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就业理论推进中职学校职业指导教学

2018-09-24李会丽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

李会丽

【摘 要】职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院校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常被忽视,课程形式趋于表面,难以对学生展开有效指导。随着我国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就业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是中职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中职学校日渐关注的重点内容。本文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如何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就业理论有效推进中职学校职业指导教学,并提出具体的应用指导策略,积极促进中职学校职业指导教学有效开展。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就业理论;中职学校;职业指导

当前我国中职院校职业指导教学,虽然取得了部分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部分问题。由于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社会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较为重视实践教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就必须结合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准确的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有效开展职业指导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有助于学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一、中职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毕业人数也逐渐增加,供求矛盾也逐渐突出,由于中国教育体制存在部分问题,导致大部分中职学生的毕业生竞争意识与职业意识较为薄弱,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要想改善学生本来就应当改变教育体制,扭转学生传统落后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实现个人发展目标,这就需要学校自身做好毕业生的职业设计与规划工作,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有助于充沛学习动力,也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职业就业指导教学,能够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教学目标,实现教学体系与职业、工作岗位要求相接,从而促进学生就业。中职学校应当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相关的就业指导方针与政策,通过准确定位与合理安排,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发展观。中职学校毕业生在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后,会面临着择业等众多问题,由于中职学生的就业特征与高等院校的学生有所不同,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就业,就必须遵循市场化发展规律,设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服务体系,才能够引导中职学生尽快的走入工作岗位。中职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教学,能够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

二、就业理论在当前中职学校职业指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指导教学散乱

虽然大部分中职学校设置了职业指导与服务机构,并且配备职业指导人员,开设相关指导课程,但是学生却并未了解职业与就业概念,指导教学内容设置过于零散,只是局限于就业教育指导,也成为了学生毕业前的应急教育,缺乏计划性与系统性。就业指导形势上也只局限于理论课与招聘会、讲座等等,并未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职业与就业观念。

(二)职业指导教学内容枯燥抽象

由于中职学生尚未清楚了解市场就业机制,所以职业指导教师应当结合实践内容,有效介绍劳动力市场方面的发展要素,例如劳动力市场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构成,劳动者必须根据自己的劳动水平在市场上与企业进行交易从而实现自身价值,满足生存需求。企业在市场中选取满意的劳动者,將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相结合,满足生产经营与获取利润等众多需求。劳动力市场客体包括劳动者的体力与智力、技能与素质、能力,也可以指交换的劳动力资源。对于这部分教学内容中,指导教师缺乏了解市场就业情况,也只是盲目的照搬课,才缺乏生动的案例讲解,导致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抽象,也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降低了职业指导教学效率。

(三)指导教学片面局限

由于学生尚未清楚了解政府促进就业政策,并且大部分中职院校并未设置专门的职业指导教师,只是学生临毕业前找几位领导或者是教师、外聘专家搞讲座,或者是举办模拟招聘会等。这部分职业指导教师通常缺乏相应的学习培训经验,指导水平较低,难以准确掌握政府促进就业政策,也难以展开相对应的指导与帮助。这种片面式的指导教学,会使学生感到孤军奋战,就业压力巨大。

(四)职业指导教学过于简单

虽然部分中职院校开展相关职业指导教学,但是教学却过于轻描淡写,学生难以准确把握竞争就业形势。当前我国市场竞争力严峻,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数量也有所过剩,所以要想提供用人单位与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此种竞争下,劳动者必须占据优势,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水平。不仅需要劳动者进行自我竞争,也需要求职竞争,但是大部分职业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过于轻描淡写,学生难以准确掌握就业形势,从而忽略职业指导的重要性,对就业过于乐观。

三、运用人力资源就业理论推进中职学校职业指导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拓宽学生就业思路

中职院校开展职业指导教学应当根据教育部发放的职业指导工作意见有效进行,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与职业理想,并且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使学生根据社会与用人的多元化需求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有效的融入社会,并且得到身心发展。在此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明确掌握,基本内容与具体任务,采用灵活多样的创业方式与就业方式,拓宽学生的就业思维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自信心。

(二)应促进学生掌握就业方法与技巧

当前我国的就业体制由计划就业转向为市场就业,在此种情况下,教师也应当引导学生,根据市场就业的多元化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方法,掌握就业技巧,教师通过重点练习,能够引导学生准确搜集并识别就业信息与价值大小,这是求职准备的基础内容。使学生掌握个人简历,写作要点,优秀的求职信将会使学生的形象跃然于纸上,也未成功就职,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成功的面试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顺利上岗,所以必须讲解清楚在面试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以及掌握要领。通过多方面的教育目标有效融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就职能力。

(三)调动学生的专业技能积极性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逐渐确立,对于人才的需求条件不断提高,我国双向选择与自主就业、竞争上岗为主体的劳动就业制度也逐渐实施。在此种情况下,中职院校的毕业生面临难就业问题应当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用人单位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进入学校毕业后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解决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高低也是衡量学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学生的就业情况如何,也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前途,所以在当前的市场就业情况下,应当鼓励学生在人才市场中进行自主择业,有助于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发展领域,也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学生能够了解到严峻的就业形势,从而提高正确的发展观念。所以在开展职业指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各类的生动事例,有效说明,只有掌握高技能才能够有好工作,才能有好待遇,从而激发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及时的就业和体面就业。

(四)提供学生就业方便

中职院校开展职业指导教学,应当提供学生就业方便。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包括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所以中职院校应当采用多样化措施,切实为学生就业提供相应的服务。这就需要指导教师掌握,并介绍好当前政府促进就业的具体政策,有助于学生及时有效的了解就业情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使得中职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难问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中职院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观念,能够有效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就业理论,开展职业指导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指导,学习兴趣与个人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使学生能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与专业水平,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多元化发展需求,提高社会竞争能力,更好的就业。

参考文献:

[1]李霞,姜大巍,马文超.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新西部,2010(08).

[2]邱小禾.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现状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18).

[3]廖勋.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09).

[4]常春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06).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中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
加大职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