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肝脓肿临床CT特点分析
2018-09-20傅颖颖胡节文陈建民楼国威周向群
傅颖颖 胡节文 陈建民 楼国威 周向群
老年性肝脓肿临床上仍较常见,此类患者多伴有多种基础性疾病,以糖尿病,胆道结石多见。其临床表现不典型,且误诊率高,病死率也相对较高。熟悉老年患者肝脓肿的临床特点、CT影像学特点,及时诊断、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本文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12例老年肝脓肿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CT影像资料。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收治肝脓肿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70~85岁,平均78.4 岁。肝脓肿根据患者病史特点、实验室检查、CT平扫及增强表现进行综合分析诊断。
1.2 检查方法 岛津16层螺旋CT机,被检者空腹,扫描范围膈顶至肝下缘,扫描层厚、层距均为5mm,12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造影剂为碘海醇50ml:15g用量70ml。CT平扫分析病灶部位、形态、大小、边缘、密度及内部结构、数目;增强则观察病变增强程度,形式、大小及内部结构变化、延时情况、数目、周围肝组织增强表现。血象白细胞升高11例,最高达35.7×109/L,白细胞未增高的1例有胆管癌病史;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升高(79%~91%);所有患者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C反应蛋白、D-二聚体明显增高。低蛋白血症10例,2例正常。CT平扫,大多呈圆形,类圆形低密度,边界模糊。脓腔<5cm 2例,5~10cm 8例,>10cm 2例。单个脓腔表现2例,蜂窝状表现10例。CT增强,单个脓腔呈环形强化,周围水肿少,壁明显强化且呈持续性强化。多发脓腔呈蜂窝状强化,壁与间隔明显持续强化。脓腔内低密度影无强化。周围肝组织均未见一过性强化。见图1。
图1 肝脓肿CT显示
2 结果
12例患者中有糖尿病史9例,胆道疾病9例,其中6例既有糖尿病又有胆石症;急性起病11例,主要临床症状有发热、畏寒9例;腹痛、恶心、呕吐、腹泻2例;仅表现为乏力1例。7例位于右肝,4例位于左肝,1例为多发病灶,左右肝均有。实验室检查:
3 讨论
老年性肝脓肿患者与中青年患者具有一些相似的临床表现外,也具有其自身临床特点。作者认为:(1)老年性肝脓肿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及胆道疾病基础病比例高。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血小板粘附凝集能力亢进,凝血因子增加,纤溶现象降低,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全身抵抗力下降,细菌较易生长繁殖引起感染,且感染严重[1]。胆道疾病致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肠道细菌经胆道逆行感染有关。(2)起病急,以高热、寒颤为主,腹痛少见。反映老年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下降[2]。(3)多见于右肝,肝右叶体积较大,血量丰富,右 肝管较短,细菌接触较 多,利于生长,使感染的几率升高。(4)有严重感染血象,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5)多伴肝功能损害及低蛋白血症,D-二聚体超高,多超过警告值。老年肝脓肿患者血小板粘附凝集能力亢进,凝血因子增加,易导致肝内小血栓、栓塞形成;血容量低,感染血象严重,易继发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引起D-二聚体显著升高。
老年性肝脓肿应与以下疾病鉴别:(1)肝细胞癌:平扫表现均为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诊断。肝细胞癌强化特征是快进快出,不会出现持续强化及病灶缩小改变。大的肿瘤中心液化坏死时疑似肝脓肿,鉴别点为肝细胞癌坏死区一般位于中央,形态不规则,密度高于脓液,病灶边缘较厚显凹凸不平,增强后病灶与正常肝组织分界更清楚。(2)胆管细胞癌:多见于肝左叶及汇管区,常伴有肝内胆管扩张及邻近包膜回缩征象;而肝脓肿一般无包膜回缩,相反由于炎症反应,肝组织肿胀,常导致局部肝膨胀增大,肝包膜膨隆张力增高。(3)转移性肝癌:典型表现牛眼征,囊性转移灶,边缘有强化,但周围无水肿带,结合有原发肿瘤病史而无急性感染症状可鉴别。(4)肝囊肿:部分脓肿边缘清晰,须与囊肿鉴别,其实脓肿的部分断面仍模糊,周边肝组织强化,中心密度高于囊肿,如囊肿继发感染,与脓肿相似,治疗后复查边缘清晰,大小不变,多为囊肿。肝脓肿的鉴别还应注意结合临床,发热、畏寒、肝区疼痛,白细胞计数升高、AFP阴性等临床指标可作参考。
总之,老年患者肝脓肿也有其自身CT表现[3-5]:(1)CT平扫多呈圆形、类圆形低密度影,脓肿多较大,5~10cm多见。(2)脓肿多呈蜂窝状改变,周边水肿少。(3)CT增强单房的呈环形强化,多发病灶大小不一,病灶边缘及中间间隔明显强化,持续时间长,周围一过性强化少见。因老年患者痛觉反应不敏感,症状不典型,初诊已是脓肿早期或脓肿形成期,而一过性强化为急性炎症所致。老年患者,若出现发热、寒颤 、腹泻、腹痛等 感 染症状,且发热不易控制,伴有糖尿病,胆道疾病,应考虑是否有细菌性肝脓肿可能,尽早对其进行CT检查,根据老年肝脓肿的自身临床特点及特有CT影像表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