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9-25蒋宏姣

赢未来 2018年9期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数学应用

蒋宏姣

摘要:导学案就是教师为了指导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学习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编制时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数学学习能力等相关因素,可以说学案是教师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媒介,对于中学生数学学习十分有利。

关键词:初中数学 导学案 应用

导学案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代表着将要达到的目的地。为了让学生主动地学、高效地学、扎实地学,在实践中发现使 导学案效益的最大化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导学案的编写要求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当前中小学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开始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策略的培养,不少学校已经开始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导学”的概念由此进入教育教学之中,部分学校从教学目标设置以及教学设计等方面开始改造教学的过程,但这种改造效果比较有限,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完美的解决,基于此学案导学开始进入教师的视野,学案导学模式之下,学案的编制是重要内容,教师在编制学案时首先应明确数学学习的目标,然后详细的梳理中学数学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能够清晰的了解到所有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的构建知识体系结构,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教师还应该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情况进行具体的介绍,此外,创设数学学习及问题情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的进行探究思考,学案中还应该包括一些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案及学习策略;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与反馈,学习效果检测的材料必不可少;学案与讲义、学习辅导用书等等相关材料并不是同等概念,编制时需要将它们区分开来。为了提高学案编制的质量,教师必须明确教材以及课程标准要求,具备丰富的教育及心理学知识,能够将其应用到学案编制的过程中。

二、如何用好导学案

1、加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出于使学生更加优质的完成知识的获取和内化过程的考虑,应在授课环节采取多元化的授课手段,而并非单纯的禁锢于乏味的言语表达。因此,教师可以将课堂授课环节进行展开,将原有的直入公理、公式的验证性教学,转化为现有的开放性教学,即将公理、公式的发现、探索、产生过程作为授课的重点,使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知识的由来,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实践,从而更好的完成数学学习。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证明》一节,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课程中,先在黑板上写下:“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四个已经学过并被证明过的公理,并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已学知识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推断,在规定时间结束后,记录下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并且可以通过上述四条公理证明的“结论”。

2、强化基础,突出知识练习

将导学案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应将教学大纲中的基层内容同学生能力提升的目标加以综合性考量,进而做出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在初中数学学科的授课过程中,教师的授课目标并非单纯的局限于上述范围,而是要在上述范围的基础上,融入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目标。因而,将导学案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既要涵盖教学大纲的基层内容,又要涵盖与之相关的典型案例。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一节,教师可以为每一位学生发放两个完全相同的不等边三角形纸片,并让学生自己动手,看能组合拼合成什么特殊形状,并可以继续提示“是否能拼合成平行四边形”,当学生动手操作之后,对于通过自我努力,组合成平行四边形的同学,可以要求其总结出自己对于平行四边形的具体性质的看法。通过实践环节,学生对于知识的具体特征形成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和领会。同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践情况和反馈情况,将易错点加以整合,做成典型知识巩固手册,使学生提升理论的实践能力。

3、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将导学案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关注所学知识同新知识间的内在关联性,使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将其应用于新知识的了解和内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经过深入的思考,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动性自发性的获取知识。在所学知识同新知识之间具有天然的关联性——所学知识是新知识的重要根基,将过去所用的学习法和所学的知识加以融合,可以很好的应用于新知识的获取当中。同时,利用导学案的辅助功能,完成新知识的获取过程。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证明》一节,如上所述,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课程中,先在黑板上写下:“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四個已经学过并被证明过的公理,并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已学知识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推断。因学生所要托段的结论即为所说的新知识,而黑板上罗列的内容即为所学知识,二者之间具有天然的内在关联性,通过此种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将已掌握的方法应用于当下,实现当下学习的目标。

4、初中数学导学案的巩固训练与变式提高

将导学案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需要有相应的课堂测验作为反馈,即利用课堂测验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师的授课效果。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九年级下册的“二次函数及其图像”一节,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先在黑板上写下: 六个二次函数方程,并为学生留有7~8分钟的时间,让其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留个二次函数的图像,并且需要向学生强调一点,所有的图像均需在同一个坐标系内完成,在规定时间结束后,可以邀请几名同学在黑板上展示绘图结果,并让台下同学自由点评。待全部点评更正完毕,可以依据二次函数图像的位置以及开口幅度等进行性质和规律的总结。为了加强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在课程接近尾声之时,对学生进行有关“二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测验,从而检测学生的听课效果,从而有利于教师以此为依据做出相应的调整。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是舞台,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诱”学生“维”,“导”学生探究,“变”课堂为学生探索、发现、创造的场所,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把学习数学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探索和一种渴望,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猜你喜欢

导学案初中数学应用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