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基于2017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转载论文

2018-09-18任林芳李盼盼李明忠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一流建设

任林芳,李盼盼,李明忠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是我国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二次文献资料之一,具有涵盖面广、分类科学、筛选严谨、结构合理等特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转载的文章期刊来源范围广,质量优秀。对其载文进行分析,可以全面细致地了解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本文以2017年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转载文章为研究对象,对其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进行归纳和分析,结合近期相关的高等教育政策和改革热点,对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向和趋势作出展望。

一、转载论文基本情况

(一)栏目设置

2017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共设专栏10个,转载文章172篇。常设栏目8个,分别为:理论研究、改革与发展、管理与经济、教师与学生、质量与评价、招生与就业、高教史研究、比较与借鉴;“双一流”建设、研究生教育为新增设栏目,以追踪最新的研究热点(见表 1)。

表1 2017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栏目分布及转载论文数量

如表1所示,栏目出现次数依次为比较与借鉴、管理与经济、高教史研究、招生与就业、教师与学生、改革与发展、理论研究、“双一流”建设、研究生教育、质量与评价,各个栏目的发文量与出现次数呈正相关。出现次数少且转载量少的栏目有质量与评价、研究生教育与“双一流”建设,研究生教育与“双一流”建设虽然出现频次和转载量较少,但属于新设专栏,表明这两个领域是当前关注度较高的研究热点。

(二)源杂志转载量排名

《高等教育》转载的172篇文章来自55种期刊,与2016年的56种期刊相比基本持平,文章来源范围较广。转载1篇的源杂志有31种,2篇的4种,3篇的5种,4篇及以上的15种。表2是对转载量4篇及以上源杂志的排名统计情况,从中可知转载量排名前5的分别是《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复旦教育论坛》和《教育发展研究》等教育类核心期刊。

表2 2017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源杂志转载量排名

55种源杂志中,教育类32种,占总数的58.2%,转载量148篇,占总转载量的86.0%;非教育类23种,占总数的41.8%,转载量24篇,占总转载量的14.0%。由此可知,《高等教育》的转载以教育类期刊为主。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17-2018)》可知,CSSCI来源期刊36种,占总数的65.5%,转载量134篇,占总转载量的77.9%;非CSSCI来源期刊19种,占总数的34.5%,转载量38篇,占总转载量总数的22.1%,可以看出《高等教育》转载文章的来源集中于CSSCI期刊,表明期刊级别是《高等教育》转载文章的重要依据之一。而2016年非CSSCI来源期刊有16种,占总数的28.6%,转载量26篇,占总转载量的15.7%,说明2017年《高等教育》转载文章更加重视文章质量本身。

(三)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排名

167篇文章(4篇笔谈和1篇署名课题组的文章未统计在内)的作者来自79个单位,主要包括高校、科研院所、政府行政部门和企业。表3是《高等教育》转载3篇及以上第一作者单位的排名统计情况。

表3 2017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转载文章第一作者单位的排名

数据统计显示:第一,从第一作者单位性质来看,高校72所,占总数的91.1%,转载量154篇文章,占总转载量的92.2%,说明高校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科研院所(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欧洲大学协会治理资金与公共政策发展中心)4个,占总数的5.0%,转载量4篇,占总转载量的2.4%;教育行政部门(教育部)1个,占总数的1.3%,转载量6篇,占总转载量的3.6%;企业(埃森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1个,占总数的1.3%,转载量1篇,占总转载量的0.6%;其它类型1个,占总数的1.3%,转载量2篇,占总转载量的1.2%。第二,从高校类型来看,原“985工程”高校21所,占高校总数的29.2%,转载量87篇,占总转载量的52.1%;原“211工程”高校17所,占高校总数的23.6%,转载量25篇,占总转载量的14.9%;地方本科高校25所,占高校总数的34.7%,转载量33篇,占总转载量的19.8%;高职高专院校(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1所,占高校总数的1.4%,转载量1篇,占总转载量的0.6%;非中国内地高校(香港大学、香港岭南大学、海德堡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伦敦大学、加州大学、加州州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8所,占高校总数的11.1%,转载量8篇,占总转载量的4.8%。这一数据说明原“985工程”、原“211工程”等高层次高校是高等教育研究水平较高的高校。第三,从高校有无高等教育学硕博点来看,博士点(包括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高校有14个,占高校总数的19.4%,转载量69篇,占总转载量的41.3%;硕士点高校4个,占高校总数的5.5%,转载量4篇,占总转载量的2.4%。二者共被转载文章73篇,占总转载量的43.7%,无高等教育学硕博士点的高校46个,占高校总数的63.9%,被转载文章73篇,占转载总量的43.7%。2016年无硕博点高校32个,占高校总数的45.7%,转载量36篇,占总转载量的20.7%,与之相比,2017年无硕博点高校数量和转载量上升幅度较大,这表明拥有博士点的高校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力量,无硕博士点的高校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强大。

