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16与Ki67在宫颈病变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2018-09-18周文超1赵卫红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子宫颈癌内瘤子宫颈

周文超1,赵卫红

(1.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2.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宫颈癌是女性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活和工作。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与社会压力的增加,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宫颈癌的发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研究显示由正常宫颈发病进展为宫颈癌需要约8~12年,其发病、进展及预后同肿瘤抑制基因P16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具有重要关系[1]。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P16、Ki67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内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宫颈疾病发生的关系,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7年收治的106例已行宫颈活检或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7~72岁,平均(42.6±6.8)岁。患者均经宫颈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依据2014年第四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标准,其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70例,包括CIN I患者21例,CIN II患者25例,CIN III患者24例;子宫颈癌患者36例,全部患者在接受采集标本前均未接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及免疫治疗。同时另选取医院同期15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本实验标本均采用甲醛进行固定,石蜡包埋后切片,每片厚度4μm,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处理染色,阳性对照选用已知的阳性切片,阴性对照参照物选用PBS缓冲液进行。

1.3 诊断标准

本实验以患者宫颈活检结果或标本病理检查为诊断标准,切片由两位不同的副主任以上职称病理医师阅片,诊断结果统一时作为最终诊断,诊断有差异时请另一副主任以上职称病理师会诊并商议最终诊断。P16染色阳性表达部位为细胞核或细胞质,表现为棕黄色的颗粒。Ki67表达部位主要在细胞核,表现为棕黄色颗粒形态。两种表达情况均根据染色细胞的多少与强弱,按照四级定量法,阴性(-)为<5%,弱阳性(+)为5%~25%,阳性(+ +)为26%~50%,强阳性(+ + +)为>50%[2]。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数据间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进行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16在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

在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P16表达为阴性,伴随宫颈病变的不断加重,P16在CIN I、CIN II、CIN III、子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7.14%、80.00%、87.50%、100.00%,P16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子宫颈癌相比较,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P16在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

注:1)为CIN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χ2=30.17,P<0.05;

2)为子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χ2=46.30,P<0.05

2.2 Ki67在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

在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Ki67表达为阳性率为6.67%,伴随宫颈病变的不断加重,Ki67在CIN I、CIN II、CIN III、子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1.90%、84.00%、91.67%、100.00%,P16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子宫颈癌相比较,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Ki67在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

注:1)为CIN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χ2=26.84,P<0.05;

2)为子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χ2=41.75,P<0.05

2.3 P16、Ki67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P16宫颈病变的的检测中其敏感性为83.96%(89/106),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在子宫颈病变的检测中,P16的表达与子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92,P<0.05)。Ki67宫颈病变的的检测中其敏感性为90.57 %(96/106),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在子宫颈病变的检测中,Ki67的表达与子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43,P<0.05)。

3 讨论

宫颈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发展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显示,宫颈癌的发病呈现出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在早期的宫颈病变中,其临床表现往往因不具备特异性而被忽视或漏诊,尤其是对于无症状及体征的早期宫颈病变。临床上为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常用的方法为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和杂交捕获Ⅱ代法人乳头瘤病毒(HPV HC-Ⅱ)检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方法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质且受诊断医师的水平影响,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HPV检测只能检测HPV的感染情况,对于HPV在感染细胞中的存在状态不能提示,同时有研究显示,大部分HPV感染患者为亚临床型或者是自限性感染,90%的感染患者可以清除HPV自愈。因此临床研究一直在研究如何采用特异度与敏感性较高的标志物辅助临床筛查,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P16作为一种新发现的抑癌基因1994年由Kamp报道,其在肿瘤中缺失、突变等均会导致细胞增殖周期出现紊乱,从而导致细胞无限增殖甚至发生癌变,有研究显示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失活或缺失[3]。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P16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几乎100%出现过度表达,其不仅与癌症有关,与上皮内瘤变亦有密切关系[4]。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P16表达为阴性,伴随宫颈病变的不断加重,P16在CIN I、CIN II、CIN III、子宫颈癌中的阳性率逐渐增高,P16宫颈病变的的检测中其敏感性为83.96%,在子宫颈病变的检测中,P16的阳性表达与子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Ki67作为细胞增殖活性的一种标志物,其阳性表示表示细胞发生增殖的活性,有研究发现,Ki67在正常宫颈组织、CIN以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呈现逐渐增高的态势[5],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宫颈病变的不断加重Ki67表达的阳性率逐渐增加,Ki67的阳性表达与子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P16及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于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测、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临床诊疗中的重要依据,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猜你喜欢

子宫颈癌内瘤子宫颈
经阴道子宫颈常规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评估孕晚期早产中的应用*
子宫颈扩张双球囊与欣普贝生在孕晚期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
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1)对子宫颈癌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
如何早期发现子宫颈癌
p16/Ki-67双染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病变中的应用
得了子宫颈癌怎么办?
HPV疫苗和筛查:人类癌症防治的典范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细菌性阴道病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报告
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