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服务人群视角评价云南省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效果

2018-09-23袁彦玲赵子高宋向菁李根瑞叶汉风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健康检查免费人群

王 涛 袁彦玲 赵子高 宋向菁 李根瑞 叶汉风

云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国家卫计委西部孕前优生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生育调节与少数民族优生重点实验室(昆明,650021)

2012年正式实施的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简称孕前优生检查项目)作为孕前保健主要体现形式[1],通过对备孕夫妇进行健康教育、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等19项服务,尤其是通过生育风险的评估和咨询指导等关键环节[2],为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和出生缺陷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母婴安全发挥重要作用[3]。本文旨在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对育龄群众利用孕前优生检查服务的现状和需求进行分析,从服务人群的视角,提出改善服务质量的建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于2016年6月—2017年10月,以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风险评估咨询指导质量和数据质量为重点的线上监测,采用立意抽样方式抽取其中分属云南省14个州(市)中的45个县为省级督导点,以接受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育龄人群为调查对象,通过电话、问卷、访问,以及个人、小组访谈的形式评价服务效果。

1.2 方法

每个现场督导点随机抽取已完成评估且评估时间与抽样时间间隔>3个月的家庭档案,按照自行设计的问卷,以参检信息渠道来源、获取服务机构类别、是否知情同意、是否知晓检查目的、是否获得检查结果、结果告知途径、告知书是否能看懂、是否落实干预措施、满意度评价、孕育现况、建议意见等11个问题为主体。满意度评价按照国际常见分类标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4类。由每个机构接受过培训的工作人员用当地方言或民族语言完成≥5份有效的电话问卷访问,省级督导人员在旁边笔录反馈意见与核心信息;电话未打通或信息不完整者当场剔除,不纳入统计。共收集229份电话问卷。定性研究采用小组和个人访谈的方法,共访谈了6组(41人)育龄群众,每组6~8人;个人访谈15人,男性7人,女性8人。现场笔录后再进行摘录和观点归类,以获得相应数据和信息。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 Date3.1进行双录入,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描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定性研究

定性了解育龄群众对孕前优生检查项目的目的、意义等了解程度、检查的流程、评估告知书的送达和指导的有效性等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感受和对服务质量的评价。访谈中发现,多数群众对孕前优生检查项目较为满意,表示“现在国家政策好了,通知我们可以在生孩子前去免费体检,为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双方都要做准备”,群众把孕前优生检查项目当做一次免费的体检和疾病筛查机会。也有一些群众在保健院产检建档的时候还把云南省统一配发的孕前优生检查结果摘录和评估告知书装在信封里作为孕期保健的基础资料。孕前优生检查主要由县级妇幼计生服务机构完成;乡级服务机构主要承担目标人群的组织动员和一般人群的结果反馈。县、乡两级服务提供者对孕前优生检查项目的结果能否进行合理、准确的解释和随后的处理,以及如何适时指导育龄夫妇、明确转诊等均成为服务对象对服务质量的直接感受。有的群众说“就是喊我们去做个B超,抽点血,给些早点吃完就完了,都不知道做了什么”。“医生倒是打电话叫我去拿结果了,想着拿了自己也看不懂,就没有去拿”。服务对象希望在检查过程中服务提供者加强与他们的互动和交流,态度友善地强调在孕前如何规避风险因素及具体做法,并对检查结果作出个性化和合理的解释。

2.2 定量研究

2.2.1 基本信息 云南省参检群众的参检信息来源主要是计划生育宣传员(44.5%);其次为妇幼计生服务人员、医生和管理人员(42.8%);通过家人、朋友获知的占12.2%;没有人通过电视/广播宣传得知可以参加免费孕前优生检查。76.9%的参检人群在县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获得免费孕前优生检查服务;23.1%在乡镇接受所有项目服务。电话访问人群中,参检后已孕(育)78人(34.1%),将其信息输入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信息系统查询,有16人尚未完成信息系统中早孕或妊娠结局的记录。

表1 孕前优生检查服务调查问卷基本信息分析

2.2.2 是否告知与告知方式 参检人群中92.6%收到告知书,在收到告知书212人中,62.3%为纸质告知,37.7%的为电话或短信告知。收到告知书参检群众的满意度评价优于未收到告知书的群众,收到纸质告知者的满意度评价优于电话告知者。

表2 参检结果告之与对群众评价孕前检查服务满意度[例(%)]

3 讨论

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和效果主要受服务的可得性和可及性影响,由于卫生服务供需信息不对称,有效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对增加需方的知识和促进健康行为有一定效果[4-5]。本次调查参检者获取信息渠道主要为宣传员和妇幼计生医务人员,提示利用妇幼计生网络有面向社区、接近育龄群众的优势,应采取群众容易接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宣传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免费政策和服务流程。首先,应通过咨询告知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和进行孕前检查的益处,以增强其主动参与孕前优生健康的意识;然后在群众知情同意基础上,提供清楚的口头和书面通知,以便育龄夫妇和家人了解孕前检查的内容、流程、场所等,促进育龄妇女主动利用免费孕前检查。

根据技术服务规范,评估结果的告知和反馈、质量控制、早孕和妊娠结局随访等都是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中74.7%的参检者表示对项目满意或非常满意,高于曾晓琴等[6]在广州市调查的69.4%,低于苏平[7]在蒙城县调查的80.1%。有的育龄群众因为没有收到评估告知书和未得到相应的咨询指导,而把孕前优生检查误认为只是到妇幼计生机构免费抽了次血、做了个B超。得到告知与未得到告知、电话告知与纸质告知的参检群众对孕优项目的整体满意度评价差异明显。说明评估结果反馈是群众对服务质量的直接感受,62.3%的参检人群能得到纸质告知书,略高于窦迎春等[8]调查云南省南涧县调查的纸质告知率,有书面的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提醒服务对象注意事项,就会增加他们对孕前优生检查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基层的服务提供者应进一步提高业务技能,通过健康教育、知情同意、问诊、体格检查等服务流程,准确筛选风险因素,及时把简明实用的评估告知书送达到育龄群众手中。各地应该因地制宜,找出切合本地实际的、规范有效的检查结果告知方式。重视风险人群的面对面指导,将结果反馈作为一次咨询和指导的机会。如果医生主动咨询指导不够,加之检查结果不能及时反馈,会导致育龄群众对后续的咨询指导和干预措施的落实重视不够。应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或消除与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相关风险,预防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以优质的服务提高育龄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促进育龄群众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切入,合理利用孕前、产后、新生儿期等全生命周期保健服务。

猜你喜欢

健康检查免费人群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分析
该不该免费送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免费开放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免费WiFi覆盖全球你怎么看?
秘书缘何成为『高危人群』
陕西省旬阳县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及预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