(四)文章合著情况

如表4所示,对172篇文章的作者人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独著67篇,占总数的38.9%;合著105篇,占总数的61.1%。有关研究表明,2000-2013年《高等教育》平均合著率为35%[1],2016年《高等教育》合著率为53.9%[2],与之相比,2017年《高等教育》的合著率高达61.1%,反映高等教育研究的合作趋势在逐渐加强。合著中以二人为主,但多人(3人及以上)合著率为19.8%,大于2016年的15.2%,说明大规模的团队合作虽然较弱,但情况得以改善。

表4 2017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转载文章的合著情况

由表5可知,在100篇合著文章中(4篇笔谈、1篇署名课题组的文章未统计在内),作者一、二级单位都相同的有52篇,占比52%;作者一级单位相同、跨二级单位的有13篇,占比13%;跨学校合作的文章有21篇,占比21%;高校与机构合作的文章有8篇,占比8%;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有1篇,占比1%,机构与机构合作的有5篇,占比5%。由此可知,合作作者通常是来自同一单位中的同事或师生,真正的跨二级单位合作或跨一级单位合作较少。与2016年相比,跨一级单位合作的比例略高,反映出合作层级较浅的现状正在逐渐改变,多学科、跨学科的合作研究也因大规模团队合作的日益加强而得到进一步深化。

表5 2017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转载文章合著作者的单位情况

二、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热点

利用数据统计对文章关键词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学术研究的热点。对2017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中含有关键词的159篇文章的628个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双一流”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高校招生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等方面,具体情况见表6。

表62017 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转载文章关键词统计

(一)“双一流”建设研究持续升温

2017年1月27日《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出台和9月21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公布,标志着“双一流”建设进入全面落实阶段,因此关于“双一流”的研究也持续升温,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1.“双一流”的建设路径。第一,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路径。其一,放眼世界与立足本土相结合。很多学者认为建设一流大学要有开放的国际视野,同时也要立足中国本土与本校特色,在借鉴国际办学理念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国家、社会和地区的需求以及本校历史与办学特色。其二,加强学术研究,提升科研实力。吴伟等人通过C9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比较,提出我国应着力提升基础研究质量[3],加强国际合作研究的程度与质量[4],提升我国高校的科研实力。其三,一流大学的建设需要充足的物质资源。林成华等学者认为大学在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的同时要发挥学术创新创业的“造血功能”[5],多方面保障经费来源。同时,钟秉林认为要设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规范财经、资产管理等制度[6],对经费管理进行规范。

第二,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路径。以学科为基础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路径。学者们从历史与比较的角度探讨了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一方面,从历史角度探讨一流学科建设。如张亚群通过分析西北联大的办学经验得出学科的发展需遵循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也要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的结论。[7]李立国认为要进行学科专业优化调整,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主导的、面向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设置机制,促进学科专业调整优化与交叉融合。[8]另一方面,从国际比较角度探讨一流学科建设。如刘路从英、美、澳一流学科的建设经验出发,认为应通过确立学科专人负责的管理责任机制、成立专业研究生院、改革集权制管理体制与机制等方式改革我国大学学科管理模式。[9]此外,学科的发展要有选择性,要与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10]

