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瑜伽课程的实施

2018-09-25唐玥王晓丹

赢未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高职院校

唐玥 王晓丹

摘要:瑜伽作为备受女性青睐和年度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对练习者的身心健康都大有裨益。许多高职院校已经把瑜伽列为体育课项目的一种选修门类,让瑜伽运动辅助各种体育项目的教学,让瑜伽运动唤醒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可当前瑜伽运动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还没有足够成熟,本文对高职瑜伽的教学现状以及实施策略做以下阐述。

关键词:瑜伽教学;实施策略;高职院校

在高职院校推行瑜伽教学不仅迎合了促进学生强身健体的目标,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面对瑜伽在高职院校风靡的情势,高职院校应加大对瑜伽教学的重视,不断完善瑜伽教学模式,加强对瑜伽教师的师资培训,构建完备的教学内容体系,促进瑜伽课程在高职院校发展,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瑜伽的质量和效益。

一、高职瑜伽教学现状

1.瑜伽教师数量稀少且半路出家

瑜伽教师的教资队伍不能满足众多学生的学习要求,而且瑜伽教师对专业技能和理论把握程度不高,瑜伽教师的自身形象难以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瑜伽教师的整体素质存在明显不足,取得相关瑜伽证书的教师屈指可数,教师队伍直接影响都到了教学效果,难以顺利推进瑜伽教学,瑜伽课程目前尚处于摸索状态。而且瑜伽男性教师也处于稀缺状态,瑜伽成为女性的专项运动,同样阻碍了瑜伽项目的健康发展。

2.瑜伽课程不完备、不健全

高职院校瑜伽课程的开设和健身俱乐部起到的效果大体一致,基本能够满足学生减肥健体、调解压力、缓解情绪的目标,但不能完成唤醒学生健康意识的情感目标,学生也难以养成终身健身的习惯。而且瑜伽课程被各种体位法、动作技巧霸占,学生对瑜伽理论知识一无所知,课程设计依老师的认识而决定,学生难以真正体验到瑜伽运动身心合一的感觉,难以领悟瑜伽运动的精髓和真谛。瑜伽的教学方式依然是传统的示范法,教师示范纠错,学生模仿练习,无法完成对动作的创造、对瑜伽的创新。瑜伽考核时,学生通过固定组合为主,学生没有机会进行自编自创,更没有自编自创的想法,足以见证学生对瑜伽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二、高职瑜伽实施策略

1.明确高职院校瑜伽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瑜伽不仅仅实现学生的修养身心的健身效果,除了塑造体型和减肥修身,还应让瑜伽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征,能够真正迎合学生兴趣,能够让瑜伽运动发挥身心愉悦、放松心情的功效,能够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能够培养身心健康高素质的人才。

2.强大师资队伍

瑜伽教师的理论和技能掌握水平直接决定了瑜伽教学质量的水平。首先要引进一批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瑜伽专业人才,如瑜伽培训学校以及俱乐部的教练,弥补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质不足的缺憾。然后加强对高职教师的培训,为高职教师培训学习提供机会,从瑜伽理论到实践到再到教学方法进行学习钻研,力争成为业务能力强的专业瑜伽教师。邀请专家为高职院校瑜伽课程设计提供些许创造性的建议,将瑜伽教学的课程标准规范化,学校还要开展或者鼓励教师参加一些瑜伽校外比赛,在竞争中提高专业技能,在交流和学习中推进瑜伽教学的进步。

3.规范瑜伽课程

开设瑜伽课程首先要具备前沿性的瑜伽理论教材,教师和学生才能系统的完成瑜伽理论和技巧的学习,通过教材了解瑜伽运动的前世今生及其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动作指导,改变瑜伽教学散乱不统一的现状,促使瑜伽教学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其次对于瑜伽课程应该构建完备的瑜伽教学内容体系,课程设计多样化,探索研究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模式,创新瑜伽教学方法,分组教学、启发式教学等等,培养学生自编自创的能力,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掌握理论的程度进行对症下药,制定不同的评分标准,对考核评价进行不斷完善,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刺激学生对于瑜伽的学习,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进步,提高瑜伽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让瑜伽教学迎合职业院校的发展,让瑜伽课程能够与学生的身心素质能力相衔接。最后应充分发挥课外练习的效应,动作的熟练和连贯程度决定了瑜伽学习效果,如集合对瑜伽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瑜伽社团,架构起高职学生练习瑜伽的广泛平台,在交流中学习,在激励中进步。

4.唤醒直接主体的健康意识

无论学校、教师为瑜伽教学做多少准备工作,高职院校的瑜伽人才培养最为重要的是让瑜伽课程改变学生对待瑜伽的学习态度,唤醒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学生学习瑜伽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否则都是在做无用之功。让学生认识到瑜伽运动的健身和健心价值,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瑜伽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塑形造体、增加活力、提升气质的优点。由被动式的学习转主动积极的探索和热爱,才能培养学生对瑜伽的终身锻炼意识。

学校为学生搭建学习瑜伽和施展才华的平台,教师为培养更优秀的学生而提高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学生为瑜伽运动的发展进行创新和改革,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共同为瑜伽课堂改革而努力,高职院校才能更好的开设瑜伽课程,才能更好的促进瑜伽教学的发展,才能建立高职瑜伽的长效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罗小艳.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瑜伽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36):42+44.

[2]龙宇.高职院校瑜伽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0):120-121.

[3]江磊.瑜伽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12):57-59.

[4]田继红.高职院校瑜伽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01):52-54.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高职院校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职业院校中和谐德育思想的实施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