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纳斯特拉《第一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与演奏*

2018-09-20张蜀婷

黄河之声 2018年14期
关键词:奏鸣曲乐章和弦

张蜀婷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阿尔贝托·吉纳斯特拉(Alberto Ginastera,1916-1983),阿根廷现代作曲家,教育家,音乐活动家,被称为“二十世纪拉丁美洲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104部种类繁多、风格多样的作品,其中既有为吉他、小提琴、竖琴、钢琴、大提琴等乐器创作的独奏曲、协奏曲及室内乐作品,也有芭蕾舞剧、歌剧及电影音乐等其他类型作品。

《第一钢琴奏鸣曲》OP.22创作于1952年,是作曲家受美国卡内基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女子大学委约而作。该作品在匹兹堡国际音乐节首演后立刻引起了轰动,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誉,并成为钢琴家们争相演奏的热门曲目。

一、作曲家生平简介

阿尔贝托·吉纳斯特拉(Alberto Ginastera,1916-1983)于1916年4月11日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自幼表现出对音乐浓厚的兴趣,7岁开始学琴,12岁进入到威廉姆斯音乐学院(Williams Conservatory)进行专业作曲理论学习,毕业时获得作曲金奖;随后他进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音乐学院继续深造,1938年毕业获得作曲家文凭。他于1937年创作的芭蕾组曲《帕南姆比》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卡隆剧院成功首演,极大提高了他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于1942年获得了久负盛名的古根海姆大奖(Guggenheim Grant)。

然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由于政治原因,他举家远赴美国。在美期间,他跟随著名作曲家库普兰(Aaron Copland)学习作曲,并访问了多个北美著名大学和音乐教育机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回国后他全力投入到阿根廷音乐教育的发展中,从1948到1958年间,他先后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音乐学院、音乐与戏剧艺术学院、阿根廷天主教大学等高等学府中任教。1971年他定居于日内瓦,继续专注于创作,1983年因病辞世。

二、《第一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色

《第一钢琴奏鸣曲》共分为四个乐章,每个乐章都独具特色,第一乐章主题展现了强烈的舞蹈性节奏,体现出阿根廷民族无限的热情和活力;第二乐章采取十二音序列手法写成,充满了神秘且飘忽不定的暗淡色彩;第三乐章为热情的慢板,开头的琶音是作曲家模仿吉他拨弦的手法写成,速度缓慢而自由;第四乐章是类似于托卡塔的终曲,充满了狂热的激情与无穷的力量,最后在异常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全曲。笔者认为该作品主要有以下几个创作特色:

(一)十二音序列写作手法

作曲家本人曾多次提到,他在该奏鸣曲中使用了十二音序列手法进行创作。十二音序列属于现代派作曲手法之一,指作曲家预先设置十二个半音的基本音列,这些音列通过音高移位,节奏变化等方式进行展开。它的基本原则是:十二个半音地位平等,取消传统大小调体系的音级功能差别。作曲家在奏鸣曲的第二乐章采用了十二音序列手法。

谱例1

(二)“赫米奥拉”节奏的应用

赫米奥拉(hemiola)是一种古老的节奏变化方法,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理论中,赫米奥拉指的是3:2的比例关系,也就是三拍子和两拍子的节奏组合。作曲家在奏鸣曲的第四乐章由始至终地用采用了赫米奥拉节奏,凸显出马兰波舞蹈的特点,不停变换的节奏重音有力地增强了舞蹈的律动和活力。

谱例2

(三)以平行音程与平行和弦为主的现代和声技法

作曲家在整部奏鸣曲较多的篇幅中使用了三度、四度、六度音程的平行进行,同时还包括三和弦及其转位和弦的平行进行,这一写作手法表现出浓郁的现代和声效果,增加了人为化的变音,丰富了和声色彩,推动旋律的发展。

谱例3

(四)运用极其宽广的音域和强烈的力度对比

作曲家在奏鸣曲的多个段落中将乐句扩展到极其宽广的音域,这些长句极大增强了音乐的张力,属于典型的现代作曲技法。如:第一乐章的结尾最后13小节,作曲家在几乎横跨钢琴所有音区的范围内写出了和弦上下平行的长句,给人以极强的听觉冲击力和气势磅礴的效果。