2.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性保障。高水平师资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引擎,薪酬、流动、管理制度的改革是保持教师队伍活力、建设高水平师资的制度保障。因此,学者们指出要在薪酬分配、合理政策等环节进行梳理,革除制约教师队伍发展的制度障碍,汇聚起与“双一流”相称的教师队伍。

第一,人才流动政策。面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国内人才流动失序以及国际人才流动不足的现状,高等教育迫切需要建立规范的人才流动机制进行保障。江俐、李志峰提出教师的流动政策要以学术自由为前提,遵循人才流动及学术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11]吴娴针对我国高校教师国际流动的被动性、短期性的问题,提出充分重视教师在国际流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参与的意识,将其个人学术科研发展与国家的人才计划结合在一起。[12]第二,薪酬分配制度。针对当前教师薪酬差距较大带来的弊端,胡咏梅等人提出要坚持“调结构、保增长、去鸿沟”的薪酬制度的基本原则,努力提高教职工保障性工资比重,缩小不同职级教师之间的工资差距。[13]第三,教师管理制度。完善的教师管理制度可以充分激发教师的活力,学者们从人事制度与学术管理制度两方面展开讨论。一方面,对人事制度进行改革,实行终身教职制,对非终身教职的教师实行分类管理[14];另一方面,改革学术管理制度,使大学行政部门的时间观遵循学术工作的时间规律。[15]第四,一流的教师需要有一流的学术信念和职业认同感,作为学术人的教师除高度的自我约束力外,还需要制度对不良行为进行规范。余荔、沈红提出可以借鉴美国建立兼职活动批准和年度报告制度,对兼职时间设定上限等方式令兼职活动保持在适度范围内。[16]刘爱生认为学术不端行为处理需加强大学与政府机构等部门的合作,完善法律法规,坚持程序正当原则,并辅以严厉的处罚。[17]

3.研究生的培养结构与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支点,学者们围绕研究生的培养类型与培养质量进行了探讨。第一,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袁本涛认为应该在学位类型中增加“应用型”,缩小“学术型”学位培养规模,大量招收应用型、专业型学位的学生[18],培养符合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类型的多元需求。第二,关注博士研究生的教育需求。沈文钦等人认为要建立灵活的调节机制、为博士生就业提供更加宽广的出口等方式化解博士生需求和博士毕业生需求的不一致性。[19]第三,校所联合培养。合作需求模式在获取、整合校所双方资源方面具有最优效果,因此刘伟贤、马永红提出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构成的联盟平台,建立灵活而有弹性的联培项目,实现博士生培养全过程的匹配和互补。[20]第四,导师科学的督导行为是培养一流研究生的关键。蒙艺经过研究发现具有领导力督导行为的导师可以促进研究生内部动机和创造力的发挥。[21]

(二)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取得新突破

高等教育治理是近几年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而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向现代化的核心和制度保障。学者们认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应具备现代大学制度的共性、中国特色、现代化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第一,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首先必须是现代大学制度,符合现代大学制度的共同特点和发展趋势。中世纪大学的普适性可以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提供借鉴。陈洪捷指出洪堡大学学术至上、研究和教学的结合、研究和学习的自由等核心理念是我们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经之路[22];陈涛指出要在制度创新过程中把握大学公共角色的本质属性。[23]

第二,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要凸显中国特色,体现其独特性。中国特色是指具有普适性的现代大学制度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传统相结合,主动适应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改革。如覃红霞、王明明等学者认为我们在学习西方时应分析中西方大学传统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24]同时应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弘扬德治礼序。[25]

