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用疏肝运脾汤和针灸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症的效果研讨

2018-09-27谢书俊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5期
关键词:肝郁脾虚艾灸

谢书俊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1]。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排便异常等。中医学认为,IBS主要与外感六淫之邪,情志失于调摄,饮食不节、体质虚弱等有关。目前,西医临床上常采用解痉剂、通便剂及止泻剂等药物对IBS患者进行治疗,但长期服药的副作用较大。本文主要探讨联用疏肝运脾汤和针灸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医务室门诊接受治疗的120例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将这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23例,女37例;其年龄为18~22岁,平均年龄为(20.5±1.9)岁;其病程为1.5~3个月,平均病程为(1.3±1.5)个月。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24例,女36例;其年龄为17~21岁,平均年龄为(20.7±1.5)岁;其病程为1~3个月,平均病程为(1.1±1.2)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其病情符合2006年罗马国际会议上提出的RomeⅢ中关于IBS的诊断标准和201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制定的《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中关于IBS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2]。2)根据中医症候诊断标准,患者的主症≥2项,次症≥1项。患者的主症为:⑴情志不舒,善太息。⑵腹痛即泻,泻后则安。⑶脐周疼痛。⑷脉弦细,苔薄白;其次症表现为:①腹胀纳呆。②便下粘滞不爽。③倦怠及四肢乏力。

1.3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蒙脱石散的用法是:1包/次,1次/d。治疗两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为观察组患者联用疏肝运脾汤和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疏肝运脾汤的药物组成为:焦苡仁颗粒30g、云苓颗粒20g、炒白术颗粒15g、制香附颗粒10g、郁金颗粒10g、春柴胡颗粒10g、炒白芍颗粒10g、炒谷芽麦芽颗粒各10g、广陈皮颗粒6g、甘草6g。温水冲服,160ml/次,2次/d。治疗两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对患者进行针刺的方法是:取其太冲穴、行间穴、肝俞穴、脾俞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天枢穴及上巨虚穴。对患者各穴位处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使用规格为0.38 mm×40 mm的毫针对患者进行针刺,对其太冲穴、行间穴采用泻法,其他穴位采用补法。得气后,留针40min。对患者进行艾灸的方法是:将艾条点燃后,将其悬于患者穴位(肝俞穴、脾俞穴、中脘穴、天枢穴、上巨虚穴及足三里穴)上方的4~5 cm处。在进行艾灸期间,以患者感觉温柔舒适为宜,灸至皮肤潮红为度,每次艾灸的时间为20min。1次/d,5次/周。治疗两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相关规定对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程度进行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脐周疼痛、腹胀、排便的次数。分别用0~3分表示患者无症状、有轻度症状、有中度症状和有重度症状。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痊愈:经过治疗,患者脐周疼痛、腹胀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其排便的次数为1次/d。2)显效:经过治疗,患者脐周疼痛、腹胀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其大便的次数为2~3次/d。2)有效:经过治疗,患者脐周疼痛、腹胀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其大便的次数为4~5次/d。3)无效:经过治疗,患者脐周疼痛、腹胀的临床症状没有任何好转,其大便的次数≥6次/d。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脐周疼痛的评分、腹胀的评分及排便次数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脐周疼痛的评分、腹胀的评分及排便次数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脐周疼痛的评分、腹胀的评分及排便次数的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脐周疼痛的评分、腹胀的评分及排便次数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脐周疼痛的评分、腹胀的评分及排便次数评分的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脐周疼痛的评分、腹胀的评分及排便次数评分的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症状 观察组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脐周疼痛 2.83±0.46 1.02±0.45*# 2.91±0.32 1.43±0.32*腹胀 3.45±0.56 1.53±0.34*# 3.48±0.49 1.87±0.37*排便次数 3.23±0.87 1.29±0.40*# 3.53±0.82 2.47±0.53*

2.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痊愈的患者有18例(占30.0%),为显效的患者有18例(占30.0%),为有效的患者有18例(占30.0%),为无效的患者有6例(占10.0%),该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为痊愈的患者有15例(占25.0%),为显效的患者有12例(占20.0%),为有效的患者有17例(占28.3%),为无效的患者有18例(占30.0%),该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3 结论

IBS是一种慢性的肠道功能性疾病。该病的发病率较高。IB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胃肠动力异常、存在肠道炎症等有关[3-5]。中医学认为,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于“泄泻”、“腹痛”、“下痢”、“脾泄”、“胃泄”等范畴。肝郁脾虚型IBS的发病机制为患者存在肝郁、脾虚、湿滞、燥热等因素影响其大肠的传导功能,致使其肝胃不和、脾失健运。有研究表明,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脾脏的运化功能无力,导致水谷不化,清浊不分,轻者大便不成形,重者大便呈水样便。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认为“脾贵在运而不在于健”。因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应以疏肝理气、健脾化湿为主,使肝气疏泄如常,水湿得以循水道而下。本次研究中所用的中药方剂中,柴胡具有疏肝理气解郁的功效,可使情志得舒;炒白芍具有平肝、柔肝、养肝的功效;炒白术具有运脾化湿的功效,可使脾气得健、脾阳得升;制香附、郁金具有理气解郁的功效;陈皮具有理气疏肝的功效,与柴胡配伍则具有平肝健脾的功效;焦苡仁具有健脾化湿的功效;云苓具有健脾、运脾、化湿、通利下焦的功效;炒谷芽麦芽具有消食化滞的功效;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的功效。此外,用泻法对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太冲穴、行间穴进行针刺,可以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对其肝俞穴进行艾灸,可以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促进其肝胆的疏泄及情志的恢复;对其脾俞穴进行艾灸,可以起到利水渗湿、通调水道的作用;对其中脘穴进行艾灸,可以起到和胃止痛、消除腹胀的作用;对其天枢穴、上巨虚穴进行艾灸,可以起到缓急止痛、缓解肠道痉挛的作用;对其足三里穴进行艾灸,可以起到健脾胃、补肝肾、利尿而实大便的作用。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其脐周疼痛的评分、腹胀的评分及排便次数的评分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脐周疼痛的评分、腹胀的评分及排便次数的评分均更低。经过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这说明,联用疏肝运脾汤和针灸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肝郁脾虚艾灸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从肝郁论治失眠
唐喜玉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经验总结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