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鳞鲃幼鱼对脂肪的适宜需要量研究

2018-09-18张媛媛朱永安宋理平

淡水渔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幼鱼鱼体鱼类

张媛媛,朱永安,宋理平

(1.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济南 250013; 2.山东省淡水水产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013)

大鳞鲃(Barbuscapito)属于鲤科鲃亚科鲃属,原产于乌兹别克斯坦的阿姆河,是当地贵重的特种经济鱼类[1]。该鱼具有食性广、肉质鲜美、生长快、耐盐碱、适应性强等优点,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2003年大鳞鲃被引入我国,大大丰富了我国北方鲃养殖鱼类品种。截至2015年底,大鳞鲃养殖总量已跻身我国北方各鲃鱼品种前列,且年养殖常量也稳步增长[2]。然而,与其养殖产量稳步增长不相符的却是其营养需求研究的相对较少,这大大限制了大鳞鲃人工配合饲料的开发及养殖规模的发展。

本课题组前期对大鳞鲃蛋白质最适需要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饲料蛋白含量在40.45 %~45.9 %时,鱼体的增重率最大,对饲料的利用率最高;以饲料系数和增重率为变量,通过二次回归方程分析可得,大鳞鲃幼鱼对饲料蛋白质最适需求量分别为43.81%和43.88%。然而,除蛋白质外,脂类也是鱼类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对维持鱼体生长、发育和正常的生理代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较低,则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依靠于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最终使鱼类能有效利用脂肪物质并从中获得能量。因此,适量的脂肪水平可提高饲料蛋白的利用率,节约饲料蛋白质,同时对鱼体的生长和发育等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有关大鳞鲃在此方面的研究却未见报道。本试验对大鳞鲃幼鱼脂肪的需求量进行研究,以期为大鳞鲃优质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

大鳞鲃(Barbuscapito)鱼苗由山东省临沂市鱼胖胖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试验开始前,用沉性饲料(通威饲料公司)暂养、驯化15 d后,选择300尾(初始体重为(14.01±0.07 )g)健康、规格、体质基本一致的鱼苗,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分别放入15个水族箱(80 cm ×50 cm ×60 cm)中。养殖周期为56 d。

1.2 试验设计与试验饲料

以鱼粉、豆粕和棉粕为主要饲料蛋白源,以豆油为脂肪源,设计5个脂肪水平饲料,含量分别为3.92%(L1)、6.25%(L2)、8.36 %(L 3)、10.75%(L4)、和12.91%(L5),各组饲料水平均保持一致。饲料原料经粉碎过40目筛,混合均匀后用SLP-45小型颗粒机加工成颗粒饲料备用(颗粒直径2 mm),基础饲料见表1。

表1 试验饲料配方与营养水平Tab.1 Formulation and nutrient contents of the experimental diets %

注:1每千克预混料包含以下矿物质和维生素:CuSO4·5H2O,2.0 g;FeSO4·7H2O,25 g;ZnSO4·7H2O,22 g;MnSO4·4H2O,7 g;Na2SeO3,0.04 g;KI,0.026 g;CoCl2·6H2O,0.1 g;VA,900于000 IU;VD,200 000 IU;VE,4 500 mg;VK3,220 mg;VB1,320 mg;VB2,1 090 mg;烟酸 2 800 mg;VB5,2 000 mg;VB6,500 mg;VB12,1.6 mg;VC,5 000 mg;泛酸,1 000 mg;叶酸,165 mg;胆碱,60 000 mg。

1.3 试验管理

试验鱼放入水族箱内,循环流水饲养(流速为2 L/min),每组试验所用养殖箱在空间位置上随机分散排布,减少试验组之间因光线等因素造成的误差[3]。每天投喂3次(分别于8:30、12:30和4:30),近饱食投喂,每天吸污并清洗过滤石及过滤棉,每2 d更换循环水系统内约30%的循环水,日夜连续充气增氧。整个试验期间水温24.5~27.5 ℃ 、溶解氧在6 mg/L以上、氨氮在0.1 mg/L以下、亚硝酸盐在0.1 mg/L以下、pH 6.8~7.0。

1.4 取样与测定方法

1.4.1 形体学指标测定方法

养殖试验结束后,将鱼饥饿24 h以排空其肠道内容物。将鱼从水族箱中捞出后,用浓度为100 mg/L的MS-222(Sigma,美国)麻醉,然后分箱称重并清点尾数。每个水族箱中随机取3尾鱼量取体重和体长,并迅速分离出内脏并称重,以测定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此外,每个水族箱中随机取16尾鱼保存于-20 ℃冰箱中备用,其中,6尾鱼用于全鱼和胴体概略养分组成的测定(每种3尾剪碎后混合),另取4尾鱼在冰盘上解剖后获得内脏用于概略养分的测定,最后6尾鱼在冰盘上解剖后取得肝脏混合后用于水分和粗脂肪的测定。