第三,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强大动力。学者们从大学内部和外部治理体系两方面进行探讨。一方面,知识权力、学术治理组织建设和参与式治理可以推动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知识权力是现代大学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在如今知识生产模式和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陈鹏认为要更加重视知识权力;张继龙、陈廷柱等人提出加强以学院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组织建设,重塑学院学术治理的权力格局[26],同时促进大学学术制度由强制性向自主性的变迁;毕宪顺、赵凤娟提出依法治校和教授治学相向而行是我国进行高校内部治理创新之路[27],在此基础上关注不同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权衡和协调多元利益,促使高校内的利益主体能够联合行动。另一方面,大学外部治理体系的构建需要处理好政府、高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李四平提出要以法治理念重构大学与政府、社会、市场的关系;刘保存则通过国际对比认为我国应发挥社会公众力量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作用[28];陈涛则指出要平衡政府部门与市场部门的利益需求,形成“公私混合”的高等教育三角利益格局,从而促使大学公共利益最大化。[29]

(三)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研究成为新热点

201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同时也是全国各省市推行新高考改革方案的重要年份。2017年5月27日“恢复高考40周年暨高考改革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以及上海、浙江两个改革试点基于“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模式的顺利实施,标志着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成为实践与研究热点。

学者们针对高校招生能力、招生自主权和招生方式方法三方面进行了探讨。第一,提高高校招生能力。这是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一方面,要在厘清社会与大学、公平与效率、科学性和多样性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高教育质量和高校综合办学实力,吸引优秀生源[30];另一方面,要在政策制定、申请资料收集、综合素质评审、招生数据分析等方面提升自身的能力[31],研究新的招生标准和方法,促进大学招生专业化。第二,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现行的高校招生制度不能满足高水平大学的招生需求,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可以理顺各方主体的关系,明确各方主体地位与责任,同时高校可以根据学校定位与发展特色制定招生标准。黄文玮提出给予高校足够的招生自主权,促使高考成为高校选人的指标之一,形成高考与自主招生双轨并行的招生制度。[32]第三,转变高校招生的方式方法。学者们针对高考分数作为招生唯一标准的招生政策存在的弊端,提出高校招生要由单一的录取方式向多层次、多元化转变。范庆瑜提出将胜任素质引入高校招生综合评价,探索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33]施邦晖认为招生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发现和评价学生的不同能力,尤其是考生适应大学学习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潜质。[34]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迈向新台阶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创业能力是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进行创业教育可以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就业。

第一,创业教育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是2016年的研究热点,集中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两方面,2017年研究热度有所下降,且更多关注创业教育。创业的成功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提供满足创业的必要条件。尤其是作为创业教育主体的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创客空间,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治理结构开展创业教育[35];通过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女性创业资源,构建校企合作机制,丰富个体创业经历等途径培养学生创业能力[36]。此外,还应提高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的创业能力进而促进其创业教育能力的提升。黄扬杰等人认为应该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分类别、分阶段提升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的创业能力。[37]第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刘复兴等人提出通过提升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发挥职业心理协同作用、构建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持网络等方式支持大学生就业。[38]同时,针对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性别歧视现象,欧阳任飞等人认为应注重对女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制定政策减少直至消除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39]

三、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分析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转载论文情况,结合十九大报告以及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相关政策和改革热点,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除了在高校招生制度改革、高校思政课改革、2035高等教育现代化、习近平高等教育思想等方面予以关注之外,将会在以下四方面出现研究高潮并形成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一)“双一流”建设路径研究将热度不减

2017年关于“双一流”建设的研究集中于建设路径。随着2017年一系列“双一流”建设配套政策、“双一流”名单的出台以及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如何建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以下四方面将会成“双一流”建设研究的焦点。第一,加强“双一流”建设的绩效考核标准研究。“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公布,是“双一流”建设的起点,最终建设成效才是能否成为“双一流”的关键。因此,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动态监控和及时跟踪指导的具体办法将会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以此指导“双一流”政策向行动的转变。第二,研究国家“双一流”的同时,兼顾地方“双一流”。正如潘懋元所说:“‘双一流’建设学校和学科不要成为‘独行侠’,要把‘一流’的精神推进到高等教育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高校与学科,以此引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40]因此,“双一流”建设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高校与学科。第三,加强一流学科的研究力度。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和核心,第四次学科评估的结果对我国学科建设成效和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诊断,针对学科评估中出现的问题,学者应思考和研究学科整改的方向及一流学科的建设,加强对优势学科群、学科特区、高峰学科和高原学科的研究。第四,加强本科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的人才,也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在进行研究生教育研究的基础上,加强本科生教育的研究,不断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研究

