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09-19赵娟
赵娟
特应性皮炎作为皮肤科常见病, 好发于皮肤屏障功能紊乱、皮肤干燥者, 可因抗原物质侵入、外界环境刺激等引起,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尤其是对于婴幼儿因瘙痒影响睡眠甚至影响其生长发育。目前, 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 采用四阶梯的治疗方案, 外用糖皮质激素作为第二阶梯治疗方案, 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几年来, 复方氟米松软膏作为一种新兴药品, 开始用于特异性皮炎治疗中,并取得良好效果, 但相关研究报道较少, 缺乏足够实验依据支持。本研究为明确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效果, 对对照组特应性皮炎患者应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 而对研究组患者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 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治的10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50例。研究组中男26例, 女24例;年龄11~55岁, 平均年龄(29.7±9.5)岁;病程12 d~20年,平均病程(5.6±4.9)年。对照组中男25例, 女25例;年龄11~54岁, 平均年龄(29.1±9.9)岁;病程14 d~19年, 平均病程(5.9±4.4)年。两组患者病程、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批。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患者均存在皮肤干燥、脱屑、肥厚等症状, 结合病史、临床接触等可明确诊断为特应性皮炎;②皮损总面积占体表面积≤40%;③患者对本研究目的与过程等知情同意。
1. 2. 2 排除标准 ①皮损局部有感染性疾病;②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器质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③近期有药物治疗史者;④对本研究所用药品过敏;⑤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
1.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40095, 规格:20 g∶20 mg)治疗, 即以清水清洁其皮损部位皮肤, 取适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均匀涂抹, 2次/d, 轻柔按摩2 min。研究组患者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澳美制药厂, 注册证号HC20140031, 规格:15 g), 取适量药品以薄层涂抹在患处, 2次/d, 轻柔按摩2 min。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1 d, 每隔7 d复诊1次, 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
1. 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 5 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鳞屑、皮疹、瘙痒、苔藓化等临床症状完全消退;明显改善:鳞屑、皮疹、瘙痒、苔藓化等症状皮损面积缩小≥60%, 但未完全消退;改善:鳞屑、皮疹、瘙痒、苔藓化等皮损面积缩小20%~59%;无效:鳞屑、皮疹、瘙痒、苔藓化等皮损面积缩小<20%。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愈率为92.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n, %)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中出现皮肤轻度发红者1例, 有轻微油腻感者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患者中出现皮肤轻度发红者1例, 瘙痒加重者1例, 轻度毛囊炎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P=0.646>0.05), 且经减少用量后均自行消失, 不影响治疗。
3 讨论
特应性皮炎属于慢性、复发性疾病, 容易反复发作, 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并加重其心理负担。现阶段, 临床上关于特应性皮炎的发生机制尚未统一定论, 而本病患者可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皲裂、苔藓化, 导致患者产生程度不等的瘙痒感, 搔抓后, 导致角质层损伤, 为外界微生物、抗原侵入带来了机会。经分析, 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损部位细菌阳性率比较高, 并以金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 证明其发作与微生物感染有关, 特别是金色葡萄球菌感染、定植, 在特应性皮炎发生中有重要作用[2-6]。
目前外用糖皮质激素为临床治疗本病的常规方法之一,对缓解瘙痒, 减轻炎症反应作用显著。其中, 复方氟米松软膏属于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含有0.02%氟米松、3%水杨酸, 前者有抗过敏、抗炎等作用, 后者有轻度抗细菌、抗真菌等功效, 并能稳定患者皮肤中保护性酸性皮层[7-9]。同时, 水杨酸还可促使糖皮质激素进入皮肤深层部位, 增强药效。相比之下,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患者中效果一般, 部分患者使用后无效, 导致其治疗满意度较低[10]。而本研究结果提示: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两种药物均不影响患者治疗, 安全性较高;同时, 研究组患者治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 证明了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具有突出效果。
综上所述, 特应性皮炎采取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的效果确切, 可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