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109倒淌河至大水桥改线工程自管模式创新研究

2018-09-21赵青林刘化学

现代交通技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监理项目管理工程

赵青林,刘化学,陈 炎,*

(1.青海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局,西宁 810001; 2.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1112)

近年来,中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采用的是传统建设管理模式,即“项目法人+社会监理”[1],经过多年的建设实践,我国公路建设行业逐步形成了四项管理制度[2],对保证公路基础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公路工程建设的推进以及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四项制度尤其是监理制度赖以存在的法律规范基础发生着重大变化。因此,对公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进行革新,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公路建设管理水平,成为我国当前工程建设中所面临的首要任务。

G109倒淌河至大水桥改线工程起点位于青海省共和县倒淌河镇G109与G214交叉分离处,改线后原有线路将作为青海湖景区专用道路,可有效保护青海湖景区的生态环境,减轻通往青海湖路段的通行压力,对旅游旺季车辆的顺利通行起到了保障作用。为了提升工程质量,该工程采取不委托第三方工程监理单位对项目进行监督管理,而是由青海省高管局组建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并通过招标设中心试验室负责项目的试验和检测,减少试验室的重复设置,实现试验检测与监理程序的分离,达到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直接管理的效果。

1 自管模式内涵

1.1 自管模式的概念

作为针对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提出的新型模式,自管模式主要是指由项目建设管理法人统一负责项目的全部建设管理工作和监理工作[3]。除此之外,项目建设管理法人应具备相应的技术与管理能力,并配备具有相应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能够完成项目管理全部工作。

1.2 自管模式的优势

作为一种新型的项目管理模式,自管模式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公路建设新形势,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质量,其优势包括以下四方面:

(1) 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制

在自管模式下,将传统建设监理制下委托给监理单位的管理职责收回,自行承担,虽然有助于强化项目法人的管理责任,但也对建设单位管理的专业能力和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5]。此外,项目法人需要配备具有专业技能的管理技术人员,提高项目法人的专业化管理水平。

(2) 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在自管模式下,项目法人直接向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发出开工、变更、检查、验收、问题整改等一系列指令,使项目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间管理层,可以提高沟通协调效率。此外,项目法人可将传统监理模式下的监理单位招标费用、监理费用等统筹用于项目建设管理,有助于降低项目建设管理成本[6]。

(3) 有助于推进“建管养”一体化

在自管模式下,项目法人统一负责全省公路建设、营运和管理工作,可实施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满足工程“建管养”一体化的管理需要[7]。不但有利于项目前期工作设计优化、合理控制工程规模和造价,在营运期有利于养护维修工作开展纳入工程,确保实现公路工程建设、缺陷责任期维护和养护管理的无缝隙衔接。

(4) 使项目管理更加规范化、透明化

在自管模式下,由项目法人集中实行管理,可避免传统管理模式及市场信用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部分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串通,通过虚报虚核工程量,损害项目工程质量的“道德风险”,实现项目管理的廉洁化、透明化和规范化[8]。

2 G109改线工程管理机构设置

G109倒淌河至大水桥改线工程采用自管模式对项目工程建设进行管理,明确了管理机构组织构架、人员设置,以及管理机构的日常运营。

2.1 总体构架

本项目由青海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局临时机构G109倒淌河至大水桥改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简称“倒大项目办”)进行管理,下设5个职能部门、2个现场管理组和1个中心试验室。试验室主要进行各项数据的采集,由项目办根据试验数决策,实现试验检测与监理程序的分离。依据青海省高管局授权对建设项目进行质量、安全、合同、费用、环保、进度管理。

2.2 人员设置情况分析

相对传统模式而言,自管模式下的项目法人将传统建设监理制下委托给监理单位的管理职责收回,自行承担,因此,自管模式对于管理机构人员配置的要求更高,其人员相对于的资质、水平、能力要求更严格。具体的人员配置情况见图1。

图1 G109倒大改线工程自管模式试点管理机构人员配置情况

3 过程管理

G109倒大项目办以质量为中心,加强技术管理工作,通过加强现场质量监管、强化承包人质保体系、合理优化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程序,目标使分项工程合格率达100%,项目交工验收质量等级合格,项目竣工验收质量等级优良,且综合评分90分以上,过程中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承包人质量保证体系和自检体系

为督促承包人健全质保体系,强化企业自检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在G109改线工程中,各承包人均能按照合同承诺,设立与项目经理部相对独立的质检部,质检部直接对施工企业负责,人员由施工企业直接任命,确保质检部对质量检验的结果和意见不受项目经理部的影响与干扰。

此外,G109倒大项目办建立了管理目标风险分级评定管理办法,对承包人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和自检体系的运行状况实行分级评定、动态管理,评价结果和承包人企业信用评价挂钩。

(2) 实行首件工程认可制

为了落实合同文件的要求,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创建优质工程,“首件工程认证制度”被应用于G109改线工程的项目管理中。以各分项工程为管理对象,通过在施工前完善施工方案,使施工中的资源分配更加合理,优化施工,及时解决施工中暴露的问题,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监督指导。

(3)严格实行技术交底制度

为了使所有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熟悉所担负工程的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在G109改线项目的分项工程或重要工序开始施工前,承包人由项目总工组织、现场管理组人员参加,并且对参与该项施工的有关人员进行三级技术交底,即技术交底到技术管理人员、作业班组和施工操作人员。

(4) 落实专项施工方案评审和审批制

G109倒大项目办制定了承包人各类方案审批流程,并确定了各级审批权限。尤其对于技术复杂、质量安全风险较高或采用四新技术的工程项目,则由项目办工程部组织专项方案评审和论证,以确保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4 G109改线工程自管模式管理体系及程序分析

