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桩端后压浆工艺对单桩承载力及桩身沉降的影响分析

2018-09-21万晓峰刘传新唐连权王甘林

现代交通技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试桩压浆单桩

张 成,万晓峰,刘传新,唐连权,王甘林

(1.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0019; 2. 江苏省地下空间探测技术工程实验室,南京 210000)

特大型跨海、跨江桥梁对桩基础承载力和沉降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依靠增加桩长、桩径来提高承载力、控制桩身沉降的方法,不但增加了整个工程的造价,而且桩长过长,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总结和实践的基础上,桩端后压浆工艺应运而生。通过对桩端进行后压浆,压力浆液对桩底沉渣、扰动土和桩侧泥皮进行固化,使桩身承载力得到提高,减小了桩身沉降,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基于桩端后压浆的作用机理,桩身承载力得到提高已被行业广泛认可,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且压浆效果受土性、孔隙率、颗粒大小以及水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承载力具体能够提高多少还需要进一步研究[1-4]。本文结合台州湾大桥试桩自平衡法承载力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对比压浆前后承载力、桩侧摩阻力和桩身竖向位移变化,以此评价桩端后压浆工艺对单桩承载力和桩身沉降的影响。

1 项目概况

1.1 工程简介

浙江省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起于台州市三门县六敖镇,接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终点与温岭市城南镇附近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相接,路线全长 102.434 km。

1.2 地质条件

该项目跨线长,全线地质差异较大,地质条件复杂。跨海段试桩地层上部多以淤泥、淤泥质黏土为主,桩身中下部土层为粉质黏土夹杂部分粉砂层为主,桩端持力层为含黏性土的圆砾层;陆上段试桩地层上部主要以淤泥质黏土为主,桩身中下部主要为粉质黏土夹部分粉砂层,桩端持力层多以粉质黏土为主。

1.3 试桩概况

本次的9根试桩全部采用桩端后压浆工艺,试桩详细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参数

2 测试方法和过程

该项目试桩桩长较长、承载力大且多位于海上,现场的场地条件难以满足传统的堆载法试验,因此,该批试桩测试采用自平衡法。试桩试验分为压浆前和压浆后两次加载,为了更准确地得到试桩压浆前后的极限承载力,试桩均埋设了双荷载箱。两个荷载箱将整根桩分成了A、B、C三段,加载顺序如下:

(1) 成桩满足休止期后开始加载下荷载箱,测出注浆前C段及桩端承载力。

(2) 下荷载箱加载结束后,逐级卸载,然后加载上荷载箱,测出B段承载力。

(3) 借用下荷载箱保压,使B和C桩体共同对A形成反力,继续加载上荷载箱,得到A段承载力。

(4) 桩端后注浆,至少20天后继续加载下荷载箱,测出注浆后C段承载力。

(5) 下荷载箱加载结束后,对下荷载箱逐级卸载,然后加载上荷载箱,测出B段承载力。

(6) 借用下荷载箱保压,使B和C桩体共同对A形成反力,继续加载上荷载箱,得到A段承载力。

3 结果分析

3.1 承载力结果分析

根据试验测试结果,将实测极限承载力与设计单桩承载力做对比,结果如表2~3和图1~5所示。

表2 承载力试验成果汇总

表3 压浆前后桩端、整桩承载力提高幅值

图1 压浆前后实测承载力与压浆后设计承载力比值对比

图2 压浆前后桩端部分承载力提高百分比

图3 压浆前后桩侧承载力提高百分比

图4 压浆前后整桩承载力提高百分比

图5 压浆前后桩端、桩侧贡献比

综上可知,压浆后的承载力相较压浆前有了显著的提高,桩端承载力提高幅度为76.7%~263.0%,桩侧承载力提高幅度为20.4%~43.7%,整根桩的承载力提高幅度为37.5%~49.6%。桩端承载力的提高幅度高于桩侧承载力的提高幅度,且桩端承载力的增加值在整桩承载力增加值中占主导地位,桩端承载力增加值占59.3%,桩侧部分占40.7%。

3.2 荷载-沉降分析

根据试桩的测试情况得到相应的Q-s曲线及s-lgt曲线,采用等效转换方法转换至桩顶,得到该试桩等效转换曲线。选取两根典型的试桩压浆前后转换Q-s曲线(如图6所示)对压浆前后桩身沉降变化进行分析。

(a)

(b)

由图6可知,压浆后的荷载-位移曲线位于压浆前荷载-位移曲线的上方,说明同等荷载条件下,压浆后的桩身沉降明显要比压浆前的沉降值小。由图6(a)可知,压浆前极限承载力15 724 kN,桩身沉降27.18 mm,压浆后同等荷载下 (为便于分析,近似为线性关系,通过内插法求出沉降)的桩身沉降12.40 mm;由图6(b)可知,压浆前极限承载力21 892 kN,桩身沉降32.89 mm,压浆后同等荷载下桩身沉降17.12 mm。

通过对两幅典型Q-S曲线进行分析,同等荷载条件下,压浆后位移量较压浆前位移量明显减小,减少百分比分别为54.37%和47.95%。

4 结论

本文以台州湾大桥试桩自平衡测试为工程背景,介绍了自平衡加载原理及测试过程,主要对压浆前后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压浆前后承载力及位移沉降,得出如下结论:

(1) 压浆后单桩承载力较压浆前明显提高。整桩承载力提高幅度为37.5%~49.6%,其中,桩端部分提高幅度为76.7%~263.0%,桩侧承载力提高幅度为20.4%~43.7%。

(2) 桩端承载力的增加值在整桩承载力增加值中占主导地位,其中,桩端承载力增加值占59.3%,桩侧部分占40.7%。

(3) 压浆后的桩身沉降较压浆前明显减少,桩端后压浆技术对于减少桩身不均匀沉降具有明显效果。

综上所述,桩端后压浆技术对于提高基桩承载力,加固桩端土体减小桩身沉降具有显著效果,特别适用于江、河、海上对于桩身沉降有严格要求的大直径基桩,其对保证基桩工程质量,提高工程安全系数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试桩压浆单桩
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浮运施工技术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与研究
大型桥梁桩基施工单桩承载力评估模型分析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应用分析
帕德玛大桥引桥粉细砂地层钻孔桩化学浆护壁成孔及桩端桩侧压浆技术
软基处理水泥搅拌桩施工控制
舟山地区超高层建筑桩基础工艺探析
浅谈单桩承载力估算方法
舟山地区超高层建筑桩基础工艺探析
舟山地区超高层建筑桩基础工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