1.4.2 概略养分的测定方法

按 GB5009-85 方法,将饲料和全鱼、胴体、内脏和肝脏(仅用于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测定)称重后放入培养皿中,置于(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通过计算得到水分含量;粗蛋白含量:采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FOSS KT260,瑞士)测定出样品的总氮含量,然后乘以6.25换算出粗蛋白的含量;粗脂肪含量:采用索氏抽提法将一定量的乙醚倒入索氏抽提器中,放入预先称好的含有饲料样品的脂肪包,使其在65~70 ℃下回流12 h,称取体重后计算得出;粗灰分含量:采用马弗炉灰化法先将样品置于坩埚中在电炉上进行小火碳化,而后将其置于马福炉中于(550±20 )℃下灼烧4~6 h后冷却过夜,通过称重计算出粗灰分含量;

1.5 相关指标计算公式

增重率(WG)=(Wt-W0)×100%/W0

特定生长率(SGR)=(lnWt-lnW0)/T×100%

脏体比(VSI)=内脏重×100%/Wt

肝体比(HSI)=肝脏重×100%/Wt

肥满度(CF)=Wt×100/L3

饵料系数(FCR)=F/(Wt-W0)

蛋白质效率(PER)=(Wt-W0)/(F×CP)×100%

式中W0为试验开始时鱼的体重(g);Wt为试验结束时鱼的体重(g);L为试验结束时鱼的体长(cm);T为鱼的养殖天数(d);F为摄食的饲料量(g);CP为试验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C0为鱼体初始养分含量(%);Ct为养殖结束后鱼体的养分含量(%)。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差异显著时,采用Duncan’s检验法进行多重比较,差异水平定为P<0.05。试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Mean±S.E.M)表示。

2 结果

2.1 饲料中脂肪含量对大鳞鲃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饲料中脂肪含量对大鳞鲃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效率比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增重率和特定生长均呈现一个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饲料系数则与之相反。当饲料中脂肪含量分别为6.25%、8.36%和10.75%时,鱼体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92%)和高脂肪组(12.91%),而这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且当饲料脂肪含量为8.36%时,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此外,高脂肪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饲料中脂肪含量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鱼体的生长。当饲料脂肪含量为8.36%时,饲料系数出现最低值(1.31),从实验数据可得,L2(6.25%)、L3(8.36%)和L4(10.75%)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高脂肪组,且此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表2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鲃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Tab.2 Effects of different lipid levels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feed utilization of B.capito

*表中值为平均值±标准误(n=3);同一列数据中有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以饲料中脂肪水平为自变量,分别以增重率(图1)和饲料系数(图2)为因变量进行二次曲线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当饲料脂肪水平为7.99%时,增重率达到最大值(156.93%),而当饲料系数最小(1.27)时,饲料中脂肪含量为8.76%。因此,当分别以增重率和饲料系数为变量分析时,大鳞鲃幼鱼对饲料脂肪最适需求量为7.99%和8.76%。

图1 饲料脂肪水平与增重率的回归分析Fig.1 Regression analysis of dietary lipid level and weight gain ratio

图2 饲料脂肪水平与饵料系数的回归分析Fig.2 Regression analysis of dietary lipid level and feed conversion ratio

2.2 饲料中脂肪水平对大鳞鲃幼鱼形体指标的影响

饲料脂肪含量对大鳞鲃幼鱼形体捐标的影响见表3,结果显示肝体比、脏体比和肥满度均随着脂肪水平的变化而变化,随着脂肪水平的升高,肝体比逐渐降低,脏体比则相反。L2(6.25%)、L3(8.36%)和L4(10.75%)组之间的肝体比和脏体比均无显著差异;而当饲料脂肪含量为8.36 %和10.75%时,肝体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脏体比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与对照组(3.92%)相比,高脂肪组(12.91%)的肝体比明显较低,而脏体比则相反,说明饲料中脂肪含量过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使脂肪堆积、肝脏萎缩,内脏与肝脏的比重增大。

表3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鲃形体指标的影响Tab.3 Effects of dietary different lipid levels on physical indicators of B.capito

*表中值为平均值±标准误(n=9);同一列数据中有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2.3 饲料中脂肪水平对大鳞鲃幼鱼全鱼、胴体、内脏和肝脏营养成分的影响