此外,该作品的力度幅度变化非常之大,总体达到ppp-fff的力度范围。四个乐章的结尾分别为fff,ppp,pp,fff,作曲家布局清晰明了,乐章间相互依存,音乐层次鲜明。

谱例4

(五)采用马兰波舞曲素材创作

马兰波舞曲(malambo)是一种男性舞蹈,具有阳刚之气,通常为快速的节奏。它一般为6/8拍节奏形式,并以吉他为舞者伴奏,表现出男性的阳刚之美与无穷的力量。吉纳斯特拉在多部作品中都采用了马兰波舞曲素材,如《阿根廷舞曲》(作品2)、《马兰波舞曲》(作品7)以及其他体裁的作品,可见他对这种舞曲形式的印象之深刻。

下面笔者结合这部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对演奏进行深入的分析。

三、《第一钢琴奏鸣曲》的演奏分析

(一)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是强有力的快板(Allegro marcato),奏鸣曲式结构。

呈示部(1-79小节)双手的平行三度高亢地奏出主题,表现了舞蹈性的场面,随后低声部的八度动机,与高声部旋律紧密呼应,充分展示出不同音区间音色的鲜明对比。该主题最突出的特点是:节奏的多变性。作曲家使用大量的切分节奏,利用不断变换的节拍来体现不规则的节奏特点,充分体现出吉纳斯特拉对巴托克等近现代作曲家写作手法的借鉴和运用。开始部分的前11小节中,共变换节拍8次,其中包含3/4、2/4、4/4、8/8、6/8、5/8、9/8等拍子,这些变化打破了传统的节拍强弱规律,使音乐充满了内在的张力。副部主题从52小节开始,带有装饰音的旋律轻柔地从高声部奏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竖琴上拨动的琴弦,充满了诗意般的柔美。该旋律是作曲家由阿根廷潘帕斯大草原产生的灵感创作而成的,他生动描绘了祖国大自然的美景,抒发了心中的热爱之情。演奏时需注意的是,在表现高声部旋律的同时,不能忽略左手低声部线条,低声部与高声部的节奏相互交错,形成节拍上的不平衡,具有多层次对位化特征。

发展部(80-137小节)在呈示部的基础上发展了新材料,即八度进行与平行和弦的组合,演奏时应采取垂直下键的方式弹出打击乐般的音色。101-109小节为激昂的强奏(sempre f violento),同音和弦断奏和半音阶线条交替进行,加剧了音乐内在的紧张度,演奏时应根据音型的变化弹出明确的走向,如102小节连句上行时可用踏板以增加渐强的效果。110小节处重复了呈示部的副题,不同之处是音量增加到了mf的力度。

再现部(138-204小节)为ff的力度,作曲家将主题由之前的双音增加到三和弦进行,这要求演奏者需要奏出更加饱满和辉煌的音响。副题部分同样增加饱满的平行和弦进行。随着速度的不断加快,音乐在澎湃激昂的八度强奏中结束。

(二)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是神秘的急板(Presto misterioso),奏鸣回旋曲式结构。

呈示部(1-77小节)主题由十二音序列手法写成(见谱例1),双手旋律在pp的力度范围内持续不断地保持连奏,营造出暗淡且飘忽不定的气氛。演奏时需注意对指法的安排,在适合自身手指条件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保持乐句的连贯与声音的均匀。44小节的八度上行渐强将音乐推向了高潮,随后引出了副部主题,右手采用平行六和弦进行,这一写作手法在该作品中频繁使用,表现出浓郁的现代和声效果。作曲家标明cantando(如歌的),内心情绪应饱满而富于热情。

中间插部(78-116小节)又回到pp的力度,与开始的神秘感不同,演奏者应该创造出一种新的色彩和氛围,左手奏出的分解和弦就像吉他拨弦般,诉说着过往的美好回忆,充满遥远而怀旧的色彩。演奏时内心应有丰富的变化,充满想象力,并根据音型的走向做出橄榄型的力度起伏。

再现部(117-192小节)主题比呈示部分往上移高了纯四度,副题的力度有所减弱,结尾主题再现的高声部变化为断奏,与低声部的极连奏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轻巧、活泼的感觉,最后在持续的ppp的力度中结束。

(三)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是热情的慢板(Adagio molto appassionato),三段体结构(ABA)。该乐章以B音为音调中心,主要通过模仿吉他的分解和弦写成旋律线条,具有较强的即兴特点。

