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2018-09-25骆开明
摘 要:新课程倡导学生探究兴趣的培养,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敢于实践,加强全方位的教学互动,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对于目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表达交流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策略
教育是一个探究过程。探究教学的实质就是按提出科学结论和检验科学结论的结构方式去揭示科学结论。即:要把所提出的观念和所进行的实验告诉学生,要说明由此得到的材料,还要阐明把这些资料转化成科学知识的解释。那么如何适时适度地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呢?
一、 学生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自然而然地进入科学的学习
探究教学强调: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为此,学生必须参加,如:观察,测量,收集,组织并解释数据或资料的活动,使之真正接触由科学家建立起来的科学事实,原理,定律。经过思考从而提出问题,并寻求理解。他们应当用自己的想象力或组装仪器设备或使用药品;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分类。从而得出推论并通过测试进行推断,最后概括出结论。在教学中个人认为,教师在实验中无论学生选择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中的哪一个因素进行探究都是可以的,設计的实验方案只要具有可操作性都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不同的组探究不同的变量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为使实验设计更加完善,教师及时给予点拨:(1)需要做对照实验吗?需要探究几个变量?这么多变量需要设计几组对照实验?要几个实验装置?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然后教师讲解探究实验重点在于控制变量法,每一组对照实验只能控制一个变量,其余条件都相同。这次活动需要较长的观察时间,教师要有耐心,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这样,一则学生有成功感;二则可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当下课堂教学中提得最多的口号
如何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在新课导入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多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总之,生物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三、 启发学生对要探究的实验提出最要解决的问题,并根据所提的问题大胆做出假设,正确指导实验设计和计划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把知识学活,用活,而不是教死知识。在新教材中设计了不少实验设计内容,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等等,由于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实验,虽然对要探究的实验很感兴趣,但苦于实际动手能力差,尽管有探究的欲望,但不知道从哪里做起,所以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做出最佳实验方案是实验成功的首要条件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1)指导学生学习设计实验的一般方法,如: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做出假设,怎样根据假设制定出实验方案来验证假设等等。(2)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实验方案供学生参考一下,当然第一次做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方案进行探究,以后可以慢慢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验证假设的真伪。(3)不同的实验小组很可能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正确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做出比较合理的解析,根据各小组实验探究的情况,相互交流,从而得出结论性的解析。
四、 生物教材中有许多要点需要记忆。有些知识内容繁多,不易记住,更难形成长期意识
在教学时可以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增添课堂气氛,优化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记忆。如: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记成“携一两本淡色书来”。有丝分裂时期可以将各个时期的特点编成五句话“间期:表面无状暗准备;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中期:数目清晰赤道齐;后期:点裂数加移两极;末期:两消三现重开始”。五句话将五个时期的特点做了高度的概括,学生易记。又如:在讲“DNA双螺旋结构特点”时,我把三个特点用三句话来概括:“右双螺旋,反向平行;碱基互补,氢键维系;主链在外,碱基在内。”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然口诀的运用不能太多、太繁,要做到少而精,否则这种趣味教学语言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作用。
五、 探究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教学不是让学生“读,记”科学,而是动手“做”科学。大量地安排实验室活动是为了诱导学生研究问题,而不仅仅是举例说明课文。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大量信息,在观察自然中产生问题,用不同方式做出记录,以便保存与交流,在测量、比较中学会一整套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技能;通过思考得出结论,并计划进一步行动,在解答问题中增长知识和才干;随着知识的增长,将对他们提出越来越复杂的问题,“灵感”就在这大量的切合实际的综合分析和正确的判断中“瓜熟蒂落”地产生。最终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寻找规律,善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探究能力。
探究教学有它的合理内核和积极的作用,这是科学家经过论证肯定无疑的。由此,探究教学值得教师们在生物教学中学习运用,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整体素质。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我将不断努力,完善自己的教育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早日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明远编.21世纪,谁来教综合课——谈新课程结构的重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张迎春,汪忠编.生物学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田庆霞著.生物教学论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
作者简介:
骆开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瓮安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