实的情境是真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情境,并不是主观臆造的自然情境,而且是可感的、具体的、明确的情境。真实的情境并不都是逻辑的、线性的,往往是多变的、复杂的,是结构不良的现实情境。
其次,课程基地的技术课程注重面对的问题,应当是在技术领域中的真实而又有价值的技术问题,包括不同类别技术、不同技术要素、不同技术层面所蕴含的技术问题。如工具的使用、材料的选择与加工、作品的组装与试验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这些问题真实又可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相匹配,对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增强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
三、追求学生适合而多元的发展
学校开设的技术课程以技术的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有助于学生发展面向真实世界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育和践行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由简单的“动手做”走向有理念、有实践、有创新的“动脑做”。通过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了真知识、练就了真功夫、形成了真发展,不仅在技术知识的学习、技术技能的习得、技术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实现有形的转变,而且在技术经验的积累、技能的迁移、方法的融合、思维的发展、文化的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极建构等方面实现着无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