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中化学教育困境进行的教学研究

2018-09-20张曙光

考试周刊 2018年84期
关键词:应试教育教学研究高中化学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行,各学科教育无论是从教学理念方面,还是从教学模式方面均发生了较大转变。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传统应试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良影响尚未得到有效消除,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主要以高中化学教学为例,以现阶段高中化学教育面临的困境问题为主要的切入点,具体对高中化学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相应提出对应的优化措施。旨在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水平,达到学生主动参与化学教学课堂的目的,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育困境;应试教育;教学研究

化学作为始终贯穿学生学科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各学校应当对其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教学内容的扩充作为首要的教学任务,为社会输送一批具有综合素质的新人才。结合现行的《化学课程标准》可知,现阶段高中化学教育比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与初中化学教育有所不同,高中阶段的化学内容具有更强的实验探究性与理论逻辑性,使得学生在理解方面具有较大的难度。针对于此,从事化学教育的教师应该明确现阶段化学教学存在的困境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予以解决。

一、 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主要困境

(一) 应试教育的阻碍性过大,无法与新课改要求融合

传统应试教育比较主张“填鸭式”教学模式,即教师机械化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根据教师梳理的知识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在应试教育当中,教师始终是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學习的个体,尚未切实地了解课本上的知识内容,或者自我探究的能力较弱,使得对于部分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无法达到预期要求,整体的教学效率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仅从这一点上来看,就可以看出应试教育在教学方法与理念上和新课改的教学要求相悖,使得高中化学教学遭遇较大的困境。

(二) 过于重视理论知识讲解,无法体现出实验教学的特性

高中化学教师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知识而轻实践的特点,对于部分需要实验证明的化学反应和相关的知识点显得比较忽略。学生无法从本质上了解该化学反应的特点和变化过程中,无法体验出实验教学的特性。这一点需要全体化学教师予以高度重视。

二、 基于高中化学教育困境的教学优化措施

(一) 结合情景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设立情景教学,可以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如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兴趣,进而实现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与讨论的要求,可以说这是化学教学需要完成的初级阶段。由于受到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限制,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出有效的问题,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与解决问题,俨然成为了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的重难点。为了有效地达成上述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要设定好情景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梳理知识、探求知识的教学素材。

举个例子来说,教师在讲解《化学能与电能》的时候,可以事先让学生了解好电源正负极的电流流向情况,明确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教师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可以适当导入以往学习的内容,如置换反应的条件与生成物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设立教学情境,如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证明是原电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教材中探究与交流,得出能将化学能变成电能的装置可以称之为原电池。通过应用情境教学,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寻求本节课的重难点,这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学习积极性,改善以往教学效率不高的情况。

(二) 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提升自我思考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属于高中化学的中心环节,与上一过程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同一教学情景会激发学生产生多种教学疑问,然而上课的时间有限,并不能解答学生的全部疑问。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材内容,对学生提出的疑问问题进行提炼与概括,形成一到两个比较核心的问题作为当堂课需要重点解决的教学问题。在确定好疑问问题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解决存在的其他疑惑问题。

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凭借自身的能力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找到问题所在。举个例子来说,多数学生对于《化学平衡》这一课程的理解程度较差,无法理解达到化学平衡条件的相关含义以及原因。这就需要学生在课下反复地做大量习题,在解答中进行自我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并于课下与教师进行探讨,消除学习中的困难。

(三) 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以往的化学教学对于实验环节往往显得比较忽略,或者受到本学校教学经费的限制,相应的实验器材较落后,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这里,本人建议学校方面可以适当地增加实验器材的资金费用,满足化学教学要求。在实验教学当中,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要“填鸭式”的讲解书上现有的知识点,应该让学生在实验中得出相关的化学知识。举个例子来说,在讲解《硫酸铜溶液与钠反应》一课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相关的实验要求动手操作,观察两者反应后的变化与特点,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与归纳。

三、 结论

总而言之,传统应试教育对化学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完全消除的,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与积极创新,全面践行新课改对于高中化学的教学要求,实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能力的目的。除此之外,本人建议学校方面应该就现阶段高中化学的教育困境展开相应的教学研讨,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规避上述问题。积极地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从心底爱上化学,形成自我的思维能力,使得各类化学难题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石胜中.基于高中化学教育困境进行的教学研究[J].高中数理化,2014(14):60.

[2]赵庆利.基于高中化学教育困境进行的教学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1):199-200.

[3]袁李李.试析课程结构变革看高中化学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困境[J].新课程(中学),2015(10):148.

作者简介:张曙光,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平和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应试教育教学研究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应试教育与新课改并非对立关系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