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治疗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90例临床分析

2018-09-18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刮宫宫腔镜息肉

(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河南 安阳 455000)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及含厚壁血管的纤维化子宫内膜问质构成的突出于子宫内膜表面的结节,属于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高发人群为29~59岁的女性,多数属于良性,偶尔会产生恶变的。孕龄妇女具有20%的发病率,这主要是因为分泌了过量的雌激素[1]。现阶段,在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治疗上,宫腔镜手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2],对此,本研究分析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接受宫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子宫内膜息肉手术的90例患者,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都应用宫腔镜,52例为多发性宫内膜息肉,38例为单纯性子宫内膜息肉。排除患有恶性肿瘤和心肺功能不健全者。26例出现不规则出血的临床现状,38例月经出现延长或有较多的出血量,6例症状并不明显,20例阴道出血现象出现在绝经以后。将90例患者以接受的手术方式为依据进行分组,分成3组,单纯切除子宫内膜息肉34例,年龄24~55岁,平均(32.3±9.8)岁;刮宫28例,年龄25~56岁,平均(36.6±11.7)岁;切除子宫内膜28例,年龄27~53岁,平均(5.9±3.6)岁。3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使用德国进口的宫腔镜仪器,设定成90~100 mmHg的压力,并设定45~65 W的电凝功率。通常情况使用5%的葡萄糖溶液作为膨宫介质。大多数的时候,患者月经后的4~7 d是宫腔镜检查的最佳时期,患者如果出现了长时间的出血或是出血量过多,可以先给予患者适量的止血和抗炎药物,然后再进行治疗。米非司酮片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前2 d开始使用,25 mg/片,2次/d,用于软化宫颈。然后是扩张棒,在患者进行手术的前10h就应该进行放置,有利于扩张宫颈,宫腔镜也比较容易放进去。在放入宫腔镜以后,将葡萄糖连续的灌入宫腔之中,然后仔细的检查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位置、数量和大小等。然后再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手术方法的选择,患者如果想要保留生育能力,可以单纯地切除息肉或是刮宫术;患者如果没有要求保留生育能力,则可以切除子宫内膜[3]。在结束手术后,要给予患者3~8周的抗生素,并严密的监察患者在院的生命体征,并观察和统计各项功能的恢复情况。还要随访患者出院以后1、3、6等几个月的病情情况,进行B超检查并对出血情况进行询问,一旦有异物出现在子宫内,应该再使用宫腔镜进行治疗和诊断,如果出现了息肉,则为病情复发。

1.3 指标观察和评价疗效

统计3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和平均的手术时间和治疗的有效率。患者在接受治疗月经量恢复正常、阴道无不规则出血情况并消除或缓解痛经,没有复发状况,切除内膜以后有闭经情况出现则为治疗有效;患者再次出现息肉,依然有较多的出血量和痛经情况,没有正常的周期,则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计量、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P<0.05时,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3组患者的手术情况

经过比较,3组患者手术所使用的时间、出血量和住院天数等情况,内膜切除组多于刮宫术组、单纯息肉切除组,指标最低的组是单纯切除息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s)

2.2 对比3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

随访入组患者3个月,对比3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刮宫术组的复发例数高于内膜切除术组及单纯切除息肉组例数,有效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6,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在子宫异常出血的患者中,因子宫内膜息肉病变引起者占第二位,仅次于子宫内膜增殖症,其确切原因不明,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长期过高的雌激素刺激有关[4]。传统的诊断EP方法有B超检查、诊断性刮宫或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但这些方法都存在漏诊率高的问题,刮宫不能完全刮出息肉组织反而造成正常子宫内膜的损伤。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开展,EP检出率明显提高。故宫腔镜被认为是治疗宫腔内良性病变的理想手术方式,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本次对90例子宫内膜患者进行宫腔镜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效果明显的患者有82例,有效率为91.11%。所以应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合理的选择手术方法。本次研究中,接受内膜切除的患者要比其他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出血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总复发率是8.99%,内膜切除组有2例,刮宫术组有6例,而单纯切除息肉组没有复发情况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病灶附近的内膜组织增殖能力太过强盛,一直处于过度增生的状态,最终导致患者病情的复发。为了降低患者术后的复发率,可以给予适量的孕激素,如此一来,对复发率的降低是十分有效的。

总而言之,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过程中,通过对宫腔镜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诊断效果的提升,单纯切除术的安全性明显要比刮宫术高,具有更为有效的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做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刮宫宫腔镜息肉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瘢痕妊娠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诊断性刮宫术患者麻醉期间的护理效果分析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