由表4可知,饲料脂肪水平对全鱼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均有显著影响。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水分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L3(8.36%)和L4(10.75%)组水分显著低于对照组,L2(6.25%)组的粗蛋白显著低于其他各组;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全鱼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且当饲料中脂肪水平为6.25%、8.36%和10.75%时,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3.92%),且显著低于高脂肪组(12.91%),而此三组之间差异并不显著。高脂肪组(12.91%)的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表4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鲃全鱼体组成的影响(鲜重)Tab.4 Effects of dietary different lipid levels on the whole body composition of B.capito %

*表中值为平均值±标准误(n=9);同一列数据中有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由表5可知,饲料中脂肪水平的变化对大鳞鲃胴体的水分、蛋白质和灰分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却显著影响粗脂肪的含量,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逐渐升高,胴体脂肪含量也逐渐增大,当饲料脂肪水平为10.75%和12.91%时,胴体脂肪含量显著高于L1(对照组,3.92%)和L2(6.25%)组,而与8.36%组相比差异并不显著。

表5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鲃胴体营养成分的影响(鲜重)Tab.5 Effects of dietary different lipid levels on carcass composition of B.capito %

*表中值为平均值±标准误(n=9);同一列数据中有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如表6可知,随着饲料脂肪水平逐渐上升,大鳞鲃内脏的水分、脂肪和灰分均发生显著变化,而各组之间粗蛋白含量差异均不显著。当饲料脂肪脂肪水平为8.36%,内脏水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92%),且显著高于高脂肪组(12.91%);随着饲料脂肪水平逐渐上升时,内脏脂肪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且高脂肪组(L5)显著高于对照组(L1),其他三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由数据可知,内脏灰分的含量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8.36 %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脂肪组。

表6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鲃幼鱼内脏营养成分 的影响(鲜重)Tab.6 Effects of dietary different lipid levels on visceral composition of B.capito (FM) %

*表中值为平均值±标准误(n=9);同一列数据中有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由图3可知,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肝脏内脂肪含量呈降低趋势,而L1、L2和L3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明显高于高脂肪组。

图3 饲料脂肪含量对大鳞鲃幼鱼肝脏脂肪含量 的影响(鲜重)Fig.3 Effects of dietary different lipid levels on liver lipid level of B.capito (FM)

3 讨论

3.1 饲料中脂肪含量对大鳞鲃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蛋白质是鱼类生长所必需的关键营养物质之一,除蛋白质外,脂肪也是鱼体生长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4]。本试验中,随着饲料脂肪含量的增加,大鳞鲃幼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L2(6.25%)、L3(8.36%)、L4(10.7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3.92%)和L5组(12.91%);饲料系数同样受饲料中脂肪含量的显著影响,但变化趋势与增重率相反。这说明,大鳞鲃幼鱼饲料中的脂肪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可提高鱼体的增重率,并降低饲料系数;但当脂肪水平过高时,高脂肪会抑制鱼体的增长,并使饲料系数升高,这可能是因为饲料中过高的脂肪水平会导致饲料所含能量过高,使机体摄食量下降,从而致使鱼体生长受到抑制。本研究以饲料中脂肪水平为自变量,以增重率为因变量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可得,当饲料中脂肪水平为7.99%时,增重率达到最大值(156.93%)。此外,以饲料系数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可知,饲料系数达到最低时饲料中脂肪水平为8.76%,与以增重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适宜脂肪需求量相比略高,猜测原因可能是饲料并未被鱼体充分摄食,而是发生了溶解和溶失。综合分析,大鳞鲃幼鱼配合饲料适宜的脂肪含量为7.99%~8.76%。然而与其他鱼类相比,大鳞鲃幼鱼对饲料脂肪的最适需求量(7.99%~8.76%)与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sinensis)幼鱼(7%~8%)接近[7],高于中华倒刺鲃鱼种(4%~6%)[7],比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3.6%)[8]、鲤(Cyprinucarpio)(5%~7%)[9]、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5.1%)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6.2%)等温水性鱼类略高,低于鲑鳟(Trout)(15%)[10]和虹鳟(Oncorhynchusmykiss)(8%~10%)[10]等冷水性鱼。这可能与大鳞鲃的食性有关,一般来水淡水鱼较海水鱼对饲料脂肪的需求量低,但淡水鱼对饲料脂肪的需要量又因鱼种类不同和鱼体大小的差异而变化;冷水性鱼类较温水性鱼类对饲料中脂肪的需要量高[11]。大鳞鲃属冷水性淡水鱼类,要比温水性鱼类对脂肪的需求量高,因为脂肪除了提供鱼类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外,还可作为一种防护性隔离层,对冷水性鱼类的内脏器官和神经组织起保护和固定作用,并作为一种填充性物质,避免产生摩擦,使之承受一定的压力[12]。