G109倒大项目办下设安全环保部,实行项目办主任、项目办副主任为领导小组,工程部为具体负责、实施部门,现场管理组为配合部门的安全环保管理小组。

4.1 项目质量管理

为消除G109倒大工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不利因素,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图纸、技术规范的要求,自管模式下项目办对项目中各项工程质量实行预控、监控以及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其与传统“三方”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区别为:其一,取消了驻地监理办,引进了现场管理组,由业主直接负责,履行驻地监理办应尽的职责;其二,取消了总监办部门,改为由项目五个二级管理机构直接负责,履行总监办应尽的职责。现场管理组和项目五个二级管理机构在工程中的任务基本包含了原驻地监理办和总监办工作内容。G109倒大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关键环节包括: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专项施工方案的评审和审批、原材料准入制、首件工程认可制、测量控制、抽检和智能施工等。

4.2 项目安全管理

原“三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中,驻地监理单位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第一责任人,与项目办共同监督施工单位现场安全生产工作。在自管模式中,G109倒大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由项目办直接负责,项目办采取日常检查、定期与不定期的专项安全检查,平地工地达标活动、安全生产月等方式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安全技术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管理目标。另一方面,鉴于公路工程项目的高风险性,G109倒大项目办根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结合工程特点制订了行之有效的技术保证措施和安全防护方案,并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生产教育,审核安全防护方案。

4.3 项目环保管理

G109倒大项目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环保管理制度,确定环保管理目标。一方面,项目办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对环保问题的整改力度,投入机械、人员等对施工沿线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保护,促进施工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平稳推进,具体工作包括:料场生态恢复、施工及生活垃圾的处理、弃土弃渣和腐殖土处理、保护戈壁滩生态环境、创建绿色工地等方面。

4.4 项目进度管理

在项目自管模式下,项目进度的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在项目办二级管理部门(计划合约部)与现场管理组,计划合约部具体负责对承包人的总体进度计划及阶段计划进行审查,随时掌握施工现场工料机动态和工程进展情况,按时填报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各种报表;现场管理组则是审查承包人总体计划和年、季、月计划;审查工程进度报表数据,完成施工现场巡视,掌握工程进度动态,及时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的差异并进行调整。G109改线工程将目标过程控制分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并且通过组织、技术、经济、合同四种管理措施,对出现的偏差采取纠偏措施,加强与地方关系的协调,保证工期目标实现。施工进度控制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施工进度控制流程

4.5 项目费用管理

在自管模式下,G109改线工程施工阶段的项目费用管理主要有资金使用计划管理、工程计量与工程价款的支付管理、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的管理、索赔费用的管理四个环节。因此,G109倒大工程费用管理落实在项目办二级管理部门与现场管理组,成立项目费用控制专项管理小组,强化项目办及现场管理组等工作责任,识别在自管模式下工程费用最容易突破的部分和环节,从而明确项目费用控制重点。

5 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估

5.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自管模式”是一种对现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和工程监理制有较大突破的探索,目前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只有通过对自管模式在试点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纠偏、集成、总结和优化,才能形成一套完善、高效、科学的自管模式管理体系。

对于G109倒淌河至大水桥改线工程项目本身而言,自管模式下项目管理体系需评价的方面较多,项目管理目标主要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环保管理、合同管理、信息化与文档资料管理、廉政建设等方面。因此,自管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借鉴了我国已有的项目管理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青海省地域特点、地方管理制度与公路建设管理技术特点,提出管理模式评价指标。构建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自管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在确定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评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综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项目组采用设计好的问卷调查表格,在征询了行业专家的意见后,对调查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评价调整后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总权重值为100分。如表1所示。

表1 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布

(续表)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评价指标项进行综合量化分析,划分等级(如表2所示),进而对自管模式的可行性与适用性进行综合评估,同时根据扣分项,对于未及时或不能完成的目标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管理体系进行相应的修改完善,优化制度。

表2 项目自管模式适用性评价等级划分标准

5.2 适用性综合评价等级评估

通过对G109倒淌河至大水桥改线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别围绕对项目质量目标、安全目标、进度目标、费用目标、环保目标、廉政管理目标、合同管理目标与信息化及文档管理目标进行分析与评价,并结合G109倒淌河至大水桥改线工程建设项目自管模式的综合评价体系,得到项目自管模式水平评价结果,得分为95.2。

结合项目自管模式适用性评价等级划分标准可知,G109倒淌河至大水桥改线工程建设项目自管模式适用等级为五星,适用于本项目建设,考虑到自管模式推广的需要,应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对自管模式制度进行优化,形成可指导、可复制、可推广的项目管理成果文件。

6 结论

本文以G109工程自管项目为依托,首先分析了自管模式的优势,然后对自管模式在实际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以及项目管理中的安全、环保、进度、费用管理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际需要优化管理方针,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进一步加强公路项目管理水平。得到的结论如下:

(1) 通过对G109自管项目基本情况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自管模式的实施能够使管理单位的职责更为明确,有利于提高沟通效率,把控施工质量和过程,降低管理成本。但同时存在专业管理人员欠缺等问题,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2) G109改线工程自管模式应用过程中,除进度管理、费用管理之外,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也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因素,是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3) G109公路改线工程自管模式建立了健全的施工质保体系,明确了质量管理目标,重点把控当前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细化路面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做到不同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有所同、有所不同,使得G109改线工程建设按期、高效、高质量地完成。

猜你喜欢

监理项目管理工程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