随着《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政策的出台,束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将会逐渐被清除,这是“双一流”建设和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政策上对现代化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要求,但目前对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权和加强高校内部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较为薄弱,亟待加强。因此,学者们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对高等教育治理的研究。第一,加强高校外部治理研究,进一步理顺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的关系,从国际比较的和历史梳理的角度对高校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参与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在提升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提升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发挥的作用。第二,加强高校内部治理研究,尤其是校院两级权责体系和二级学院治理的研究。现有的校院权责体系呈现“校重院轻”的局面,二级学院的自主权较小,且放权后监管督导不到位也会出现一放就乱的局面,因此学者们应进一步理顺校院两级权责关系,从人、财、物三个关键领域系统研究校院两级权力清单,并对放权后的分类指导、监督评估的实施方法和高校教师与学生参与管理的有效方案进行研究,进而激发校院两级办学活力,推动管理重心下移。

(三)“新工科”建设将成为研究重点

为主动应对“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挑战,2017年2月开始,教育部推行“新工科”建设,并先后形成“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与之相匹配的《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等政策也相继出台,以期通过建设“新工科”助力高等教育强国梦的实现。“新工科”具有引领性、交融性、创新性、跨界性和发展性等特征,其建设的复杂性要求研究人员在建设之初对问题进行预判,对实践过程中的新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新工科”建设较强的实践性意味着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伴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整个探索过程,需要做到“研行一致”,因此相关学者要加强对“新工科”建设的研究。第一,国家、省级和高校都要加强对“新工科”建设的研究。国家层面进行全国性的宏观研究,省级和高校要立足于自身特色和实际,对新工科建设项目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实现国家、省级和高校三个层面的齐头并进。第二,进一步梳理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经验和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历程,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研究的基础上,客观地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新工科”建设提供政策建议。第三,对“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过程及成果进行研究。尤其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和专业项目的改革试点的实践模式进行经验总结,提炼出“新工科”建设的策略和下一步推进时的注意事项,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进行“新工科”建设提供意见和参考。

(四)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研究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以及发展主题的转换,促使高等教育在2035年应当率先实现现代化。同时,在改革开放40周年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应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相契合,在参考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扎根中国本土,形成体现中国高等教育独特内涵和特色的软环境和氛围。因此,要想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推动由教育大国转向教育强国,应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研究。第一,实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现代化需要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的引领,要加强以习近平高等教育思想为核心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的研究。习近平的系列讲话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地位、目标、方向作出重要指示,成为我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向标。要以2018年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在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级学科设立习近平教育思想研究方向、编写《习近平教育思想讲义》为切入点,加强习近平高等教育思想的研究,推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第二,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中国要想回归世界教育中心,建设教育强国,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最重要的是与国际接轨,以开放促改革。因此要加强中国教育发展的经验、模式和理论的研究,推动中国模式走出去;同时,社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国际化的人才,学者们要以“一带一路”的深层推进为抓手,以“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为依托平台,加强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第三,加强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研究,推动2035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应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出台为突破口,结合清华大学的教育部哲学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

高教评价体系改革研究”,研究兼具世界水平和中国高等教育实践特点的中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同时加强高等教育结构现代化的研究,形成以提高质量为主题和以调整结构为主线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第四,加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40周年研究。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40周年,要对40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行回顾与梳理,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同时开展相关的研讨活动,进一步加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与规划的研究,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作出贡献。此外,2018年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40周年,2018年5月17日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为纪念建院40周年,将举行以“风雨四十载:坚守、见证、致敬”为主题的高等教育学高峰论坛[41],以此为契机,对40年的高等教育研究进行梳理、回顾、总结与反思,推动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一流建设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