3.2 不同脂肪水平对大鳞鲃幼鱼形体指标的影响

鱼类形态学指标与饲料脂肪水平密切相关。许多研究表明, 尖吻鲈(Latescalcarzfer)[13]、宝石鲈(Scortumbarcoo)[14]、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a)[15]等的HSI和VSI均与饲料脂肪水平呈正相关。此外,军曹鱼(Rachycentroncanadum)[6]、梭鱼(Chelonhaematocheilus)[16]和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17]等的研究中也有类似结果。在本试验中,大鳞鲃幼鱼的VSI是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表明内脏是大鳞鲃储存多余脂肪的重要部位之一,因而当饲料中脂肪水平升高时,多余的脂肪会在腹腔肠系膜等位置囤积,从而导致VSI上升。当饲料中脂肪水平分别为10.75%和12.91%时,鱼体HSI显著低于对照组(3.92 %),其余两组的HSI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肝脏不是大鳞鲃的主要脂肪蓄积部位之一,因而,HSI并未随饲料中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增大,究其原因:首先,冷水性鱼类较温水性鱼类具有较高的脂肪需求量,因为冷水性鱼类对糖类的利用力较差,却能很好地利用脂肪以满足鱼类生长需求和抵抗外界低温环境的能量所需[11]。本试验中的的高脂肪水平(10.75%和12.91%)对冷水性鱼类来说可能还不足以达到脂肪大量囤积的目的,因而造成肝体比较低。大鳞鲃是冷水性鱼类的一种,也满足这一特性。其次,大量研究表明肠系膜、皮下组织、肝脏和肌肉是鱼类脂肪的主要蓄积部位,然而也有文献显示鲑鳟鱼类等冷水性鱼的脂肪主要蓄积部位是肠系膜和肌肉,肝脏并不是脂肪蓄积的主要部位[10]。此外,本试验结果显示大鳞鲃幼鱼的CF随饲料中脂肪水平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Oreochromisaureus)幼鱼[18]和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prenanti)[19]中的研究结果一致,然而也有研究表明锦鲤(Cyprinuscaypio)[20]、黑鲷(Acanthopagrusschlegelii)[21]和团头鲂[22]等的CF不受饲料中脂肪水平的影响。造成CF不同的结果可能是因为CF受体重和体长共同影响,二者增长速度不同既造成CF的不同;此外,鱼体种类的不同也是影响CF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3.3 不同脂肪水平对大鳞鲃幼鱼体成分的影响

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水平的不同可显著影响鱼类体成分的组成[23,24],本试验中,全鱼、胴体和内脏的水分、粗蛋白及粗灰分含量相对比较稳定,受日粮影响较少,但仍能看出L2(6.25 %)组全鱼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四组,推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饲料中脂肪含量过低不足以满足鱼体生长所需的能量,因而体蛋白作为能源物质分解供能。全鱼和胴体的粗脂肪含量受饲料脂肪水平显著影响,表现为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升高,这说明鱼体体脂的沉积与饲料脂肪水平呈正相关,这与前人的许多研究相一致[25,26]。此外,大鳞鲃内脏的脂肪含量也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升高,而肝脏的脂肪变化趋势却与内脏相反,尤其是当饲料中脂肪水平为12.91 %时,肝脏粗脂肪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说明过多的脂肪会在大鳞鲃的肌肉和腹腔中囤积而非肝脏,这一结论与大鳞鲃的脏体比和肝体比结果相对应。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肝脏是鱼体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而冷水性鱼类比温水性鱼类能更好地利用脂肪分解为机体生长和抗寒供能,且有优先利用内脏周围脂肪的特性[17],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冷水性鱼类,如大鳞鲃最先利用的即是肝脏中脂肪,从而导致了肝脏中脂肪含量的降低。

猜你喜欢

幼鱼鱼体鱼类
三维鱼体参数化建模
轴流泵内鱼体的运动行为与撞击损伤分析
淡水鱼水平往复振动头尾定向输送方法
鱼类运动会
淡水鱼腹背定向装置设计及试验
购买锦鲤幼鱼有诀窍
奇妙的古代动物 泥盆纪的鱼类
购锦鲤幼鱼有诀窍
投喂频率对网箱养殖长吻鮠幼鱼生长的影响