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评价对厌学学生心理影响的探究
2018-09-24袁付良
袁付良
【摘 要】对厌学学生的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评价厌学学生方面,存在诸如评价方式单一、没有用和蔼、肯定、安慰、鼓励发展的语言评价学生、这样评价对厌学学生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等问题。文章从课堂即时评价、作业批示评价、期末素质教育手册评语评价三角度重新认识评价的作用和对厌学学生成长的心理影响。
【关键词】教师评价;厌学学生;心理研究
一、课堂教学中对厌学学生的评价
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因而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中最重要的工作。
(一)教师对厌学学生不作任何评价,对其心理的影响
我设计制作的“教师评价对厌学学生影响的研究”调查问卷有一题是“课堂上你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经过认真思考并回答后,老师未做任何评价,你的心理感受是什么”。被调查厌学学生中,有52%的同学很想让老师肯定他,有30%的同学希望老师鼓励他。数据说明: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作任何评价,也会对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不良影响,他们常会将此视为对自己的否定、藐视、忽略,缺少评价会导致他们丧失自信心,失去努力的目标,认为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在心理上产生了跟老师相抵触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对厌学学生特别注重点滴的评价。
(二)教师否定评价对厌学学生心理的影响
某些教师在评价厌学学生时犯有“印象病”,用老眼光看学生,抱有较深的成见和偏见;还有的教师以一己亲疏好恶为评价尺度,甚至借评价显示个人权威,给学生穿“小鞋”,发泄私愤。这样的评价,只能引起学生的对抗情绪、逆反心理。这种不公正的评价行为,必然使厌学学生产生不平等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将对师生间的关系更加疏离。课堂上,教师对厌学学生进行否定性评价时,要用和蔼的语言,以尊重鼓励为前提,努力发挥激励功能。
(三)教师对比性评价对厌学学生的影响
在实际的课堂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重视问题本身,而忽视了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的思维过程。课堂上,教师常找厌学学生、学困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后,老师就以简单的“对”“不对”进行评价。特别是教师想要的答案在厌学学生中没有按照预设回答时,就急忙找优生回答,当回答后,老师就用“好”、“正确”、“很好”等进行评价;没有站在厌学学生发展的角度问“你是怎么想的”,没有关注厌学学生的思维过程,没有关注厌学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对比评价,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四)教师评价语言不当对厌学学生自尊心的影响
我们常见老师指责学生:“人家能学好,你为什么不能学好?”用类似语言评价一个厌学学生,即埋怨他们不爱学习、笨,恶语伤人。把这种失败归因于学生的做法,会对厌学学生产生雪上加霜的消极影响。会导致无助感和不愉快情绪的加剧。因此,教师应在保护厌学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使学生树立这样的信念:学习成绩好坏首先取决于愿学、爱学、勤学、努力,其次才是能力。
二、课堂作业的批改,对厌学学生的评价
作业评价存在的问题有:(1)过分关注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往往用同一个标准(正确答案)来衡量不同的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也即忽视了对情感态度的评价,这做对厌学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更容易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2)评价方式单一。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常见的就是“√”“×”、“√”“---”、分数,或者是“阅”加日期,或者是“优、良、中、差”等评价方式。教师在作业评价时,缺乏鼓励性的语言。我针对厌学学生设计的“教师评价对学生影响的研究”调查问卷有一题是用“√”“---”评价方式加“你希望老师怎么评价你的作业”。75%的同学都选择了“鼓励性的语言”这个选项。因此,教师在评价中更应该注重评价方式及激励性语言的使用。而不能把作业批改当成一种简单的、机械任务的完成。实际上,我们在批改厌学学生的作业时可以加上一些特殊符号(如画一个笑脸)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也可以在作业批改中加上一些评价语言,如“你的字写得真漂亮,如果计算再认真一点就更好了”“通过批改你的作业,老师看到你付出了很多,你一定会成功的”等等。这样的评价拉近了师生关系,使厌学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爱,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期末素质教育手册对厌学学生的评语评定
学期结束,家长除了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外,最重要的莫过于素质教育手册上教师对孩子的总结评语了。这段评语,是孩子一学期以来在学校表现的“文字说明”,因此成了许多家长脸上的晴雨表,老师的一段温馨评语或许能成为学生和家长永久的珍藏。因此,对厌学学生的评语尤为重要,一定要让个性化评语张扬学生的个性。这就要求老师们每天留心观察、记下孩子们的表现和自己的感想,日积月累最终形成期末评语。这样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更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与成长。
教师对厌学学生的评语,或用建议的方式,或用朋友般的亲切语言指出他们身上的不足。从这些充满温馨评语的成绩单上,让他们更能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接受老师的谆谆教诲,从而更好地由“厌学——愿学——勤学——爱学“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侯春在.教师评价行为中的态度误区[J].教育科学,2001(04).
[2]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