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地理学生反馈问题的探究与反思

2018-09-20段逸凡

考试周刊 2018年84期
关键词:含沙量学习兴趣探究

摘 要:针对在区域地理中出现的具有争议的问题,往往是值得深入探究的知识点,培养学生观察地理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起到巩固区域地理基础,培养对比区域差异性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与质疑精神,梳理学生对地理学科科学性意识。

关键词:生成性问题;探究;学习兴趣;含沙量;市场大小

区域地理是以区域为载体,考查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原理,所以兼具自然地理的逻辑精确性和人文地理学的包容和相对性。所以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具有争议的问题,问题的来源看似微不足道,极易被忽视,其正确性和客观性有待查证和深入研究。教师由于惯性思维,过于强制设定,疏于深究,实际上这些问题隐含了更多的地理数据与背景知识,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积累、讨论与研究,促进生成式课堂氛围的形成。这才是生动的地理课堂,才是自主学习的途径。我们应当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不唯师,不唯书,更不唯我。

案例一:河流含沙量问题。印度河含沙量大,恒河含沙量小。而在学习西亚时,有道题目考查幼发拉底河的含沙量,答案认为幼发拉底河含沙量小,同学们会有意识的对比学习,同样是干旱地区,荒漠化面积广,为什么幼发拉底河含沙量就小呢?

含沙量是河流重要的水文特征,含沙量主要受植被覆盖率、降水强度、河流流量、流速的影响。植被覆盖率低,含沙量大,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所以印度河含沙量大于恒河含沙量。所以学生会有这样的思维出现:干旱地区荒漠化地区的河流含沙量一定就大。

对比世界大江大河与著名内流河、干旱区河流含沙量数据,我们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湿润地区外流河含沙量普遍较低,植被条件相对较好,涵养水土能力强,含沙量相对较小。而在干旱地区,植被覆盖率偏低,土壤缺乏保护,外力侵蚀作用较强,河流含沙量普遍较高;在干旱地区影响含沙量的因素,还包括河流径流量和流速。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主要流经干旱的荒漠区,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相对于其他干旱区河流,含沙量相对较低,径流量小而且流速缓慢,对两岸泥沙携带搬运能力较弱,因此含沙量小。印度河虽然也主要是干旱的荒漠区,但是由于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所以,含沙量较多。幼发拉底河整体年径流量为400亿立方米,但叙利亚境内只占12%,也就是48亿立方米,再加上上游土耳其修建大坝水利工程,控制了下游的河流,径流量小,流速缓慢,所以携带泥沙能力较弱。所以,幼发拉底河(叙利亚河段)含沙量相对较小。

从以上推断来看,简单一道题目其实包含了对高中生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的考查,含沙量多少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只是简单的核对答案或者是武断作出判断,不仅不利于建立正确的解题思维,还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当借这类型的题目,将影响含沙量的因素解释透彻,并交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案例二: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其经济发展极大地依赖国际市场。这是对日本区域经济特征常见的表述。但日本国内市场真的很狭小吗?

学生认为,日本人口稠密,21世纪日本人口已达1.27亿人,消费能力应该非常强,但资料中往往认为日本消费市场狭小。日本是一个发达国家,由于本身缺乏必要的矿产资源,再加上多山的地形,不适合农作物以及蔬菜水果的种植生长,基本的生活物资及矿产需要大量进口,价格昂贵。日本国内的需求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时期(1945-1970年),伴随着经济增长,内需消费逐步扩大。第二个阶段为经济不稳定增长时期(1971-1991年),内需增长乏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需出口拉动,80年代中后期的消费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泡沫经济造成的虚假繁荣,所以日本实施扩大内需政策。1988年,日本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进口市场,国内消费持续增长,从这个阶段来看,日本国内市场规模是非常大的。第三个阶段为后泡沫经济时期(1992年-至今),内需消费长期停滞,两次经济微弱复苏皆依赖于外需扩大,其经济发展极大地依赖国际市场,国内市场相对较小。

其次,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日本经济发展模式为进口——加工出口的对外贸易经济,产品主要以各种类型的工业制成品为主,价值量相对较高,使用的时间周期比较长,若想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只能开拓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因此,相对于国内市场来说,国际市场规模相对来说更大,日本国内市场相对比较狭小。

案例二的表述基本正确,但是需要为学生明确一种观念,人文地理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一种体现,人文地理知识原理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过程。因此,地理课本中所描述的内容,在社会不同的发展时期,其正确性就是值得商榷討论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国河流泥沙公报(2016)[R].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7.

[2]查笑梅.日本扩大内需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段逸凡,山西省太原市,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含沙量学习兴趣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0.6 H 层含沙量与垂线平均含沙量代表性探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罗源湾海洋倾倒区抛泥过程含沙量增量数值模拟
悬移质含沙量垂线分布
基于M-K法对图们江干流含沙量年际变化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