A段(1-22小节)开始的琶音动机,需要弹奏出吉他拨弦的效果,随后经过了若干句的重复和扩展,线条变得更加自由和洒脱。演奏时应从力度、速度、触键、踏板等多方面来处理好层次关系,如第一句为PP,可用弱音踏板塑造出暗淡、朦胧的音色;第二句为p,放掉弱音踏板,弹奏力度不变;第三句在原来动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和装饰性材料补充,在渐强的同时需要奏出明亮、清晰的音色等。

B段(23-56小节)由两个对比性材料写成。第一个材料是抒情的三声部旋律,需要演奏得极为清晰而连贯,营造出遥远、忧伤的氛围;经过一个过渡句,进入到第二部分的八度进行,因为八度重复音较多,演奏应有明确的走向,并保持住足够的时值,才能塑造出长线条,避免松散的感觉。作曲家标记的rubato提示演奏要有弹性节拍,根据乐句的韵律和呼吸适当调整和放宽节奏。

A段再现(57-70小节)为缩减性的再现,开始的琶音经过若干句的重复,逐渐减弱,最后消失在遥远的意境中。

(四)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是粗犷且固定节奏的终曲(Ruvido edostinato),回旋曲式结构(ABCABAB)。作曲家采用了赫米奥拉(hemiola)节奏手法贯穿全曲,生动展示出了马兰波舞曲的步伐和韵律,诠释了阿根廷高卓牧人文化的民族特色。整个乐章为托卡塔式的固定节奏快速进行,有许多非常困难的技术段落,需要演奏者具有精湛的技巧与饱满的情绪。

A段(1-26小节)从低音区开始的主题展现出强有力的马兰波舞蹈节奏(见谱例2),深沉而有力的舞步随着乐句的上行变得更加热烈,演奏时应把握好二拍子与三拍子交替进行的节奏特点,强调出节奏重音,才能增强舞曲的韵律与活力。触键上为non-legato(非连奏),为了保证旋律与织体的清晰度,因尽量避免使用踏板。另外,有两个问题需注意,一是对速度的把握,普遍出现的情况是演奏者开始容易弹奏较快的速度,而进行到中间一些艰深的乐句时因感到难以完成而将速度放慢,因此,演奏者根据困难段落的技术完成情况选择适合于自身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对指法的安排,开始部分应尽可能避免用弱指弹奏,如果在节奏重音上使用4、5指,则会大大削弱线条力度与与音乐表现力。

B段(27-35小节)在节奏持续的基础上引出新材料,左手为和弦固定音型,演奏时应掌握好双手的平衡,始终保持在ff的力度。踏板的使用仍需较为谨慎。

C段(36-81小节)作曲家使用连续切分音的手法,在听觉上形成节拍的不平衡,增强与其他声部(低声部)的对比,形成了戏剧化的音响效果。60-69小节是该作品最为困难的段落之一,大跨度的八度与和弦在快速中来回穿梭,给演奏的准确性带来极大考验。毫无疑问,慢速练习是保证准确性最有效的办法。

82小节开始为A段的第一次再现。随后的B段再现对原有材料上进行了扩展,双手变成卡农式的快速八度进行,具有动力化的特点。

A段第二次再现(138-161小节)为托卡塔式和弦进行,音乐变得更加动力化。双手交替弹奏给清晰度带来很大的困难,为避免靠得太近,可使左手位置抬高些,右手可以放低一些,手指与手腕应保持足够的支撑,快速垂直击键。整曲在B段的第二次再现(162小节处)达到了高潮和顶点,高声部响亮的和弦以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持续向前,最后由大跨度的和弦上行一气呵成地结束全曲。

四、结语

《第一钢琴奏鸣曲》是吉纳斯特拉创作成熟时期的巅峰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主要采用阿根廷民间旋律和素材,并将其与西方现代派创作手法结合起来,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部作品以其高昂的热情和交响诗般的气势深深折服了无数演奏者,成为钢琴音乐创作的经典文献之一。深入学习这首作品,对我们研究吉纳斯特拉的创作风格乃至二十世纪拉丁美洲钢琴音乐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奏鸣曲乐章和弦
手机上的奏鸣曲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谱写肌肤新乐章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春天的奏鸣曲
饥饿奏鸣曲
祭献奏鸣曲(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