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礼乐与文学的交相辉映
2018-09-25康任鹏
摘要:《礼记·乐计》中强调了“乐”与“礼”的重要性,两者相互显现,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通过对《礼记·乐计》做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礼记·乐计》中存在大量有关“礼乐”有关的信息,包括“礼乐之文”、“礼乐之德”等,这种思想文化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使我国古代文学中具有浓重的抒情创作意图。所以,需要通过进一步了解《礼记·乐计》中的礼乐与文学的特征,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礼记·乐计》;文学;乐情;礼乐
前言:
礼乐与文学之间的融合早已经开始,古代文学作品《礼记·乐计》中详细阐述了“乐本”、“乐华”等,并与“礼”相对举,形成了浓厚的文学分为格局;从内容上来看,《礼记·乐计》虽然是一个以因为为主要论述对象的作品,但是在实际上其内容并没有超越音乐,并且始终从文学的角度对其中的事物进行阐述,体现了浓厚的礼乐与文学相交融的特征,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關注。
一、礼乐之“德”与文学教化
在《礼记·乐计》的“乐本篇”中,明确指出:“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通过对这些内容做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礼记·乐计》中详细阐述了“乐”与“德”之间的关系,并详细阐述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即乐由心生→乐通品德,因此古人得出了结论:音乐是“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的方法,能够让人养成正确的品德。
同时,对于人如何才能变得“有品德”,《礼记·乐计》也进行了阐述,提出要通过礼乐的配合,因此提出了“乐者所以象德也”的口号。同时在其他的文章中,《礼记·乐计》对于礼乐与“德”之间的结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层层论述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持续深化属于“德”的内涵,并深入的阐述了礼乐教化对“德”的影响。例如,有“德”的“乐”,能够持续的感染人,促使百姓人心向善,最终达到改善社会风气的目的;同时“乐”能够打动人的内心,宣传有“德”的思想,促使人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争取成为一个有德之人。
从内容来看,《礼记·乐计》中有关礼乐之“德”的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其通过完整的文学体系详细的阐述了礼乐与“德”之间的联系,并且其中的一些思想及时在当今社会也具有适用性。在对《礼记·乐计》的礼乐之“德”的进行了解后可以发现,主要通过文学教化的方式来实现思想文化观念的渗透,正如文献[1-2]所指出的那样:《礼记·乐计》强调了“乐”与“礼”的重要性,其中“乐”能够让人感到快乐,“礼”能够让人的本性更加闪亮,并且两者都是是文学教化的形式出现的,对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礼乐之“情”与文学关怀
《礼记·乐计》对于礼乐之情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正如文中所说:“论伦无患,乐之情也;礼乐负天地之情等”。古人对“情”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从礼乐的角度对其作出了深入的研究,强调要通过礼乐的言论来让人感受到快乐与放松,在感染情感变化的同时,也能在人与人之间构建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各方面要素的支持,包括社会的纲常伦理、礼乐特征乃至于“天地之情”,都应该体现出浓厚的礼乐之情。从文学关怀的角度来品读《礼记·乐计》可以发现,礼乐中仿佛包含着天地万物之间的一切情感,只通过寥寥数句就能完整的参数社会中本身所具有的情感特征,促使人达到关注人生、关注自然的目的,并在这种环境下完成自我的升华,这就是礼乐文明的本质特征,而在这种思想观念下所孕育出来的文学思想,必然会强调“人生”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体现出其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所以在这种理论体系下,《礼记·乐计》的文学关怀在实际上就是一种基于人文情怀的关怀,并且这种思想观念一直影响着我国人,这就是历朝历代总会有文人墨客发出类似于“先天下而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的感叹,这就是礼乐之情中文学关怀的一种体现。
同时,《礼记·乐计》中所蕴含的礼乐之情中包含着有关生命的真情,这也是文学关怀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对于“乐”而言,其本身就蕴含着抒情的艺术,所以现代人经常会将“乐”与艺术划等号,在艺术的熏陶下,文学关怀思想才能得到深入的展现,也正如《礼记·乐计》所说的“故乐者,天地之命也,中和之纪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而文学关怀主要强调了对生命的关注,是“人”理念中最为直观的一种情感表达,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关怀体现在人对自然、对世间万物的感观中,体现了人最直观的感受。
结论:
《礼记·乐计》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乐与文学气息,强调了文艺与社会露露道德之间的关系,以方便陈述了“乐”与“礼”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强调了“乐”与“礼”所具有的功能。通过上文分析可知,《礼记·乐计》中有关礼乐与文学的阐述对于当前社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王公山.论《礼记》的文学文献价值[J].文化学刊,2014(02):161-170.
[2]邓声国.先秦礼学文献的文学研究视阈考察——以“三礼”为代表[J].江西社会科学,2012,32(01):100-105.
作者简介:
康任鹏,(1996-),男 ,汉族, 湖南长沙人 学生,中南大学2014级信息安全专业1402班 国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