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热处理打破赤芍种子胚轴休眠方法的比较

2018-09-23秦立金李嘉薇马海峰王金鹤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赤芍常温发芽势

秦立金,李嘉薇,马海峰,王金鹤,孙 为,田 彪

1 引言

赤芍为毛茛目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著名野生中药材,花期长达两个月,近几年赤峰地区及野生赤芍产地自然选育出了一批批重瓣花新品种,花朵漂亮,颜色各异,花期长,赤峰地区能够露地越冬,是未来我市及周边地区园区绿化、美化首选的种植种类.其不仅具有一定观赏价值,而且种子和根产量高,经济效益特别好,且为多年生植物能够节省大量劳动力成本.但因其是一种野生资源,近几年随着赤芍药材市场的需求,野生赤芍被大量采摘、挖掘和破坏,因此,赤芍的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日益提上日程.但赤芍种子具有上、下胚轴双休眠的特性,故怎么打破赤芍种子休眠,成为赤芍野生驯化、人工栽培和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首要问题.

干热处理(DHT)是广泛应用在难发芽种子上的一种物理处理方法.目前,国际上将干热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具有高附加值的种子上[1-2].本试验以常温为对照,设计几种不同干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二因素组合,对比常规浸种和沙藏方法处理野生赤芍种子,相关研究鲜见报道,这是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本试验以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2017年山上采的野生赤芍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干热处理等物理方法,比较赤芍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第二年出苗率,筛选出最佳干热处理方法,为以后赤芍精量播种、驯化栽培、园区绿化美化推广等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赤芍种子: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野生赤芍种子.

2.2 试验指标及测定方法

2.2.1 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参照范双喜、张玉星的方法[3]

2.2.2 发芽指数-参照范双喜、张玉星的方法[3]

2.3 试验方法

预试验进行了40℃、60℃、80℃、100℃的4个干热处理温度,以常温(25℃)为 CK,干热处理时间分别为 1h、3h、5h,共计15个处理.本试验在预试验的基础上,设计40℃、60℃、80℃3个干热处理温度,干热处理时间分别为2h、4h、6h、8h、10h、12h,以常温(25℃)为 CK,共计 24 个处理;每个处理150粒种子,4次重复,于2017年9月7日,将上述种子浸泡24h,放到25℃的恒温培养箱中催芽,选取100粒,观察和记录种子发芽数,计算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

2017年10月7日,将上述处理种子50粒,每个处理3次重复,播种于生命科学学院天井试验地,覆土,浇水,覆膜,常规管理.2018年4月后,观察赤芍出苗情况.

2.4 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和Excel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干热处理对赤芍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表1表明:干热处理不仅使赤芍种子的发芽率有所提高,而且加快赤芍种子的萌发速率.其中,温度为40℃和60℃时的发芽率大于CK,而60℃时处理效果达到最佳,与CK 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相比于常温(CK),发芽率增加了5.57%.干热处理温度为80℃的发芽率比CK明显降低,生产栽培上不宜采用.干热处理时间效果不明显.

表1 干热处理对赤芍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3.2 干热处理对赤芍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表2表明:干热处理提高了赤芍种子的发芽势,发芽势的提高对保证种子快速发芽以及提高出苗率、出苗整齐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中,温度为40℃和60℃时的发芽势均大于CK,而60℃时处理效果达到最佳,与CK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相比于常温(CK),发芽势增加了 5.79%.干热处理温度为80℃的发芽势比CK明显降低,生产栽培上不宜采用.干热处理时间效果不明显.

表2 干热处理对赤芍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3.3 干热处理对赤芍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表3表明:干热处理提高了赤芍种子的发芽势,发芽势的提高对保证种子快速发芽以及提高出苗率、出苗整齐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中,温度为40℃和60℃时的发芽势均大于CK,而60℃时处理效果达到最佳,与CK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相比于常温(CK),发芽指数增加了 17.56%.干热处理温度为80℃的发芽势比CK明显降低,生产栽培上不宜采用.干热处理时间效果不明显.

表3 干热处理对赤芍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赤芍种子种皮坚硬,为多年生种子难发芽植物,生产栽培上,种子发芽率低,出苗不整齐.赤芍种子还具有上下胚轴休眠的特性,怎样打破赤芍种子胚轴休眠,找到一种简单、易行的处理方法,成为赤芍大面积推广种植和产业化发展的难题.对于赤芍等难发芽种子,生产上往往播前对种子进行处理,以便能够使促进种子萌发,出苗迅速、整齐,为作物高产栽培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难发芽种子的处理方法,通常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农作物种子处理上,如果采用化学药剂进行处理,在提高种子发芽率的同时,也可能对种子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影响种子及农作物产品质量安全.所以本试验采用物理处理方法,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同时,进行抗逆性的诱导[5-7].

经预试验研究结果得出:干热处理温度为80℃和100℃时会妨碍赤芍种子发芽,发芽率明显降低,100℃时仅约为10%;80℃干热处理的各项发芽指标在数值上明显比对照降低,尤其是发芽势,仅达到30%左右.这说明过高的温度抑制了赤芍种子的发芽,种子内部胚的结构可能受到破坏,胚失去其生理功能,不利于赤芍种子保持活力,影响了赤芍种子种皮的吸水及胚萌发;同时,种子内营养物质可能也受到受到了破坏,严重影响了赤芍种子的活力和发芽率.,因此,过高温度的干热处理在植物种子处理的生产实践上不宜采用.

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60℃干热处理温度促进了赤芍种子的发芽,说明60℃的干热处理温度能够使赤芍种子的种皮软化,增强种子种皮的通透性,另外对水分的吸收量也大幅度提高,水分的流通使种子内的养分快速分解并运输到幼胚,使其生长和发芽速度均加快,并提高了发芽整齐度.经试验筛选得出:60℃为最佳处理温度,且萌发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最大值.

研究结果表明:干热处理温度为80℃和100℃抑制了赤芍种子的萌发,发芽率明显降低,100℃时仅约为10%;80℃干热处理的各项发芽指标明显比对照降低,尤其是发芽势,仅达到30%左右.因此,在打破赤芍种子休眠方法上,生产实践上80℃和100℃这两个干热处理温度不宜采用.干热处理60℃促进了赤芍种子的发芽,发芽各种指标均达到最大值,生产实践中可采用这种处理种子的物理方法,打破赤芍种子上下胚轴休眠的特性,为以后赤芍精量播种、人工种植和大面积推广栽培等提供科学依据.这次试验中,处理时间效果不明显,尚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猜你喜欢

赤芍常温发芽势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
常温发黑工艺在轴承工装上的应用
1-MCP复合杀菌剂处理对“金红宝”甜瓜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5种草坪草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贵州重晶石与方解石常温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5种植物激素对黑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耐旱耐盐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因子分析初报
种子发芽势对作物田间出苗率的重要性分析
大黄、赤芍对肝衰竭大鼠血清NO合成和分泌影响研究
新疆赤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