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样化教学法小学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8-09-25李明生

赢未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多样化构建策略

李明生

摘要:小学品德教育作为一门基础的素质提升课程,在小学新课程改革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这一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美好品德,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能够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学校与教师应加强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的重视,设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质量,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从这一课程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小学思想品德新课改给小学品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品德教育课堂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善教学机制体制,构建高效课堂,从而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高效学习。本文对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一番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多样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的高效课堂,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枯燥乏味的课堂转变为活跃、生动、灵活的新式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探究知识、学习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建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的方法提几点建议与心得。

一、故事讲述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魅力,能将学生从懒散的学习状态中迅速“拽”出来,使其集中精神融入课堂。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运用故事法,可以使学生思维转移到品德教育的海洋中,激发学生兴趣,再结合故事中带有的品德知识,引导学生从强烈求知欲的氛围中感受知识、吸收知识,促进学生产生对品德教育的长期热爱,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以《家庭的亲情》这一主题为例,为了让学生更为深刻地感受到父母付出的心酸,笔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年迈的老夫妻为提供孩子上学的生活费,每天省吃俭用并工作到凌晨,但由于这位学生的父母年迈已高,原本工作的岗位将他们辞退了,这对父母为了孩子的生活费和学费,开始瞒着孩子去大街上捡垃圾,再将卖垃圾的钱寄给孩子,并和孩子说:工作上挺好的,不要担心我们,你要好好学习,没钱了和我们说,你正在长身体的时候,不要饿到自己。有一次,这位学生放假回家,看到了正在捡垃圾的父母,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学生的心,他流下了自责的眼泪,奔向了父母。讲述完这个故事后,使学生知道了父母每天辛苦工作完全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他们自己。这样,通过故事讲述法,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到了品德知识,促进了学生对品德教育的热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成为小学品德教育高效课堂构建基础。

二、小组讨论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俗话说:“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是里不明。”但是,在传统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通常进行一节课的语言讲解,而学生们只言片语,这不仅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心理,还造成了品德课堂教学的低效性。因此,作为小学品德教师,我们要积极采用小组讨论法,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以《我们的班集体》为例,为了让学生们懂得集体生活中的规则,笔者将学生们进行了随机分组,并对学生说道:在校园中,同学们都喜欢在一起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游戏都是具有规矩的,不按照规矩做,就会出现问题,规矩就是我们常说的规则,那么大家讨论一下,在校园生活中有哪些规则呢?这时,所有学生开始了激烈的讨论,积极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生1:自己的东西自己保管好,别人的东西不要碰。

生2:自己的垃圾要自己收拾。

生3:我们要互相帮助,当别人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

……

这样,通过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迅速参与到了教学内容中,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提高了品德教育的教学效率,使小學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的构建得以保障。

三、角色扮演法,加深学生的理解认识

在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中,角色扮演法的生动形象更容易令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在品德与社会课中也不例外。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冰冷、抽象的教材内容生动具体的表现出来,并通过亲身的体验,领悟教学知识的内含思想,增强道德知识的理解。因此,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我们要积极采用角色扮演法,营造出直观地情景,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加深学生的理解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以《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例,笔者让学生们在课下提前查阅资料大致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衣着特点等,上课后笔者对学生进行了角色分配,扮演不同民族的角色,比如:以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民族为例,维吾尔民族热情好客,在路上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会把右手放在胸口,表示尊敬。学生们在扮演时,就会依据维吾尔民族这一特点,并融入自身的情感将维吾尔民族的热情表现出来。这样,通过角色扮演法,促成了学生的亲身感受,增强了对品德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迈出了重要一步。

总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恰当、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构建一个新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的高效课堂,为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永春. 优化教学策略,构建小学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J]. 学周刊,2016

[2]邹巍. 论小学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的构建[J]. 西部素质教育,2017

[3]]沙健羽.品德与社会课多样化情境创设[J].江西教育,2017(33):34.

猜你喜欢

小学品德与社会多样化构建策略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浅析如何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品德课程中历史事件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